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一《诗游长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秋前夕,我到山西长治作了一次短游,心中秋雁般不断飞来的居然是古人的诸般诗句。这也难怪,秦朝时长治叫上党郡,孔武仲诗云:“青天连上党,秋雁回汾并。”说明上党多么遥远,古人出行又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与友人分别后不知今生是否还能相见,于是中国古代的送别诗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诗歌门类。

到了唐朝,长治被改名为潞州。开元十六年,唐玄宗在此设置大都督府,并且安排党争失败的宠臣崔日知担任潞州长史,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首大加勉励的送别诗《赐崔日知往潞州》:“潞国开新府,壶关宠旧林……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唐玄宗此时正值壮年,宽厚仁爱,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未泯,他确实希望这位曾经为国平定叛乱但缺点不少的重臣,能够在潞州移风易俗,保境安民,或者至少能够保住自己的晚年吧。果然,崔日知在潞州长史任上以年迈致仕还乡,老死床箦,算是得其善终。

谈诗抵不了饿,还是先吃东西为宜,错过了本地的名食名点,不论长行短游,都会有一半遗憾。我将热得烫手的驴油酥火烧一揭两开,特别叮嘱厨师切一盘半肥半瘦的腊驴肉,满满夹在火烧里。肥驴肉遇热融化,顺着我的手腕往下流,大咬一口,酥香腴润,真是妙不可言。然而,我一壶黍米酿造的晋北黄酒还没喝完,便想起了两位英雄人物,秦琼和单雄信,而单雄信的二贤庄距离长治市区并不远。

白居易有诗云:“乌孙公主归秦地,白马将军入潞州。”然而,在传奇故事《说唐》中,秦琼的坐骑却不是白马,而是黄骠马,他被困潞州时也不是将军,而是山东历城县的捕快班头,来潞州公干而已。我走在灯若繁星的长治街头,腹内涌动晋北黄酒,头上是本地著名的“三合面”落胃后蒸腾而出的热汗,口中不自觉便唱出《秦琼卖马》中的两句西皮散板:“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两泪如麻。”我这个年纪的老人,年少时多半喜欢评书,《说唐》中的故事熟极而流。“山西潞州天堂县八里二贤庄”这个地名,因为秦琼、单雄信二人的朋友之义,几乎是刻在脑子里。若说文艺的作用,当初不论是戏曲,还是评书,讲的主要是忠孝节义,对平民百姓的教化之功,作用于无形,这大约也就是唐玄宗寄望于崔日知在潞州移风易俗的“琴扇之喻”吧。

游长治主要应该去八路军总部看看。武乡县的王家裕村建有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纪念馆,是三所相连的农家院。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之后,迅速调动部队东渡黄河,深入华北地区开展抗日军事行动。此期间八路军总司令部展转于山西境内,居住时间最长的便是武乡县的王家裕村和砖壁村。因为山西地处黄河以东,自古被称为“河东”,这个名词的修辞意味主要集中于两点:遥远与战争。而长治乃太行山与太岳山的环抱盆地,历来兵家必争,八路军从此地进击华北,称得上是扼住了战略咽喉窍要。借用孟匡明诗云,八路军此番出兵称得上是:“关山横代北,旌节壮河东……饮冰君命速,挥涕饯筵空。”1940年8月开始,八路军总部在此地指挥了历时半年之久的“百团大战”,沿“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展开破袭战,打破日军封锁,牵制日军主力,缓解日军对重庆大后方的军事压力和舆论压力,将国际和国内主和派的种种借口消灭于八路军艰苦卓绝的战斗之中。

我在武乡县吃的是擦蝌蚪、干饼和山药蛋。此餐特地选用杂粮,一是为了纪念八路军战士“小米加步枪”的战斗精神,二是追忆抗战期间山西发生的那场大灾荒。从1942年冬季开始,华北大旱,正所谓“旱生蝗虫涝生鱼”,转过年来山西各地便开始大闹蝗灾。长治各县的旱灾和蝗灾一直持续到1944年, 蝗虫聚积田陇间,厚达三四寸,庄稼年年绝收,农民逃无可逃,避无可避,树皮草根食尽,每个县的饿殍皆近千人。

据本人考证,这场大旱灾的规模之大,对国家民族的影响之深,比光绪元年至四年的“丁戊奇荒”尤有过之。朱继芳诗云:“客户耕田主户收,螟蝗水旱百般忧。及秋幸有黄云割,债主相煎得自由?”晋东南地区,不论是自耕农还是佃农,在这一时期都已绝望,就算是乡间的地主也同样处境不妙,加上河南灾民大量涌入,情况危急万分。长治周边的太行与太岳两个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早在1939年便根据中央指示,开始了“减租减息运动”,大力减少农民负担,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的抗日和生产积极性。1942年太行和太岳两个根据地向陕甘宁边区学习,“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开展大生产运动。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发表文章,号召建设好“革命家务”。听过歌曲《春耕歌》么?王东林作词,林光谱曲,那个时候唱遍晋东南大地,是开展劳动竞赛,给根据地军民鼓劲的绝好文艺作品。

1943年7月,太行山终于下雨了,边区政府提出:“迅速动员群众起来,没有种上的,赶快抢种晚种食粮如荞麦、稷子等,以求能多收一颗粮食算一颗粮食,多收一斤菜算一斤菜,以便度过灾荒。”整个晋冀鲁豫边区终于没有被这场大灾荒压倒,特别是晋东南地区,不但生产自救取得成功,还吸收消化了几十万外来灾民。有土地有民众,有毅力有方法,有志气有理想,这应该是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军的根本策略吧!我们的国家和民众曾经遭受如此暴烈的内外双重困境,都能挺过来,并最终嬴得胜利,如今真的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二月里来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年老的年少的在后方,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这是冼星海《生产大合唱》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曲。我哼着这个曲调,前往太行山大峡谷地质公园。

长治每个县都有绝妙的地理和人文景观,而壶关县八泉峡的山景,则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北派山水画的写生地。毕竟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之一荆浩出生于晋东南,而且长年隐居于太行山中。凡是观赏过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匡庐图》的朋友都会感觉到,面对此画,太行山的高远之气油然而生。如果读者朋友有机会到天津博物馆走一走,建议您去看看镇馆之宝《雪景寒林图》,这是荆浩的后辈,名气更大的画家范宽的名作,届时您不妨退到十米开外,全观这幅长宽两三米的巨画。凡是对长治的太行山景略有观感的朋友,遇到这幅画时一望便知,范宽所画山石林木,气象神韵之独特,非太行山莫属。

“山雄云气深,树老风霜劲;下有考槃人,超摇得真性。”(朱熹《题画卷•范宽》)汽车已经驶入盘山道,离八泉峡越来越近。八泉峡内隐藏着一架能在空中转弯的悬空索道,可以让游客凌空观赏太行山的壮美,沾染些雄浑之气。闲言许少叙,五代、北宋画家的大胸襟,大气象,我看你们来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