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刘基
浣溪沙·即景
云压斜晖照树黄。风生水树绿阴凉。渴蛙得雨闹池塘。红焰射人榴火炫,青丝窣地柳条长。卷帘明月照回廊。
小令在温、韦、二晏等唐宋大家手中,早已铸就蕴藉俊逸、情韵兼胜的特点。因此,只有勇于走出这一传统模式的词作,才能在唐宋小令外自立于词林。正是如此,刘基这首清新流畅,平易疏快的小令,才有特殊的意义。
词题“即景”,所写乃词人身临目遇、情动神往,因而捕捉于笔底的景物意境。
由“渴蛙得雨闹池塘”和“云压斜晖照树黄”二句,可知这是夏日傍晚,骤雨初歇,雨过天青的时刻。“渴蛙”、“云压”,表明这是一场酝酿了很久,来势很猛的大雨,及至雨过天晴,厚厚的云层还积压在天边。当骤雨初过,池塘中得雨的渴蛙,欢叫喧闹之声代替了雨声,把词人引出室外的时候,最先射入他目光的,是那穿过云层,将绿树照得一片金黄的落日斜晖。它虽已西沉且被“云压”,却丝毫不减其穿云照树的力度,反更绚烂辉煌。落笔伊始,便透露出俊朗豪爽的气势。第二句“风生水树绿阴凉”,目光由远及近。风卷云收,掠水穿树,仿佛风生于水树之间,摇漾下无数水珠雨点,使徜徉于树下的词人,在感受风爽珠滑雨滴凉的同时,惊叹那经过大雨冲洗分外碧绿的一树浓阴绿叶。此句除“生”为动词外,余皆名词和形容词,以更叠的物象性状刻画独特的感受和情景。“水树”一语尤为绝妙,它既指水边之树,又指缀满雨滴水珠之树,有此,才有“风生”摇曳之际,“绿阴凉”这一视觉与触觉复合而相映成趣的独特感受。“红焰”“青丝”二对句,更进一层点明词人观赏的目光由整体而及局部,如电影镜头,由远景、中景,逐渐摇向近景或特写:经雨的榴花,非但没有丝毫瑟缩颓败,反如一束燃烧的红焰,直射人目,使人目炫。“窣地”,尤言拂地,雨露滋润后的柳丝,柔软颀长犹如一把青丝,随风拂地,姿态何其清新优美。这一幅由斜晖、水树、花柳构成的夏日雨后图,清新俊朗,与春雨落红飞絮的缠绵感伤、一场秋雨一阵寒的颓败萧瑟判然有别而自成一格。结句“卷帘明月照回廊”,待得词人由园林回到屋中,卷起适才遮雨的帘幕,只见明月高挂,清光满天。骤雨初歇之时积于天边的云层早已散尽,天地一片清明。
此词虽为小令,但在结构布局上亦颇精心营构。“渴蛙”句是其结构关纽。它本是引领词人步园即景之象,却腾挪后移,使它前后接续的四句景物刻画,似断实续,跌宕生姿,变板滞为灵动。而且发端的“云压”句与结尾的“卷帘明月”句首尾一气于自然时间序列之中,寓跌宕于整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