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盗跖》原文释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盗跖

庄子认为知足无争,保养心性,才是安乐长生之道。所以本篇通过三段故事猛烈抨击了儒家所推崇的仁义学说,借盗跖之口讽刺了世俗儒士对荣华富贵的追逐,提出人活于世就应尊重自然本性的主张,“不能说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提倡顺天之理,轻利全生。在此我们节选了部分内容来阐述庄子的这一思想。

孔子与柳下季①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②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③,万民苦之。

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人父者,必能诏④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父不能诏其子,兄不能教其弟,则无贵父子兄弟之亲矣。今先生,世之才士也,弟为盗跖,为天下害,而弗能教也,丘窃为先生羞之。丘请为先生往说之。”

柳下季曰:“先生言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听父之诏,弟不受兄之教,虽今先生之辩,将奈之何哉?且跖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距敌,辩足以饰非。⑤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易⑥辱人以言。先生必无往。”

孔子不听,颜回为驭,子贡为右,往见盗跖。

【注释】

①柳下季:鲁国人,姓展名获,字季禽。他比孔子年长八十多岁,不可能与孔子结为朋友,此事应当作为虚构故事来阅读。②枢:应为“抠”,挖的意思。③保:同“堡”,小城。④诏:教育。⑤意如飘风:喜怒无常。饰非:掩盖错误。⑥易:轻易。

【译文】

孔子与柳下季结交为朋友,柳下季的弟弟就是盗跖。盗跖的手下有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扰诸侯,穿墙入室,掠夺牛马,抢劫妇女,无所不为。贪求财物,不顾亲戚,全然不顾及父母兄弟,也不祭祀祖先。他们经过的地方,大国死守城池,小国躲进城堡,弄得百姓苦不堪言。

孔子对柳下季说:“做父亲的,必然能够教育他的儿子;做兄长的,必然能够教导他的弟弟。假如父亲不能教育自己的儿子,做兄长的不能教导自己的弟弟,那么,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就不那么珍贵了。如今先生你是当世的贤人,可弟弟却是盗跖,正在为害天下,你却不能教导他,我下为先生感到羞愧,我愿意替先生去说服他。”

柳下季说:“先生说做父亲的必然能够教育他的儿子,做兄长的必然能够教导他的弟弟,假如儿子不听父亲的教育,弟弟不接受兄长的教导,即使如先生这样能言善辩,又能拿他怎么样呢?况且盗跖的为人,心思如喷涌的泉水一样源源不绝,意气如风一样难以琢磨,强悍足以抗拒敌人,辩才足以掩饰错误。顺着他的心意去做事,他就高兴;逆他的心意去做,他就愤怒,轻易地拿言语去侮辱人。先生还是不要去。”

孔子不听,让颜回驾车,子贡坐在车的右边,前去会见盗跖。

盗跖乃方休卒徒大山之阳,脍人肝而(bū)之。①孔子下车而前,见谒者②曰:“鲁人孔丘,闻将军高义,敬再拜谒者。”

谒者入通③。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曰:“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为我告之: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④子之罪大极重,疾走⑤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昼之膳!”

孔子复通曰:“丘得幸于季,愿望履⑥幕下。”

谒者复通,盗跖曰:“使来前!”

孔子趋而进,避席反走,⑦再拜盗跖。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瞋目,声如乳虎⑧,曰:“丘来前!若所言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注释】

①大山:即泰山。:吃。②谒者:负责接待的人。③入通:进去通报。④带:系。死牛之胁:死牛皮做成的带子。擅:专。本:自然本性。弟:同“悌”。⑤走:快速地走。⑥履:朝见。⑦避席:让开所到的席位。反走:退后几步。⑧乳虎:哺乳的母虎。

【译文】

此时盗跖带着手下正在泰山南边休息,把人肝切细了吃掉。孔子下了车往前走,对接待传达的人说:“我是鲁国人孔丘,听说将军刚直正义,特前来拜访。”

负责接待传达的人进去通报。盗跖听了勃然大怒,两眼怒视,犹如明星,头发竖立直冲帽顶,说:“这个人难道就是鲁国的巧伪之人孔丘?替我告诉他:你花言巧语,假托文、武,戴着如同树杈一样的帽子,系着宽宽的死牛皮做的腰带,满口废话,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专门搬弄是非,以此来迷惑天下的君王,使得天下的读书人不能返归自然的本性,虚伪地宣传孝悌理念,妄图侥幸得到封侯的赏赐而成为富贵之人。你实在是罪大恶极,赶紧回去吧!要不然我将把你的心肝挖出来当作午餐吃掉。”

孔子又请求通报,说:“我有幸结识了柳下季,希望能到将军帐下拜见。”

负责接待通报的人于是再次通报。盗跖说:“让他进来!”

孔子快步进来,让开席位,后退几步,向盗跖深深施礼。盗跖大怒,叉开两脚,按剑怒视,声音如一只母虎,说:“孔丘,你过来!你要说的话如果顺耳,我就让你活着出去;如果违逆了我的心意,我就让你死在脚下。”

【智慧全解】

做个快乐的人

在这里,庄子借用孔子游说盗跖的故事,来阐述人应放弃名利,顺应本性而自由生活的道理。

庄子认为,人活于世,就应该放任心性,享受人生,“不能说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那些受人尊崇的明君贤士或者“以利惑其真而强反其性情”,或者辛苦一生不得善终,从本质上讲,这种人与大盗没有什么区别。

每个人开开心心地生活的时光,一月之中也不过那么三五天。而天地是无穷尽的,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拿有限的生命托付给无穷的天地,人的存在就好比是白驹过隙般短暂,为什么要为了一些外物而烦恼呢?为什么不顺应自然做一个快乐的人呢?

《六祖坛经》上说,人要“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其意思是让人洗涤自己的心灵世界,展现心中智能,照亮自己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觉得压力大,烦恼多,不愉快,这正表明在自己的精神生活中背负着许多不必要的“灰尘”,使人对生活和工作备觉辛劳无趣。其实,生活与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承担和责任,是绝不轻松的,如果再额外加上不必要的精神负担,日子就更难过了。

因此,人就应像盗跖那样保持本真及自由愉悦的精神,让自己的心情像波平浪静的水面,让自己的思想像碧空万里的蓝天,依靠精神的信仰,就一定能净化自己,使自己正确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阅读延伸】

最美的心境

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着一对母女,她们穿着破旧的衣裳,走在衣着光鲜的行人中特别显眼。女儿今天生日,母亲要上街给她买一双鞋子。可是走到大街上,母亲却为自己的困窘无比难堪,走路时头埋得低低的,紧紧地拉着小女孩的手。

“妈妈,你看,你看!”忽然,小女孩兴奋地叫了起来,她拉着母亲的手,来到了一架摄像机前。

“妈妈,我们照张相吧。”小女孩说道,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可我们没有太多钱,一会儿还要给你买鞋子。”母亲很为难。

“我不要鞋子了,我们就照一张照片吧!”小女孩继续央求说。

“可我们的衣服太旧了,照出来的照片会很不好看。”母亲低声说道。

“这有什么关系啊,我们的笑容每天都是崭新的啊!”小女孩开心地说。

一旁的摄像师听到小女孩的话,决定免费为她拍摄一组照片。照片冲洗出来之后,他将其挂在了自己的橱窗里,并为照片命名为“最美的心境”。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美与丑,一切都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去体会它,怀着多大的心胸去承载它。只要你的脸上时刻带着崭新的微笑,什么样的衣着都能照出美丽的照片。只要你开心地生活,人生自然会一片光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