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闻贾由积纤而巨者,未闻委约趋侈而不反丧故有也。
【译注】
积:积累。纤:一寸或一两的千万分之一。巨:多,数量大。委约:疲病穷困。故有:通“固有”。
只听说过商人经商从小本起家,逐渐发展成为富商巨贾,没有听说过穷困的人追求奢侈享受却能够不花光所有家产的。
婺源李大鸿,资产达“上贾”,他有感于扬州的奢侈,教育其管理人员所说的话。
辑自婺源《三田李氏统宗谱·恩授王府审理正碧泉李公行状》。
【感悟】
一个商帮的兴起,是从节俭开始的,而这个商帮能否持续发展下去,关键在于它能否坚持创业时的节俭精神,并将这一精神代代相传下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勤俭是最古老的训诫,“克勤于帮,克俭于家”、“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不勤不得,不俭不丰”已成为创业者的座右铭。《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中说:“俭,德之共也。”将节俭视为最高的美德。隋朝王通在其《文中子·关朗》一文说“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亡也”,更将其列为成功之道。勤而且俭才能裕财致赢,否则,用之无节,犹如漏后不堵,必致财源流失。勤与俭,两者不可偏废,共同体现出徽商持家致富的经历。
【故事链接】
婺源徽商李祖记,早年业儒,因生活贫困,弃儒就商,从事贩木。凡竹头木屑均舍不得丢弃,收集起来,各当其用,逐渐发家致富。富裕后,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勤俭节约,其劲头丝毫不减当年贫困时,每天粗茶淡饭,一件布衣穿了十多年也舍不得添置新衣。所住居室既简陋又狭小,也舍不得新建房屋,资金全部投入商业营运。
【延伸阅读】
据记载,徽商治家多节俭,而喜欢积蓄财富。家产不丰者,每日仅吃两顿;富家吃三顿,但也只是薄粥,客人来了不请吃饭;家中也不备车马;妇女尤以节俭闻名,家虽富,但吃饭数月不见鱼肉,每天晚上纺纱织布,织机之声邻里相闻。富商子弟赴京赶考,身穿粗布短衫,赤脚穿草鞋走路,自携一伞,节省车马之费,初看以为农家贫寒之士,细细问来方知皆有千万金家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