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类·空际传神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云起梦结,游思缥缈,空际传神。中间“来时”,逆挽。“相忆”,倒提。全章机杼,定此数处。其余设情布景,皆随手点缀,不甚著力。(陈洵《海绡说词》)
【词例】
解 连 环
留别姜石帚
思和云结,断江楼望睫,雁飞无极。正岸柳、衰不堪攀,忍持赠故人,送秋行色。岁晚来时,暗香乱、石桥南北。又长亭暮雪,点点泪痕,縂成相忆。
杯前寸阴似掷。几酬花唱月,连夜浮白。省听风、听雨笙箫,向别枕倦醒,絮飏空碧。片叶愁红,趁一舸、西风潮汐。叹沧波、路长梦短,甚时到得。
【解析】 “空际传神”,主要指吴文英词意境之高远。这种高远超迈的意境,乃是当面对辽阔无垠、雄浑苍茫之景物时,生发出深刻之思致而造成的。以 《解连环·留别姜石帚》 为例,略作分析。
姜石帚是吴文英的好友。在梦窗词中,有好几首是写给姜石帚的。这一首词当是吴文英辞别姜石帚时,写赠与他的,故曰“留别”。
杨铁夫 《梦窗词选笺释》 曰此词开头一句之“思和云结”四字,縂领全局,诚为知言。以吴姜友情,思情别意乃全词之主脈。词自开端,便将思字融入景物描写之中: 白云悠悠,江楼巍巍,放眼极望,雁影天际。面对如此壮阔之景象,既不免行程万里、萍踪浪迹之感叹、怅惘,又无法掩盖其洒脱、豪宕之襟怀、风度。这种境界,正是空际传神之所在。接下四句,言姜石帚为己送行。因时值秋季,枯柳残蒲满胀,虽有心以柳为赠,又不忍心攀折。写出了友人欲留不得的心情。“岁晚来时”一句逆挽,倒叙己之来时情景。中间堆垛暗香、石桥、长亭、暮雪,它们象是电影中的 “蒙太奇”,将不同时令,不同地点的画面,剪辑组合在一起,似断实连、以气相贯,它们使人联想到诗人和朋友在一起,从春到秋,度过的欢乐时光。从今以后,一切美好的景物、美好的往事,都只成为昨梦前尘,徒令人忆念。
下片 “杯前寸阴似掷”数句,依然续写往日相聚之情景。那时酬花唱月、诗酒流连、夜以继日,乐此不疲,以致光阴流逝,忽忽间星移斗换,春去秋来。“片叶愁红”,既由夏入秋,也写离人心事。杨铁夫释曰:“叶红又入秋来,冬春夏秋递说,所谓似掷也,妙在化去排比痕迹。”分手在即,相会知是何年: 沧波杳杳,烟封雾锁,纵有梦魂无拘检,料也难到得好友身边!此二句,化用沈休文之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之意。杨铁夫《笺释》 引陈洵评此词语曰:“起十三字,千迴百折而出之,以后层之脱,极离合顺逆之致。‘叹沧波’ 十一字钩转作结,笔力直破余地。“词为留别之作,先写别时景物,插入往事回忆,又拉回今日之秋风一舸,设想别后况味,穿插自如,离合有致。尤其是开端结尾,深得陈洵称赏,曰:“云起梦结,游思缥缈。空际传神。” “云”、“梦”,都是在高远之景物描写中,融入人之感情,产生深远的思致。
吴文英词中这种于高远处落笔引起感兴的,常常表现在词的开端或是结尾。如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一起头,便写出远古荒茫、悠忽辽远之感,而“残鸦”虽是眼中所见,但接在 “三千年事”之后,便表现了往事早已销沉之意,于是顿然而生出一种寂寥、荒漠之感觉,逼人而来。《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开头是:“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幼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是于登临之际,面对茫茫苍苍之景象,感慨千年兴亡更替之历史。这首词的结尾云:“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这一结,豪气如见 “秋与云平”,旷远高明,一扫秋士易感的旧感觉。他如 《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齐天乐·齐云楼》: “凌朝一片阳台影,飞来太空不去”,《霜叶飞·重九》: “但约明年,翠微高处”等,都是融情于高远之景物之中。李渔 《窥词管见》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吴文英是一个具有秾挚之情思的人,写景状物之时,笔底自然也渗染了这份秾挚,他又是个极有文学修养的人,个性中也有超逸脱俗的一面,于是特别能于景物的描写中,表现一种 “超逸之中见沉郁之思”(吴梅 《词学通论》)的特点,于空际传神。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