《庄子·德充符》原文释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德充符

所谓德充符,即道德的完美充实。庄子列举了王骀、叔山无趾、申徒嘉、支离无脤等几个形体残缺而道德完美的人物,反复说明人的外形貌丑不足以影响道德纯美的价值。一个人只要内在的道德充实完美,即使形残貌丑也是有吸引力的,所以人们要忘掉形骸而求取道德。在此庄子还讨论了人情问题,主张养生要“无情”,切勿因情伤性,因情伤身。

鲁有兀者王骀(tái),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①常季②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③。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

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④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⑤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⑥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⑦;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⑧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何谓也?”

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⑨。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⑩。物何为最之哉?”

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

【注释】

①兀者:没有足的人。王骀:虚构人物。相若:相等。②常季:虚构人物。③中分鲁:占鲁国学生的一半。④直:只。后:落后。⑤奚假:何止。⑥王:胜,超过。庸:一般人。⑦遗:失,消亡。⑧审:明悉,通晓。无假:无所持。⑨德之和:道德合而为一。⑩得其常心:得到原始本然之心。物:外物,这里指众多的门徒。正生:端正自己的心性。正众生:端正他人的心性。征:信,诺言。九军:泛指千军万马。自要:自我要求,自求进取。官:主宰。府:包藏。寓:寄托。象:把……当作形式。一:同一。死:丧失。登假:飞升,比喻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假,通“遐”,高远的意思。

【译文】

鲁国有个名叫王骀的人,断了一只脚,随他游学的人跟随孔子游学的人差不多。常季问孔子:“王骀是一个断了脚的人,跟从他的弟子和您在鲁国的弟子各占一半。他对弟子们站着不能教学,坐着不能讲述,然而弟子们空着脑袋去,却满载而归。难道真的有不用言语的教化,在无形之中受到潜移默化吗?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回答说:“王骀是一位圣人,连我都不如他啊,我还没有向他请教过呢。我尚且要拜他为师,何况还不如我的人呢!何止鲁国,我要发动所有的人向他学习。”

常季说:“先生的德行居然比不上一个断脚的人,普通人更不用说了。像这样的人,他运用心智有什么特点呢?”

仲尼回答说:“死生算得上是很大的事情了,他却不会同死生一样变化;即使天翻地覆,他的精神也不会丧失。他对万物了如指掌却不随之改变,任凭万物变化却遵循着万物的规律。”

常季说:“这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从事物的差异性角度去分析,肝与胆虽处在一个身体之中,却也像楚国和越国那样远;从事物的共同性角度去看,万物又都是一体的。像这样的人,并不知道什么是耳朵和眼睛可以适宜的事物,而把自己的心灵遨游在德行的境域之中。对事物只看到它的共性,而看不到缺陷,看到断去他的一只脚就像丢掉一块泥土一样。”

常季说:“他是修养自身而已。他运用自己的智慧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他用自己的道德修养去获得无所分别的平常之心,众多的弟子为什么还聚集在他的身边呢?”

孔子回答说:“人没有在流动的水面照自己的,而是去静止的水面上照,只有静止的东西才能让别的东西静下来。生命是起源于大地的,只有独特的松柏禀受自然之正,四季常青;同是受命于天的,只有尧舜有正气,成为万物之首。他们有幸得到这种正气,不仅使自己品行端正,也可以端正他人的品行。有了这种充满正气的力量,就会有无所畏惧的胆识。譬如勇士,他敢只身一人冲入敌人的千军万马之中。为了追名逐利,尚能把生死置之度外,何况那主宰天地,包藏万物,以人体为寄托,以耳目为幻象,天赋的智慧能够烛照所知的境域,而心中未尝有死生变化的观念的人呢!有一天他必能达到高远的境界。这样超凡绝俗的人,大家都乐于跟从他。他哪里肯把吸引众人当回事呢?”

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①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今我将出,子可以止乎?其②未邪?且子见执政而不违,子齐执政乎?③”

申徒嘉曰:“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④者也。闻之曰:‘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今子之所取大⑤者,先生也,而犹出言若是,不亦过乎?”

子产曰:“子既若是矣,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

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gòu)中⑥。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我怫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⑦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吾之自寤邪!吾与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⑧,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

子产蹴(cù)然改容更貌⑨曰:“子无乃称⑩!”

【注释】

①申徒嘉:虚构人物。郑子产:春秋时期郑国的大政治家。伯昏无人:虚构人物。②其:或者。③违:回避。齐:与……平起平坐。④后人:以别人为后,看不起人的意思。⑤取大:争取最大的东西。⑥彀中:指弓箭射程范围之内,喻指人们生活的社会范围。彀,张满弓弩。⑦怫然:脸色变化的样子。废然:怒气消失的样子。⑧形骸之内:指人的精神世界,指道德。⑨蹴然:恭敬不安的样子。更:更改。⑩子无乃称:你不要再说了。乃,“仍”音,再。

【译文】

申徒嘉是个断了一只脚的人,跟郑国的子产一起拜在伯昏无人名下学习。子产对申徒嘉说:“如果我先出去,你就留下;如果你先出去,我就留下。”到了第二天,子产和申徒嘉又同在一个屋子里同席而坐。子产又对申徒嘉说:“如果我先出去,你就留下;如果你先出去,我就留下。现在我要先出去,你可以留下吗?还是不留下呢?你见了我这个执政大臣却不知道回避,你想把自己看成执政大臣而与我平起平坐吗?”

申徒嘉说:“先生的弟子中有这样的执政大臣吗?你是津津乐道执政大臣的地位,而看不起别人吗?我听说这样的格言:‘镜子明亮,尘垢就不会停留在上面,尘垢落在镜子上,就不会明亮。跟贤人相处久了,就不会出现过失。’你拜伯昏无人为师是想从他那里学得道德,而你现在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这不是过错吗?”

子产说:“你都这个样子了,还要跟尧一争高下。你估量一下自己的德行,还不足以使你反省吗?”

申徒嘉说:“假如申辩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应当断足的人很多;尽管不为自己的过错申辩,而认为自己不应当存足的人很少。懂得事物之无可奈何,而能够从容接受命运安排,就好比接受自然的命运一样,这一点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这就如同我们走到后羿的射程之内。中心的地方也正是箭矢必中的地方;然而也有不被射中的,这就是命运。以自己齐全的双脚来嘲笑我双脚不全的人很多,我得知后非常愤怒;等我来到伯昏无人先生的寓所后,我的怒气就消失了,又恢复到了常态。真不知道先生用什么奇妙的方法洗涤了我的心灵?还是我自己悟出了生命的真谛?我跟随先生已经十九年了,可是先生从不曾感到我是个断了脚的人。如今你跟我交往于道德修养之中,而你却用外在的形体来要求我,这不是错了吗?”

听了申徒嘉这一席话,子产深感惭愧,马上改变了态度,说:“你不要再说下去了!”

【智慧全解】

形残阻碍不了成功的脚步

申徒嘉是庄子虚构的另一个肢体不全的人物。他虽然是个断了脚的人,但他敢于正视自己的缺陷,所以在与郑子产的辩论中始终不卑不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着毛病、缺陷。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为这些微不足道的缺陷而消沉。正如申徒嘉所说,一个人最重要的并不是形体上的完美,而是内心的信念和品德修行。身体上的缺陷并不能成为你成功路上的障碍,因为身体上的缺陷很容易克服,难以克服的则是心理上的缺陷。

假如我们觉得自己的形体缺陷难以弥补,而整日处于消极郁闷之中,那么我们一定不会有什么作为。实际上,只要我们敢于正视自己,敢于充实内心,就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古今中外,形体上有缺陷而取得成功的人比比皆是,如达尔文、贝多芬、霍金、罗斯福等,他们都是闻名于世的成功人士,在科学、艺术、政治等方面有着巨大影响,但他们都是残疾人,有的患有绝症,有的耳聋,有的腿残。然而这些身体上的缺陷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努力进取,他们取得的成就,令很多形体健全的人望尘莫及。

到任何时候,拥有一颗健康的心,都远远比拥有健全的身体蕴含的能量要多。人生道路从来没有一路坦途,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如意,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摆正自己的心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与缺陷,努力去充实自己的内心,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出彩的人生。

【阅读延伸】

狮子杰斯的成长

在一片青葱的大草原上有一头母狮子,最近她阅读了很多有关素质教育的书,觉得自己的孩子杰斯完全可以被培养成一头完美的狮子。

时光荏苒,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当年的小狮子杰斯慢慢成长为一头强壮的狮子。随着知识的增长,杰斯对自己和世界也有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它发现,虽然在众多动物眼中,狮子是草原之王,但自己还是有一个明显的弱点,那就是自己的耐力比不上羚羊,在中长跑项目中总是输掉。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次羚羊都从嘴边溜掉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杰斯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最后它终于弄清楚了症结所在。原来羚羊耐力好的原因在于它们的食物。于是,杰斯开始瞒着母亲偷偷地吃草。就这样过了几天,杰斯终于因为营养不良生了病,等到母亲发现它时,它已经奄奄一息了。母亲赶紧把它送到医院救治。所幸救治及时,杰斯恢复了体力,但它坚持要继续执行自己的计划——吃草。

母亲苦口婆心地劝说,可丝毫起不到作用,无奈之下,母亲只得带杰斯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针对其情况制订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治疗计划。

心理医生先是纠正杰斯的错误认知,那就是杰斯认为没有缺点才是真正的草原之王。心理医生告诉它,不管有没有缺陷,狮子都是草原之王。之所以成为草原之王,并不是因为狮子没有缺点,而是因为它有着显着的优点,它观察力强,爆发力强,牙齿锋利、动作精准……完美的狮子是没有的,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缺点。

心理医生的治疗很成功,杰斯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几年后,杰斯成为那片草原上最好的狮子,它反应灵敏、选择位置恰当,草原上的动物没有不知道它的。当然,它也和其他狮子一样,耐力还是比不上羚羊,但此时的杰斯已经不把这个缺陷放在心上了。

在这个世界上,绝对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人也一样。所谓的完美只存在于追求完美的过程。要想成功,必须认清自己的优势,并将其发挥到极致,而不必心心念念自己的缺陷。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①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②矣!”

无趾曰:“吾唯不知务③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④夫天无⑤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

孔子曰:“丘则陋⑥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

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⑦之人乎!”

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⑧彼且蕲以(jí)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⑨”

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⑩”

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

【注释】

①叔山无趾:虚构人物。无趾,脚趾被切断。踵:脚后跟,这里指用脚后跟走路。②何及:怎么赶得上。③不知务:不通晓事理。务,时务。④尊足:即尊于足,意思是比足更重要的东西,此指道德修养。务:务求,努力做到。⑤无:没有什么。⑥陋:浅薄。⑦全德:形体健全。⑧宾宾:频频。学子:即学于子,向老聃请教。⑨诡:奇异。桎梏:古代的一种刑具,即镣铐,喻指束缚自己的工具。⑩一条:一致,一样。一贯:齐一相通。天刑之:自然的根器如此。刑,模型。

【译文】

鲁国有个失去脚趾的人,名叫叔山无趾,他用脚后跟走路来拜见孔子。孔子对他说:“你太不谨慎了,以前受到了刑罚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现在才来请教,怎么来得及呢?”

叔山无趾说:“我因为不识时务,轻率地对待自己的身体,才失去了自己的脚趾。现在我来到这里,是因为还有比脚趾更贵重的东西,所以我要努力保全它才到你这里请教的。天没有什么不覆盖的,地没有什么不承载的。我把先生视为天地,没想到先生居然这样拘泥于形骸之见!”

孔子说:“是我太浅薄了。先生为什么不进来呢?把你知道的道理跟我讲一讲。”

叔山无趾从室内离开了。孔子对他的弟子说:“你们要努力啊!叔山无趾是一个失去了脚趾的人,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以弥补以前的过失,何况身体健全的人呢!”

叔山无趾对老子说:“孔子这个人,以得道者至人的境界去衡量他,可能还不够吧?他为何不停地来向您请教呢?他还在追求以奇异怪诞的说教来享誉天下,要知道圣人不总是把这些名声看作是束缚自己的枷锁吗?”

老子说:“为什么不让他认识到死生一体、是非同一的道理,从而使他摆脱这个枷锁呢?这样做不是更好吗?”

叔山无趾说:“这是天加给的刑罚,哪里能解脱得了呢!”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tái)它。①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②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③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④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jī)年⑤,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⑥闷然而后应,氾然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⑦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⑧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⑨。是何人者也?”

仲尼曰:“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tún)子食于其死母者。⑩少焉眴(shùn)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shà)资;刖(yuè)者之屦(jù),无为爱之。皆无其本矣。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哀公曰:“何谓才全?”

仲尼曰: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

“何谓德不形?”

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哀公异日以告闵子曰: “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执民之纪而忧其死,吾自以为至通矣。今吾闻至人之言,恐吾无其实,轻用吾身而亡其国。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注释】

①恶人:容貌丑陋的人。哀骀它:虚构人物。②唱:倡导。③济:挽救。聚禄:积攒的钱财。雌雄:男人和女人。④意:猜想,意料。⑤期年:一周年。⑥宰:主持政务的官员。传国:授予国事。⑦闷然:不在意的样子。氾然:毫不在乎的样子。丑:惭愧。⑧恤:忧虑、担忧。⑨是:此,指鲁国。⑩子:小猪。食:此指吮吸乳汁。眴若:惊惶的样子。走:跑。焉尔:离开的原因。翣:古代出殡时棺木上的饰物。资:送。刖:古代断足的刑罚。屦:鞋子。诸御:宫女及妃嫔。不爪翦:不修剪指甲。翦,同“剪”。德不形:德才不外现。命:命运。滑和:搅乱和顺的本性。滑,乱的意思。成和:成就纯和。至通:通达,明于治国的道理。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说:“卫国有个相貌丑陋的人,名叫哀骀它。男人跟他相处,依恋着不肯离开;女人见到他,向父母请求,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我宁愿给哀骀它做妾’,这种女子已经有十几个还不止。从不曾听说他倡导过什么,只是见他总是应和他人。他没有统治者的权力去拯救他人的死亡,也没有足够的财富去救济那些挨饿的人,而且他的相貌极为丑陋,人们见了他都觉得害怕。他只是应和却不提倡,他的智虑没有超出世人之外,可是男人女人都围在他的身边,他一定有不同寻常的地方。我把他召来一看,他果然丑得令所有人震惊。他与我交往不到一个月,我便感到他为人有相当可爱的地方;交往不到一年,我便完全信任了他。国家缺少宰相,我就把政务委托给了他,他毫不在意地答应了,又心不在焉地似乎有所推辞。我觉得很惭愧,最终把国事交给了他。可是没多长时间,他就离开我走了。我很郁闷,如同丢了什么东西,就好像在鲁国再也没有人同我一起欢乐了。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我曾经出使过楚国,碰巧看到一群小猪在吃一只死母猪的奶水。没多大一会儿,突然又惊恐地跑掉了。这是因为母猪对小猪不再有任何的感应,跟活着的时候不一样了。由此可见,小猪爱它们的母亲,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主宰形体的精神。战死沙场的人,没有棺木就被埋葬了;失去脚趾的人,没有理由再去珍惜以前的鞋子。这全是因为失去了根本。做天子嫔妃的,不修剪指甲,不穿耳朵眼;结了婚的内侍,不能再进皇宫,不能再被役使。为了使形体得到保全尚且这样,更何况品行完备的人呢!如今哀骀它不说话就能被他人信任,没有功业也能获得他人的亲近,使别人能把国事交给他,还担心他不愿接受,这一定是因为他是一个德行完备而不外露的人。”

鲁哀公问:“什么叫作德行完备呢?”

孔子说:“好比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能与不肖、诋毁与称誉,饥渴、寒暑,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运行。它们日夜相互更替,出现在人们面前,但是人们的智力却无法得知它们的起始。因此这些变化无法打扰到我们的内心,也不能扰乱我们和顺的天性。要使心灵不停地保持这种真性而与万物共同畅游于春和之气当中,就必须使心灵在与万物接触中,无时无刻不和谐感应,这就叫作德行完备。”

鲁哀公又问:“什么叫作德不外露呢?”

孔子说:“平,这是一种水极其静止的状态。它可以成为我们取法的准则,让内心保持极端静止的状态,就不会因为外物的变化而产生动摇。道德其实就是成就平静如水的修养。德才不外露,万物自然就不会离开他。”

有一天,鲁哀公向孔子的学生闵子讲述了这一席话,说:“我以国君的地位治理天下,掌握国家大权而忧虑百姓的死活,我自我感觉已经很明达了。现在我听到至人哀骀它的议论,感觉我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只是轻率地动用了自己的身心,从而导致国家陷入危险之境。我与孔子并不是君臣关系,而是以德相交的朋友啊!”

(yīn)跂(qǐ)支离无脤(shèn)①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dòu)肩肩。②瓮(wèng)(àng)大瘿(yǐng)③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④,此谓诚忘。

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⑤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斫,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货,恶用商?四者,天鬻(yù)⑥也。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áo)⑦乎大哉,独成其天。

【注释】

 ①跂支离无脤:虚构人物,一个跛脚、伛背、无唇的人,形容形体不全、容貌丑陋的人。②脰:颈项。肩肩:细长。③瓮大瘿:虚构人物,一个脖子上长着瓮那么大的瘤子的人。④所不忘:不应该忘记的东西,此指道德。⑤约:约束。接:交接。工:技巧。商:商品交换。⑥天鬻:大自然的养育。⑦謷:高大。

【译文】

跂支离无脤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十分喜欢他,再看那些形体健全的人,却感觉他们的脖子太细长了。瓮大瘿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很喜欢他,再看那些形体健全的人,却觉得他们的脖子太细了。因此,只要在德行方面有超乎寻常的地方,在形体方面的缺陷就会被人忽视。人们如果将不应该遗忘的东西遗忘了,反而记住了本该遗忘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遗忘。

所以,圣人总能悠闲自得地巡游,并把智慧视为灾祸,把约束视为禁锢,把小恩小惠视为应酬,把工巧视为商品交换。圣人一向不谋划,哪里会用得着智慧呢?圣人从来不雕琢万物,哪里用得着胶漆呢?圣人从来不会觉得有所缺损,哪里用得着去获取呢?圣人从来不为谋取利益而买卖,哪里用得着商品交换呢?这四个方面都是大自然的养育。大自然的养育即是大自然供给的食物。既然禀受于大自然,又哪里用得着人为的东西呢?

圣人没有人的情绪,只有人的形体,有了人的形体,所以与人结成群体而生活;没有人的情绪,所以是非不会积聚在他的身上。渺小呀,它属于人为的偏执;伟大呀,它属于大自然的造就。

惠子①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

庄子曰:“然”。

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

庄子曰:“道②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

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

庄子曰:“是非③,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④”

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

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gǎo )梧(wú)而瞑。⑤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⑥”

【注释】

①惠子:即惠施,名家的代表人物。②道:对应于“天”,即事物的本原,宇宙万物的本体。③是非:是与非的分别。④因:顺。益:增添。⑤劳:耗费。据:凭借。槁梧:指枯槁的梧桐树。瞑:打瞌睡。⑥天选:大自然的授予。坚白:“坚白”论是战国时期着名的论题,庄子对于这一类辩论极不赞赏。

【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人原本就没有情吗?”

庄子说:“是的。”

惠子说:“人如果没有情,还能称其为人吗?”

庄子说:“自然之道给了人容貌,天然之理赐予人形体,怎么称不上人呢?”

惠子说:“既然称为人,怎么能够没有情呢?”

庄子回答说:“是是非非的分别,不是我所说的情。我所说的无情,是人不能因为好恶爱憎之类的情绪伤害自己的本性,要时常顺其自然而不是人为地去增益生命。”

惠子说:“不去人为地增加生命,那要靠什么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呢?”

庄子回答说:“自然之道已经赋予了人容貌,天然之理赐予人形体,再加上不以人的好恶而伤害自己的本性,还需要做什么呢?如今你消耗着自己的精神,让它驰游在外,消耗自己的精力,倚着树干吟咏,靠着干枯的梧桐树打瞌睡。大自然赐予你形体,你却抱着坚白的无理言论喋喋不休!”

【智慧全解】

保持一颗平常心

庄子说:“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意思是说人不因好恶损害自己的本性,常常顺任自然而不用人为地去增益。庄子的这一观点就是主张人们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受外界好恶的损害,顺其自然,只要自己生活得轻松快乐就好。

人的一生潮起潮落,好与坏,悲与喜,就像你不知道天上何时下雨一样,非人所能控制,人能控制的只有自己,面对外在的一切,保持平常心最重要。因为只有保持平常心,你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在发达时,不把自己看得不可一世、高人一等;在落魄时不把自己看得一文不值、自暴自弃。不计较得失,不自寻烦恼,在人生的大起大落面前能够自始至终保持平静的心态,这才是生活的大智慧。

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面对生活的激流,能进则进,该退则退,看得开,放得下,内心豁达,积极面对现状,这才不失为智者所为。

生活中大起大落的人不是很多,平凡之人一般都生活于平淡之中,但是平凡之人有时也会经历一些起起落落,比如升学、升迁、落榜、失业、失恋等,面对现实,无论你身处何境,都应有一颗平常心,这样你才能笑看世界,过好生命赐予的每一天。

【阅读延伸】

人生就是一杯白开水

一位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美国,一边打工一边学习。这一年他利用休息时间在华尔街附近的餐厅里打工,做些上菜、打扫卫生、洗盘子洗碗的工作,勤工俭学。天长日久,他便和餐厅的大厨熟络了起来。一天,大厨抬头看着年轻的留学生好奇地问:“年轻人,你毕业后打算干什么呢?”

年轻人满怀信心地对大厨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进入华尔街的跨国企业工作,这样,我这一生就衣食无忧了。”

大厨摇摇头,不以为然地笑了一下,说道:“你的理想是美好的,但是你想过没有,华尔街也不能保证你一辈子衣食无忧,你还是为自己多规划一条路吧。”

年轻人听了这话,一种巨大的失望感油然而生,但是,他又不甘心,暗暗地想,凭我的努力,我就不相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大厨大概是看透了年轻人的心思,又笑了笑,说:“年轻人,你太幼稚了,那里的工作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美好,早晚有一天你会厌烦的,就像我一样,由一个金融家变成餐馆的厨师,无忧无虑,多好啊!”

“啊,你曾经是一位金融家?!”年轻人吃惊得瞪大了眼睛,看着面前其貌不扬,有一身油烟味的大厨,无论如何也不敢把他和一个人人敬仰的金融家联系在一起。

大厨看着年轻人呆愣的样子,解释说:“我以前就是个金融家,在华尔街的一家银行上班,每天忙得要死,头都要炸了,实在让我厌烦透顶。”说到这里,大厨用手指扣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接着说:“金融家最累的就是脑子,经常要在写字楼里熬到半夜,不得不啃着让人直想吐的汉堡充饥,我实在厌烦了那项工作,于是,我坚决地炒了老板的鱿鱼,才开了这一家餐馆,虽然收入少了些,但我再不用为那些烦人的数字和报表而烦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多好啊!你知道吗?我最拿手的绝活就是做饭,听到顾客们对我的饭菜赞不绝口,我的心就要醉了。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现在我的生活比以前要愉快百倍。”

听了大厨的话,年轻人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自己一心向往的华尔街也并非人间天堂,有着无尽的烦恼,倒不如一个餐馆小老板生活得潇洒自在。后来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的梦想,选择回国当了一名大学教师。那是他小时候就向往的工作。

人生就像是一杯白开水,如果硬是将盐加进去,它就会变得咸涩起来,倒不如随其自然,甘甜入口,又何乐而不为呢!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