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类·事真语妙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记叙类·事真语妙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 事真则语妙,如末二语,固知非泛拈得来。(先著、程洪 《词洁辑评》 卷三)

【词例】

传言玉女

晁冲之

一夜东风,吹散柳梢,残雪玉楼烟暖。对鳌山彩结,箫鼓向晚,凤辇初回宫阙,千门灯火,九衢风月。绣阁人人,乍嬉游困又歇,艳妆初试,把珠帘半揭,娇波溜人,手撚玉梅低说。相逢长是,上元时节。

【解析】事真,指细节真实。在文学作品中,必须有生动逼肖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必须切合人情物理,才能使读者感受到其中的深情妙趣。

晁冲之的《传言玉女》 中就不乏这种“事真语妙”的细节,特别是对于宫妃们的表情动作细节描写,更有体物入微之妙。

这首词的上阕写早春时节的宫阙景物,“一夜东风,吹散柳梢”,为我们点出了季节,一个“散”字,可以使我们想象到扶风弱柳在料峭春风中婆娑起舞的姿态。玉楼外面虽然还有残雪,但人们还感到“暖”,因为这是元宵佳节,各式各样的彩灯已堆迭成一座巨鳌形状的山,鳌山上结彩悬花,显得灿烂壮丽,也给人们带来了暖意。“箫鼓向晚,凤辇初回宫阙”,是说笙箫鼓乐,演奏了一夜,宫女们陪着皇帝酣歌狂舞,尽兴饮宴游乐,天快亮时,皇帝才乘着凤辇起驾回宫,自然是浩浩荡荡,春风得意。此时,皇城里正是“千门灯火,九衢风月”,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在这里,词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是鸟瞰中的景物,不但用全景角度写宫阙景象,而且还放眼全城,意在渲染元宵佳节的欢乐气氛。但也透露出了北宋统治阶级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仍寄情声色。这是明无臧否,暗露褒贬。

下阕转为近景,注笔下宫中嫔妃的情态细节描写。绣阁中,嫔妃们刚刚嬉游一阵,显得困乏了,暂时歇息。但皇帝将要临幸,她们还要艳妆浓饰,以图在君王面前展示姿容,取悦于君王。“把珠帘半揭”这个动作细节逼肖地刻画出宫妃渴望得到临幸的心态,“半揭”表现了这群少女的羞涩之情,符合“初试”者的情态。“娇波溜人”是化美为媚的手法,用语言来形容人之美,莫过于动态的描摹,写一个女人“目端手庄”“螓首蛾眉”,远不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来得生动。文字对外形美的刻画上远逊于图画,但表现富有动感的媚态之美却是文字的特长,所以这“溜人”的“娇波”就显得分外传神,使读者仿佛看到那对水灵灵的大眼睛滴溜溜转动着,在搜寻着外面的动静。“手撚玉梅低说”,也是个极富少女情态的细节,早春的梅花,含苞乍放,情窦初开的女孩子们都喜欢折一枝来装点自己,她们喜欢在一起切切私语。因为君王回宫,即将临幸,所以不敢高声喧哗,但幽居深宫的少女们在这节日里也不甘寂寞,况且是难得的见驾的时刻。宋朝皇帝的后宫佳丽数千,一般的嫔妃宫娥难得睹圣上一面,只是在这元宵节,皇帝巡游时刻,才有机会“相逢”。这段描写文字,写出了这些少女天真活泼的性格,读来历历写真,咄咄如画!

细节真实,对于词的创作是非常重要的,清代的况周颐说:“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其词必工”,“所作必佳”。(《蕙风词话》 卷一)《传言玉女》 末二句中的细节描写,就贵在真实、真切。这真实的细节来自于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设身处地的体会,因为他对这些禁锢在深宫中的少女的心态有深切的了解,“体物入微”,所以才能捕捉富有典型性的表情动作细节,用传神之笔勾画出来,给人以真切的美感。晁冲之极擅长描绘宫妃们的情态细节,他在其他词中对此也有很多出色的描写:“玉楼人暗中掷果,珠帘下笑著春衫袅娜。”“夜阑饮散,但赢得翠翘双軃, 醉归来,又重向晓窗梳裹。”可见追求“事真情真,词语工妙”确是他的词的一大特色。

(吕福田)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