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第十一·见宝塔品》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第十一·见宝塔品》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概说】

“见”,应该是“现”的通假字,是涌现、出现的意思。“宝塔”,“宝”是指庄严塔的各种宝物,也是对多宝如来佛塔的尊称;“塔”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屠等,都是梵语窣堵波的讹略之称,译作聚、高显、坟、灵庙等。一种形高而尖的建筑物,由五级到十几级不等,藏佛遗骨的叫做“塔”。

印度的窣堵波是由台基、覆钵、宝匣、相轮四部分组成的实心建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窣堵波与中土的重楼结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并与临近区域的建筑体系相互交流融合,逐步形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其间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所使用的材质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

中国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后来塔身逐渐变为多层造型,于公元三至四世纪,即有三层塔身出现,其后更有五层、七层、九层、十三层、十五层、十七层,乃至三十七层等重层结构。塔有显密二教之别,显教认为塔是高德之标帜,即所谓墓标,所以仅限于佛乃至有德之比丘才可以为之建造。密教则以为大日如来之三昧耶形,五轮塔是佛体而非墓标,所以允许作为结缘追福的建筑,建于一般僧俗之墓处,俗曰石塔、塔婆、窣堵波者。

释迦牟尼三周说法已经完成,而且在前一品中赞美了能受持此经的人和所受持的经法。这时法华会场出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已经入灭的多宝如来随着他的宝塔从地下涌出,称扬善哉,为《法华经》的真实功德做证明。

既然佛陀开三显一使弟子们都已经对一佛乘的难信之法生起了信解,所以开佛知见惑障已经除去,示佛知见紧接着继续。示是显示,通过开佛知见所以知见体显,众生本具的无漏智慧和无量功德、法界万德显示分明,好像宝藏里的无量珍宝了了分明,都清晰可见一样。“示”可以配于十行位,此阶位惑障既除,知见之体也自彰显,而“体”圆备万德,所以凡是法界众德,无不显示分明。在四智中则配于道种智,此智慧能了知十法界中,诸道种别,并了知解惑之相,都是佛知见所显示的。示门则配于有门,有门所诠的“一有一切有”,就是在显示佛知见。运用观心理论,是观境不可思议,能于空、假、中一心中,宛然分别而不滥,故名为“示”。示佛知见等于佛陀把自己的宝藏展现出来让大家亲眼目睹,以证明先前开佛知见时所说的种种希有难得是真实不虚的,而且,大众也由此而悟入佛的知见。示佛知见相对来说章目较少,只包括《见宝塔品》和《提婆达多品》两品。而这两品无论在《法华经》中的地位还是在佛教信仰中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此经中,示佛知见是开佛知见的证实,也是前所未有的新论调,如提婆达多昔为佛陀之师和可以成佛、八岁龙女即刻成佛等,在佛教信仰中龙女的故事被民众广为流传,而且演变出种种传说和身份,在佛教理论方面龙女成佛也是匪夷所思的观点。

示佛知见有两部分,“宝塔出现,显示实相”和“难易得果,证法平等”,分别是第十一品和第十二品。本品有长文和重颂两部分,长文分三段,以前两段“明宝塔涌出”和“明分身远集”为主要内容,第三段“明释迦唱募”寥寥数句,倡导大众发心弘扬法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