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原文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宋)向子諲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宋王朝自靖康二年(1127),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北去之后,丢弃了半壁河山。康王赵构即位南京(今河南商丘南)改元建炎。结束了北宋一百六十七年的历史。在外敌的侵凌之下,从李若水骂敌而死始,不论贤与不肖,没有不把靖康之事引为奇耻大辱的。忠义之士,义愤填膺,矢志恢复,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向侵略者斗争的英雄气概。而这种爱国主义的精神也就成了南宋文学作品中光华璀璨的灵魂。向子諲为赵构的宪肃皇后之再从侄。以恩荫补官,后来因为与投降卖国的秦桧意见不合而致仕。虽然寄迹于林泉、岩树之间,但是说起靖康之耻,仍然要热血沸涌,感慨系之的。这首《阮郎归》便集中地表现了向伯慕(向子諲字)的爱国主义的情怀。

据题,此词作于绍兴乙卯年(1135),这一时期,由于爱国名将岳飞、韩世忠等屡屡挫败敌兵,军事形势向着对南宋有利的方面发展。但是赵构、秦桧之类,只求苟安,不惮屈辱,沉溺于声色,既无恢复中原的规划,也无战胜敌人的决心。就在这年(绍兴五年)的春天,徽宗赵佶死在冰天雪地的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所以向伯慕此词自首至尾充满了悲愤、哀悼的气氛。“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落笔就渲染出凄冷、悲壮的氛围。易水源出今河北易县,用指沦陷的北方国土,同时也是用事。战国时燕国的太子丹,为了向秦国报仇,派遣侠士荆轲去刺杀秦王。临行,“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引文见《战国策·燕策三》)这首著名的易水古歌,如前人所评:“千载犹令人悲愤”(《史记评林》引董份语),词人这里所写的“易水寒”就化用了《易水歌》的句意。上阕结处,“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更明白地道出了词人心头的悲凉与凄楚。“三关”泛指北方关隘。对着漫天密布的彩云,遥望北方重重关隘,哪能望得清楚,只见连绵起伏的丛山,怎不令人肠断。

过阕处奇峰突出,以反语承上。天原不会老的,海也无从翻得过来。现在词人说:“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越发强调出胸中愤恨之难以消除。这“恨”是一腔爱国热情的总爆发,上阕先以易水悲歌之事暗写了复仇雪耻的悲壮之情,继而融情入景,用“断肠山又山”来创造出一个无涯无际的感情的空间,至“消除此恨难”,感情的抒发遂发展成为一个峰巅,使我们千载以后的读者,吟诵此,也会跟作者同样地产生感情的总爆发,真是此恨难平啊!——既然至此已形成感情抒发的峰巅,向下去,一般地说,其笔势难免平弱之困。然而峰回路转,作者顺手拈来眼前的历史事实,结束了此篇。就在徽宗赵佶死去之前一年,宋还遣章谊等为金国通问使。前三年遣潘致尧等为金国军前通问使,前六年遣淇皓等为大金通问使,附茶药、金币进两帝。这也就是词中所说的“频闻遣使问平安”了。可是当作者撰为此词时,被作为问安的对象之一的赵佶,已经死去了。明白这一背景,我们就能明白结句“几时鸾辂还”这个问句,真是天大的讽刺、天大的愤慨、天大的悲哀!从而也就体味到作者这平平的一结,虽然在抒情的峰巅之后,却一点也不平弱。如同《老残游记》第二回写王小玉唱书那样,“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出了一个尖儿,象一线钢丝抛入空际,……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向伯慕这首《阮郎归》的结处,只是平平地一问,却也似王小玉的唱腔,在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使读者觉得结束得奇崛而有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