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类·绝似苏辛派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近代梁启超: 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 中语。(《艺蘅馆词选》乙卷引)
【词例】
渔 家 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解析】李清照是著名的婉约词家, 词风以清丽婉转, 含蓄温藉见长。 但本词却以浩大的气势和丰富的想像显示出浪漫主义的奇情壮彩。
词一开篇就展示出一个水天相连,朦胧浩渺的境界。“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拂晓时节,船行海上,向远方望去,只见四垂的天幕已露出晨曦,云涛翻动,晓雾迷濛,一派隐约朦胧的景象,天幕上的星河仿佛欲转动,千万个高悬的船帆在浩瀚的海面上飘摆,宛如在飞舞一般。天空与海面相接,视野极为开阔,云涛与晓雾齐涌,境界格外迷濛,给人一种虚幻之感。“星河欲转”之“转”字既写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的精神,表现出东方欲晓的时间特征,又传达出作者坐在船中,船只颠簸仰望星空时的独特感受。本来是船在晃动,但给人的感觉是天空在动,星河欲转。与苏东坡《前赤壁赋》中“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所表现的感受是一致的。这两句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凡有过航海经历的人都可能见到过,因此,可以说其既有现实生活的基础,也具有一种迷濛渺茫的虚幻性,虚实相映交辉,为全词的抒情奠定了基调。
面对浩瀚无边的大海,升腾飘渺的云雾,作者“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展开了奇妙的想像。“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她神思恍惚,灵魂仿佛进入梦境一般,飞到了上帝所在的天庭。她宛如听到上帝那慈祥和蔼的声音,正在关切地问她想要到哪里去。三句词如话平常,却道出了作者心灵深处的隐衷和怨艾。而这种感情,我们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本词的写作背景方可领会得到底。
靖康之变前,李清照一直过着比较稳定而幸福的生活,金兵的铁蹄踏破了她平静而温馨的生活环境。在很短的时间里,她连续遭受国破家亡丈夫死的沉重打击,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夫人变成一个无家可归的寡妇,精神上所受的创伤不难想像。不仅如此,她的亡夫赵明诚还蒙受了“馈璧北朝”的不白之冤,而且事闻朝廷,情如雪上加霜。如不为之昭雪,不仅九泉之下的亡灵不安,就连李清照本人作为有变节行为人的遗孀也要承受种种责难,而为之辨冤的责任又落在她的肩上。这对于一位中年妇女,尤其是在封建专制制度下的中年妇女来说,该是何等沉重的压力。为此,本来性格就很刚强而又有胆识的李清照便想办法要找到高宗皇帝,直接向他陈述冤情。当时的情况是南宋君臣畏敌如虎,谈金色变,被金兵追得到处逃窜,最后在陆上无处可逃便逃到海上。为找到并见到高宗,李清照也就追到海上。她“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陆,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又之越” (《金石录后序》)。可知她曾乘船追赶航行在海上的高宗,并随从高宗的浩浩荡荡的大船队在海上航行,本词所表现的正是此时的情景与心境。了解这些情况,开篇两句所写的千帆舞就不难理解了,这正是高宗君臣的浩大船队在海面上铺天盖地行驶的真实描绘。“仿佛梦魂”以下三句的主体心境也就可以把握了。李清照是个有胆有识的女子,她对宋高宗赵构及投降派大臣们一味逃跑的怯懦行为极端不满,曾写著名的 《夏日绝句》 诗进行嘲讽。她对软弱无能的朝廷已完全失去信心,现实中的皇帝丝毫也不关心体恤人民百姓的死活,更无人来关心她这个孤苦伶仃的寡妇。她只能寄希望于天帝了。因此,她才仿佛听到天帝关切地问她为何在海上奔波,要到哪里去。天帝问话的设置具有双重作用,一是可以用上帝对她的关心来反衬现实生活中的统治者们的冷酷无情,二是引出下片的抒情,使抒情线索更加明晰。
下片开头直接回答 “天语”,语气紧密衔接,毫无停顿,在词之写法上可谓是 “跨片格”。“我报路长嗟日暮”含意颇丰。报是回答的意思。“路长”“日暮”是作者深深的人生感慨,这不仅使我们想到屈原 《离骚》 中的几句诗:“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隔千年的两位古人在上下追寻求索人生之真谛的精神方面是一致的。此处之“路长”“日暮” 的意义已经虚化为人生的一种境界。四十几岁的女词人猝遭人生重大变故后,深深地体会到了人生之艰难困苦,人生道路之漫长难熬。同时,沉重的打击又使她心灰意冷,大有日暮途穷之感,为此,我们可以体悟到一颗倍受摧残的心灵的绝望的哀号和呼喊,这四字所传达出的情感信息与 《声声慢》(寻寻觅觅) 全词的主旋律完全一致。“学诗谩有惊人句”是词人借向天帝陈情而对黑暗的现实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提出的强烈抗议。她 “自少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 《碧鸡淡志》)。在诗、词、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擅词场,曾使其丈夫赵明 诚心悦诚服。但这些才华都无济于事,作为一个女子,不但在政治上不会有什么作为,而且其文学才能也被埋没和扼杀,毫无用武之地,再有 “惊人句”也是枉然。“九万里风鹏正举”略作一转,使词意进一步虚化。海风很大,船飞行海面飘飘忽忽,她联想到 《庄子·逍遥游》 中的“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忽而感觉到自己所乘的小舟也要像大鹏那样举翅高飞,她带有乞求地呼唤着大风:“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大风啊,你猛烈地吹吧,不要歇止,把我这叶小舟吹到海中的仙境——三山中去。最后一句,表现出作者对黑暗的现实世界之深恶痛绝的心绪,在这卑鄙龌龊的世界中,她一天也不愿生活下去了,她向往和憧憬的是到 “三山” 即传说中海上之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上去过远离世俗尘嚣的清净生活。以欲赴仙境来回应上片中天帝的问话,结构缜密,文脉清晰。
本词的特点是境界开阔,想象丰富,气势豪迈,有不可一世之概。梁启超云 “此绝似苏辛派”,即说本词非常象苏辛豪放词派的作品,指的正是这种总的风格特点。这种风格的出现正是现实生活的锤炼和作者那种敢于反抗黑暗大胆追求理想境界的主体精神相碰撞的产物,诚如夏承焘先生所云:“这决不是没有真实生活感情而故作豪情之人所能写出的” (《唐宋词欣赏》)。可以说,必有豪情之人方能写出豪放之词。由苏轼开创,辛弃疾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的豪放词派在南宋曾有较强的势头,词人们借词抒发关怀国事壮志难酬之悲慨。除辛弃疾外,张元干、张孝祥、刘克庄等都有豪放词作的名篇。而李清照的这首 《渔家傲》 词既便是放在豪放词派的词苑中,也是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