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赞所持法·开示方轨》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经文】
尔时佛复告药王菩萨摩诃萨:“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①,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②。”
“药王!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药王!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干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菩萨亦复如是,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属此经——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萨而为开示。”
“药王!若有菩萨闻是法华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新发意菩萨,若声闻人闻是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增上慢者。
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为四众广说斯经。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后以不懈怠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法华经。”
“药王!我于余国,遣化人为其集听法众,亦遣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其说法,是诸化人,闻法信受,随顺③不逆。若说法者在空闲处,我时广遣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等,听其说法。我虽在异国,时时令说法者得见我身。若于此经忘失句读,我还为说,令得具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欲舍诸懈怠,应当听此经,是经难得闻,信受者亦难。
如人渴须水,穿凿于高原,犹见干燥土,知去水尚远,
渐见湿土泥,决定知近水。药王汝当知!如是诸人等,
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若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
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
若人说此经,应入如来室,着于如来衣,而坐如来座,
处众无所畏,广为分别说。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
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若说此经时,有人恶口骂,
加刀杖瓦石,念佛故应忍。我千万亿土,现净坚固身,
于无量亿劫,为众生说法。若我灭度后,能说此经者,
我遣化四众、比丘比丘尼,及清信士女,供养于法师,
引导诸众生,集之令听法。若人欲加恶,刀杖及瓦石,
则遣变化人,为之作卫护。若说法之人,独在空闲处,
寂寞无人声,读诵此经典,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
若忘失章句,为说令通利。若人具是德,或为四众说,
空处读诵经,皆得见我身。若人在空闲,我遣天龙王,
夜叉鬼神等,为作听法众。是人乐说法,分别无罣碍,
诸佛护念故,能令大众喜。若亲近法师,速得菩萨道,
随顺是师学,得见恒沙佛。”
【注释】
①大信力:即坚固广大的信心,佛教有四不坏信,即信佛、信法、信僧、信戒而信心不坏。 ② 手摩其头:即摩顶,佛用手抚摩弟子之顶。通常佛不是为了付嘱大法而抚摩弟子之顶,就是为了授记而抚摩弟子之顶。 ③ 随顺:相信他人之言教,顺从他人之意而不拂逆。随顺一语,在佛、众生、教法皆可用之。
【译文】
这时,释迦牟尼佛又告诉药王大菩萨说:“我所说的经典无量千万亿之多,无论是已说过的、现在正说的、还是未来将要说的,这其中只有《法华经》是最难信、最难解的。药王,这部经典是十方诸佛最重要、最奥秘的法藏,是不可随便向外传授的,所以,十方诸佛一齐守护此经,始终未曾向外显说。这部经典,虽然现在如来尚在,仍然招致了许多怨恨和嫉妒。我在时尚且如此,何况我灭度之后。药王,你应当知道,在如来佛灭度之后,若有人能书写、受持、阅读、记诵、供养并为他人讲说这部经,这样的人就好像佛以袈裟披覆在他的身上,而且还会受到他方现在诸佛的保护和关怀。这样的人具有很大的信心力、志愿力和各种善根之力,他们往昔广修福德,种下善根,故能坚信并志愿奉持此经。你应当知道,这些人常与佛在一起,为如来佛以手摩顶,以德加被。药王,不论在任何地方,若有人阅读、若有人记诵、若有人书写《法华经》,凡是本经典存在的地方,皆应该建起七宝塔,所建之塔应极尽高广,极尽庄严,不需要再安放舍利。为什么呢?因为此宝塔中有《法华经》,就等于有如来佛的法身,所以,人们应以各种花、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等进行供养,并恭敬、尊重和赞叹这座宝塔。如果有人看见这座塔后对塔进行礼拜供养,当知这样的人皆已接近至高无上、圆融无碍的正觉境界了。”
“药王,如果有许多在家和出家修行菩萨道的人未能见到、听闻、阅读、记诵、书写、受持、供养这部《法华经》,你应当知道,这些人并未圆满地修行菩萨道。如果能听闻到这部经典,那才能善修圆满的菩萨之道。另外有一些众生追求成佛之道,他们若能见到或听闻这部《法华经》,并随之坚信不疑、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你应当知道这些人将接近至高无上、圆融无碍的正觉境界。药王,譬如有人干渴需水,在一高原上挖井求取。当挖出来的全是干土时,他知道离水还远。他继续用功,挖凿不息,转而发现了湿土,逐渐地又看到了泥土,于是,他心里十分自信和坚定,他知道水肯定就在附近。菩萨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听闻、没有理解、没有修习这部《法华经》,那么,你应当知道,这些人离至高无上、圆融无碍的正觉境界尚远。但如果能够听闻、理解、思维、修习这部经,那么,你应当知道,这些人离至高无上的正觉境界已很近了。”
释迦牟尼佛又为药王菩萨解释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切菩萨法门及其所要证得的无上正觉都包含于这部《法华经》之中。此经揭开一切方便权巧之法门,显示万法实相无相之妙理。这部法华经藏,深奥、坚固、幽远,没有人能探测得到。现在,佛为了教化并成就所有的菩萨而为他们分别开示。药王,如果有菩萨听闻这部《法华经》后,惊奇、怀疑、畏惧,你应当知道,这些菩萨都是刚刚发心修行的菩萨。如果声闻人中有的听闻此经后,惊奇、怀疑、畏惧,你应当知道,这些人都是实来证悟,而自以为证悟的增上慢人。
药王,如果有善男信女在如来灭度之后想为四众弟子讲说这部《法华经》,应该怎样去讲说呢?这些善男信女必须住进如来室、穿上如来衣、坐到如来座,这样才可为四众广说此经。
所谓如来室,就是对一切众生均怀大慈大悲之心。所谓如来衣、就是具足柔和忍辱之心。所谓如来座,就是体悟到一切事物、一切概念、一切现象皆是非实而假有的。达到这三种条件,然后再以不懈怠之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弟子广泛宣说这部《法华经》。药王,虽然我在这个娑婆世界入了涅槃,到其他国土教化众生,可是只要有人在此世上能入如来室、穿上如来衣、坐到如来座,为众生讲解《法华经》,我就会派遣我所变化的人为他召集听法之众,也会派遣我所变化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去听他说法。我所变化的这些人听闻他说法之后,便会坚信不疑,受持不息,随顺不逆。假使那位说《法华经》的人在偏僻空闲之处,我就会派遣天众、龙众、鬼神、乾闼婆、阿修罗等来听他说法。我虽然在其他佛国之中,但我会时时刻刻令说《法华经》的人见到我的化身。如果说法者忘记了《法华经》中的某句经文,我会去告诉他,让他能记起所忘的经文,以便完完整整,一句不差地为大众讲说此经。”
这时,释迦牟尼佛欲重宣其义,便诵偈道:
“若有人想要克服懈怠,就应当听此部《法华经》。这部《法华经》是很难听到的,也是难信难解、受持的。好比有人干渴需水,在一高原上挖井。当挖出的土依然十分干燥时,他知道离水尚远。当他继续挖凿,渐渐看到湿土甚至泥土时,他坚信水很近了。药王,你应当知道,那些不听闻《法华经》的人,离佛智是非常遥远的。如果能听闻到这部义理深邃的大乘经典,就会真正明白,声闻乘的法只是如来佛的权巧方便法门,而《妙法莲华经》才是所有经典中的经王。若能在听闻该经之后,聚精会神地思考经中的微妙义趣,当知此类人已接近于佛的智慧了。如果有人在我灭度之后,要为大众解说这部《法华经》,他就应该进入如来之室、穿上如来之衣、坐到如来之座,然后在大众之中严整威仪,无有怖畏,广泛宣说这部经典。室即大慈大悲之心,衣即柔和忍辱,座即一切本性空寂,具足这三个条件,即可宣讲此部《法华经》。若在讲解此经时,有人恶言辱骂,甚至用刀杖瓦石等来打他,他应该心念于佛,忍受这些污辱。
当我灭度之后,我将在千万亿的国土中现清净、坚固之身,在无量亿劫中,为众生说法。若有人能在我灭度之后讲说《法华经》,我就会派遣我所变化的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以及在家修行的清净士和清净女,让他们去供养这位法师,并引导所有众生,集合一起,听这位法师说法。如果有人用刀杖瓦石等来伤害他,我就会派遣一些化人来卫护这位法师。如果说法的法师独自一人在偏僻空旷之处,这里非常清净,荒凉寂寞,听不见任何的声音,这位法师在此阅读或背诵《法华经》,我将于此时,为这位法师现化出清净光明的佛身。如果他忘记了《法华经》中的某些句子,我便会以神通之力默默告诉他,使他能记忆起来。如果有人具备这种功德,为四众弟子宣说《法华经》,或者在空旷寂静的地方读诵经文,我都会让他们得见我的清净化身。假使有人在荒野深山里讲解这部《法华经》,我就会派遣诸天神、龙神、夜叉、鬼神等来作他的听众。此人喜欢讲说《法华经》,而且能把此经的妙理解释得圆融无碍,光光相照,孔孔相通,无有任何矛盾之处。由于这位法师时时受到诸佛的保护和关怀,所以,他为大众说法,肯定会让大众满意欢喜的。如果能跟随这位法师修学,将来即可得见如恒河沙数之多的如来佛。”
【鉴赏】
上节赞美了能够受持经典的人,无论是禀受法华的弟子还是传授妙义的法师,都藉此经的殊胜而得到极大的功德。紧接着佛陀赞美他们所持的法,即《法华经》。
本节有长文和重颂,长文包括“叹经法”和“示方轨”两部分。首先是赞叹经法,有五种不同的方式来赞美经法,分别是约法叹、约人叹、约处叹、约因叹和约果叹。示方轨则是开示说此经典的仪轨和方式,并说明了说此经将会得到的五种利益。
赞美所持经法时的五种方式分别如下:第一,约法叹,约就是用、通过某某方式的意思,直接赞美此经,说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密是隐密,四十多年隐而不说,要是指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的法中最精要的一部,藏是指此经能够总摄其他一切法门、经典在内,所以珍贵希有,不可以随便给别人传授;第二,约人叹,通过说受持此经的人所得到的利益来赞美此经,受持此经的人佛会异常爱护,甚至与佛同宿,这里是指与诸佛一样安住于毕竟空的境界,住在诸法实相中;第三,约处叹,有此经的处所便能够得到无量功德,只要有《法华经》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无比尊贵的,可见此经的殊胜;第四,约因叹,因是指菩萨道的因,众所周知成就佛果必须经过行菩萨道,而行菩萨道《法华经》必不可少,足以见此经的地位;第五,约果叹,果是指无上菩提,只要听闻受持《法华经》的人,就保证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远了,接近佛果了,可见此经的力量在菩提道上有极大的作用。以上五点都是来说明经法的珍贵。
接着佛陀介绍了说此经的仪轨,就是说明怎么样才能说此经?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总的来说有三个条件,即“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如来室是大悲心,是动机和发心,室可以让人安住身心,也可以抵挡蛇虫风雨,也就是说有了大悲心的基础,法师就可以安住身心,以对众生的怜悯之心来抵制住外面的种种名闻利养的诱惑,一心一意为众生服务;如来衣是指忍辱心,衣服可以庄严自己,也可以保暖驱寒,有了忍辱心,就可以坚定自己的道心,增长自己的定力,同时能够从容面对冷言冷语;如来座是一切法空的实相,是第一义谛的境界。前两者是从事相上来说,后面一个是从理上来说的。如果有人宣说此经,会有五种利益,分别是佛在他国遣化人为其集听法众、遣化四众弟子前来听经、遣八部天龙前来听经,还有得见佛身和忆持经典。
到这里,开佛知见的内容结束,佛陀用略开三显一来动摇声闻弟子们的执著使他们生起疑惑,反思以前的错误知见,有通过三周说法的广开三显一,开示弟子们断疑生信,对一佛乘的妙法生起信心,为三根弟子授记后佛陀赞美了持经的人和所持的法。接下来是示佛知见的经文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