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原文翻译|感想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原文】

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

【译注】

弋取:获取。

我心存济世之念,绝对不卖不合格的劣质品来赚取丰厚的利润。

辑自胡庆馀堂“戒欺匾”。

【感悟】

徽商一贯“以义为利”,以“汲汲济人利物为心”。每当国家和百姓遭遇大灾之时,他们总是当仁不让,站在捐赈救灾的前面,竭己所有,尽己所能,积极拯民于水火,表现出一代儒商的社会担当精神以及奉献社会、关爱民生的高尚情怀。徽商这类“义举”,史料记载无数。他们竭诚捐赈,不发国难财,不赚黑心钱,为国尽忠,为民解难,为中国的社会慈善事业作出过很大的贡献。

【故事链接】

明代歙县程得鲁,经商讲求诚信,善于经营,“善贾,必轨于正经。诸贾人阑出(妄出之意,表示未得许可而擅自出售)水乡盐,射重利,得鲁独不可”,当其他盐商都在纷纷以劣充好牟取暴利时,唯独他不同流合污。据《太函集》卷48《明故处士程德鲁墓志铭》记载,程得鲁虽然经商,但是他的道德品行都严格遵照儒家的规范和要求。他曾经说:“父亲以身作则告诫做子孙的要俭朴,我程得鲁虽然不够贤良,但是也希望能够学习我父亲那种俭朴的生活风范。”

【延伸阅读】

胡庆馀堂位于西子湖畔、吴山脚下,是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为“济世于民”开始筹建的药号,并于光绪四年(1878年)在大井巷店屋落成并正式营业的药堂。创业伊始,胡雪岩即在营业大厅门楣上镌刻上“是乃仁术”4个大字。大厅内高悬“真不二价”金字匾额,最能使胡庆馀人铭记在心的是,至今仍挂在店堂内侧高3米、宽0.9米的“戒欺匾”,上面写道:“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这些都寄托着胡庆馀人的职业道德和对商品质量的执着追求。

胡庆馀堂药店以宋代皇家的药典为本,选用历朝历代的验方以研制成药著称于世,一直到今天仍为中外人士所喜用,它和北京的同仁堂并称为中国南北两家著名国药老店。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馀堂。”一直以来,胡庆馀堂享有“江南药王”的美称。在中国虽然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中药号,但最有名的、被大家公认的只有“两家半”——北京的同仁堂算一家,杭州的胡庆馀堂算一家,广东的陈李济算半家。而同仁堂与陈李济的古建筑包括作坊已被全部拆掉,换成新造的房子,没有传统特色,只有胡庆馀堂则保留了下来。古朴中隐现着几分神秘,优雅里蕴藏有文化积淀。在悠久的历史中,胡庆馀堂沉淀的丰富独特的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之精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