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类·承转自然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结构类·承转自然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起、承、转、合,无不自然神到,乃能成此绝唱。(邵渊耀 《环林评山中白云词》卷六)

【词例】

浪 淘 沙

秋 江

张 炎

万里一飞篷,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

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解析】诗词要讲究章法结构,但又不能囿于章法,伤其天趣。有章法,诗词才显得周密完整,且波澜起伏,能避免率易无当、平铺直叙的毛病; 然而诗词贵在情趣、贵在自然,刻意追求章法,会损伤其情趣的自然流露,又有呆板雕琢的流弊。古人云:“文无定法,文成法立。”章法其实本出自天然好文章。作诗词,“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揣摹法度,仿其“大体”,独运匠心而一气吐成,神韵自然流露,这就是“起承转合、自然神到”艺术技巧的审美内涵。

诗词的章法、指“起承转合”。“千古章法,不出起、承、转、合之外,虽千变万化,其宗不离。”无论长篇短制,近体古体,“无不就此四句展之、缩之、顿之、挫之。或重转,或重开,千端万绪,层浪叠波,而要其归于起承转合而已。”一般地说,起承转合各有自己的特点:“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元范椁《诗法》)律诗大致以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转,尾联为合。词体近于诗,不过它的承转多落在“过片”(或叫“换头”,指下片的开头部分)。张炎强调:“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词源》)清代沈祥龙指出:“词换头处谓之过变 (即过片),须辞意断而仍续,合而仍分;前虚则后实,前实则后虚,过变乃虚实转捩处。”(《论词随笔》)唐宋名家写词,就是循此章法而努力追求自然神到、妙语天成的浑化境界。

陆游《卜算子·咏梅》 词托梅言志,形神兼备。一起二句写梅花的环境: 驿外断桥,寂寞无主。扣题入笔,起得从容沉着。三四句承上生发,着意渲染黄昏风雨的愁人气氛。过片笔锋一转,由描述转为内心剖白,揭示梅花内在精神个性,笔底情绪暗变激烈。歇拍二句结出梅花的不幸命运和高尚风范;“只有香如故”一句既点明了主题,托出梅花崇高而永生的精神之美,又扣合了全篇,词章的整体意境由此得以升华。“合”于结穴处,统摄全词且启人遐思,雅称 “合要渊永”的章法要求。陆游这首词言此意彼,处处双关,全篇气韵流转自如,起伏随意,神致自在言外,但又合乎章法,错落有序。说它 “起承转合自然神到”是不为过的。

毛滂 《清平乐》 词写好友将别,宴饮于武康县署东堂,词云:“杏花时候,庭下双梅瘦。天上流霞凝碧袖,起舞与君为寿。两桥风月同来,东堂且没尘埃。烟艇何时重理?更凭风月相催。”词情潇洒清新,发语天成,深含挚友相得无间的真纯情趣。察其章法,却也吻合 “起承转合”四步。“杏花”二句是起,写时令、景象、地点,起得徐缓平坦。“天上”二句承 “庭下”饮宴而下,接写举酒观舞之欢。文笔雅美,名士风调。过片由实入虚,设想别后、平水上掀起波澜。二句既是承上宴饮而来,因聚伤别; 又振起另境,暗含邀约友人再来之意。“转”得活泼生动,令读者耳目一振。最后二句明发邀约,情谊款款,表现了珍视友谊、眷怜友人的真性情和殷勤好客的纯朴个性。自问自答,归,结到宴别友人的主题。全词有 “趣”亦有 “法”。

章法并非刻板公式,一成不变,写词当随性驱使、根据感情抒发的需要而定制成法。譬如词的开头,就又有起得高远或突兀的写法。苏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一起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突如其来,感情沉郁而浓烈,犹如夜半人静突发一声惊心的喟然长叹,表现了纯情男子对亡妻的铭心相忆之情。“起”法与前面的 “平起”截然不同。接下的承接转合,极尽摩荡开阖、吞吐抑扬之能事,皆由情感所驱使、抒吐淋漓。张炎这首 《浪淘沙》 词,写隐逸的生活和情趣,其起笔则寄意高远,发声深微。这首词也是 “起承转合自然神到”的典型词章。一起即从 “万里飞篷”入手,点明诗翁渔隐的生活风貌。接下写潮生潮落、鸥闲月静,着意表现隐逸生活的宁静逍遥、闲适淡泊。“闲意谁同”,貌似赞美鸥鸟,暗中挽入诗翁的隐逸情怀、遥启下片。数句绘景如画,“意度超玄”。过变运笔起变化,由鸟移江,虚实并用,笔在景而意在人及情。江天一色,澄清碧净,尘氛一丝不染。这也是人物心境的自白。忽然,一声渔歌打破这醉人的宁静,画面顿显活泼有生机。它乃渔隐诗翁忘情大自然山水的快意宣泄,神态活现。渔翁 (也是词人) 似在这幽静而永恒的宇宙空间中悟出了某种人生契机,寻到了人生归宿。结句 “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夹景夹情,情景相生,托出全词主旨(即其 “感悟”): 与世无竞,心如空江。拍合于隐逸的命题,收束全篇。这首词,就其旨趣而言,并无甚高明处。然而由于词人写作手法很高,感情也很投入,意象鲜明,趣味饶然,有锋发韵流,笔扫神到之妙,故而受人激赏。旧时,人以为张炎词读之有 “吐弃红尘,飘飘有凌云之致”(陈亦峰语) 的感受,这说明它的确体现了某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生意趣。清代邵渊耀叹美此词 “起承转合无不自然神到,乃能成此绝唱”,就是这种意趣的流露。其高超的艺术技巧手法,更值得肯定并借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