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磊英《沂蒙精神的高地》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早在学生时代,就曾拜读过李存葆的反映军队生活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正是从这本小说当中,让我知道了沂蒙山区,从此,它一如一个神秘的灯塔一样召唤着我的向往。我终于在一场有关红色之旅的寻访之中,如愿以偿地走进了沂蒙山区,拜谒了沂蒙精神的高地。

1、泪洒临沂华东烈士陵园

不知道是上苍的有意安排,还是机缘巧合,我们瞻仰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那天,天空阴郁而低沉。

烈士陵园内绿树成荫,碧水环绕,鸟语花香。让人难以想象,在那安静优雅的环境里,有无数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英勇就义的将士们的忠魂就在那里栖息,他们血写的沂蒙精神在那里永放光芒,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去学习,去传承。

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堂是临沂华东烈士陵园的主体建筑,其他建筑均布列在南北大门的中轴线的两侧。塔、堂、馆、墓、石像、雕像等景观与文字说明都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根据地军民英勇抗击日寇的宏伟历程和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上的鲁南、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战役的史实。

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陵园中心,为五角灯塔式建筑,塔身正面,镶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刘少奇、朱德、刘伯承、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为纪念塔增添了肃穆与庄严。整个纪念塔看起来气势恢宏,蔚为壮观,一如烈士们的革命精神耸入云天。

革命烈士纪念塔东南方,于苍松翠柏掩映中,有一个水泥夯成的五角形的的墓体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若不是墓碑上写有的“栗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几个醒目的大字,让人难以想象当年的那个横刀匹马、所向披靡的曾指挥过高邮战役、陇海线俆(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著名战役的开国首席大将就在此安息。黄土掩埋了将军的骨灰,可他的精神却永世留存。

一尊外国人的大型汉白玉雕像巍然屹立在临沂革命烈士陵园内,格外引人注目,他两臂交互放置胸前,一手拿钢笔,一手持采访本,神态安详,深邃的目光凝视着前方,一副国际主义新闻战士的形象傲然屹立,他就是在抗日战争中血染沂蒙的德国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希伯。静静地凝视着那尊雕像,让我顿然想起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的文章。汉斯·希伯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的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以自己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仰望着他俊朗的雕像与六面体墓,我惊异的同时,更多的是深深的敬佩与感动。

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烈士纪念塔北100米处,为传统的宫殿式建筑,飞檐斗拱,琉璃甬瓦,看起来一如殿堂楼阁般高大雄伟,气势恢宏。正面廊檐下悬着一个题有“革命烈士纪念堂”的巨匾,堂四周环以回廊,正面并立14根明柱。堂内以钢筋水泥和栋梁,穹窿顶棚饰以彩塑。堂内迎门为一石碑,上镌周恩来题词“人民革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碑面为任弼时题词“你们的功绩永垂不朽”。碑前两侧,陈列着王麓水、赵铺、刘炎、张元寿4位烈士的半身石质浮雕像。堂内东西两面正中陈列着两块巨大的联碑,直通堂顶。

目光掠过纪念堂门口向里张望,纪念堂内看起来是那么的空旷辽阔;当我凝望纪念碑上那密密麻麻镌刻着的62576位烈士的英名时,我蓦然感觉这偌大的纪念堂却是那么的拥挤不堪。在单纯的阿拉伯数字中,62576,或许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数字。但是,当它与人、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不再单单只是一个数字,它是62576条生命,是62576个曾经鲜活的人。这62576人中的每一个名字都曾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这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完整的人生故事,这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曾有一帮爱他(她)的亲人朋友,这每一个名字都让亲人们领略了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之痛……然而,62576,这个数字仅是有名字的英雄的数目。在当时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可想而知,是不乏无名英雄的。他们为了中国人们的解放事业,不惜献出了自己最最宝贵的生命,最终却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纪念碑后面的空白就是用来对他们以示纪念的最好留白。当初,正是这些英烈们心怀憧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取了我们今日的和平与宁静。试想:如果能让这些英烈们能以当时牺牲时的年龄在如今复活过来,再把他们集合在一起,那该是一支多么强大的队伍,又该是一个多么壮观的场面!如果将他们牺牲时的鲜血汇集在一起,那将会染红多少黎明时分的曙光,又将会染红多少面旗子?我就这么一任思绪纵横驰骋,泪水却禁不住奔涌出来……

透过矇眬的泪光,我在石碑上的名字中努力地搜寻着。我多么希望能在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当中搜寻到我曾祖父的名字。明明知道,我的曾祖父与这些英烈们不是同一个年代的人,明明知道临沂不是我曾祖父的葬身之地,明明知道自己的搜寻不过只不过是一场徒劳,可我还是努力地搜寻着,搜寻着……

我听着老祖父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说着他未曾谋面的父亲——我的曾祖父的故事长大,那个与我有着间接血缘、并与我隔着时空的陌生人,一直带着神秘的色彩扑朔迷離般地朦胧在我们家几代人的记忆里。他19岁参军离家之后就一去不复返了,他所在的部队来信说他葬身在“江西省顺花门外左边”。这个被老祖父念叨了一生的地址一如生了根一样,牢牢地扎在我们家几代人的心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曾祖父与那个地名都成了我们家永远都解不开的谜,可我们始终未能寻访到先人的踪迹……

我一边轻轻地行走在纪念堂内,将脚步放得慢之又慢;一边努力地仰起头,一来是仰视些烈士的英名,二来是抑制着眼眶里打转儿的泪珠儿的滑落,我怕我的脚步声和泪滴滴落的碎裂声惊扰了烈士们的长眠。

2、沂蒙红嫂,书写女性不朽的光辉

(一)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每当这高亢动人的《沂蒙山小调》响起时,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沂蒙山,联想到沂蒙精神,联想到沂蒙红嫂。

在沂蒙革命纪念馆里,望着那些图文并茂的图片资料与声色俱全的影音资料,随着讲解员娓娓动听的讲解,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走到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曾涌现出了一大批英模人物与先进集体,沂蒙红嫂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正是那个伟大的母性群体——沂蒙红嫂,在战争年代里,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

无论是图片资料,还是影音资料,沂蒙红嫂都带着淳朴的乡土气息的熟悉与亲切,她们都是地地道道的沂蒙山区妇女,就像我的邻家姐妹、姑嫂与婶婶、大娘一样亲切。正是这淳朴而平凡的老区女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在中国历史的史册上写下了一部催人泪下又荡气回肠的史书宝典,带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弹奏出撼人心魄的生命强音,令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学习,去弘扬,去传承。

(二)

被誉为“沂蒙红嫂第一人”、“双百英模人物”的“红嫂原型”明德英撩开衣襟用乳汁救伤员的图片与一系列她勇救伤员的故事史料,诠释着沂蒙女性的平凡与伟大,令我们为之深深感动。

明德英是沂南县岸堤镇岸堤村人,在1岁的时候由于生病成了哑巴,后来嫁给马牧池乡横河村的李开田,夫妻二人在村里以看林为生。

随着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解,我们仿佛看到了明德英当时用乳汁抢救伤员情景:那是1941年11月4日,穷凶极恶的日军集结大量兵力突然包围了驻扎在马牧池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一位八路军战士在掩护首长和机关撤退中,右肩左臂先后中弹,他强忍着剧烈的疼痛与敌人周旋至李家林时,被正在门口抱着孩子晒太阳的明德英看到,她急忙把他拽进屋里,按到在床上,用被子蒙上。很快,两个日本兵就追了过来。那两个日本兵见她是个哑巴,就比划着问她那个八路跑到哪里去了?她毫不犹豫地朝西指了指,小鬼子信以为真,就径直向西追了过去。敌人走后,明德英急忙把受伤的战士背到一个空坟子里藏起来,这时候,她才看清受伤的战士因流血过多而昏了过去。他干裂的嘴唇不时地微微颤动,像是想要喝水的样子,生命垂危。明德英见状,不禁大惊失色,她毫不犹豫地撩开衣襟,把乳汁滴进受伤战士干涸的嘴里。那世间最珍贵、最甘甜、最圣洁的乳汁,融着深情厚谊一滴一滴地滴进伤员的嘴里,滋润了他干涸的喉咙,让他慢慢走出了死亡线。当缓缓睁开了双眼看到那一切时,未来得及说话,就已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之后,明德英又与家人一起倾其所有收养了伤员半个月,使其健康归队。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只是千千万万沂蒙红嫂中的一个杰出代表,是她用圣洁的乳汁挽救了战士的生命,用血乳交融的浓浓深情弹奏出了生命的最强音……

1961年,著名作家刘知侠以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情节为背景,创作了一部短篇小说《红嫂》。之后又被改成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红嫂”从此走向了舞台。毛泽东主席及一些老一辈革命家看后,都曾感动得多次落泪。沂蒙红嫂乳汁救伤员的故事就传遍了全国,明德英也被誉为“沂蒙红嫂第一人”。

迟浩田将军在孟良崮战役中身受重伤,被当地的一位红嫂用乳汁救活,他曾9次来到沂蒙山区,寻找当年用乳汁救他的大嫂,前几次都毫无结果,当他第9次再到那里寻找的时候,当地的一位大娘拉着他的手说道:“大兄弟,像你所说的这样的事情,抗战时期,在我们沂蒙山区到处都是,像俺们这把年纪的人谁都做过,你还寻个啥啊!”从此以后,他就不再刻意寻找,而把沂蒙山区当成了他的再生地,每年都来看望老区的人民。

(三)

让我们看看被誉为“沂蒙母亲”的另一位沂蒙红嫂王换于的故事吧。

王换于是沂南县马牧池人。她的家被称为“第一堡垒户”,罗荣桓、徐向前、黎玉、朱瑞、郭洪涛等领导人都曾在她家里住过。

当时随军来到沂蒙山区的许多孩子,由于战争年代的环境险恶,小孩子得不到照顾,徐向前就委托王换于办起了托儿所,一共收养了41位抗日战将的子女,这些孩子中最大的只有七八岁,最小的生下来才3天。为了照顾好这些孩子,王换于的4个亲生骨肉却因为营养不足而先后夭折。可她却对儿媳妇说:“烈士的孩子饿死了就断根了,咱的孩子饿死了你还能生育,让烈士的孩子吃奶,让咱们的孩子吃粗的吧!”

在王换于的家里曾经生活过一对革命夫妻——当时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和他的爱人陈若克。陈若克祖籍广东,出生于上海。她从小在苦水里泡大,11岁就做了童工。她来到沂蒙山区后,就住在王换于的家里,拜王换于为干娘。王换于以母亲的身份为朱瑞和陈若克举办了婚礼。

陈若克曾拉着王换于的手,动情地说,“娘,等把鬼子打完,过上好日子时,俺要好好孝敬您!让您住最好的房子,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东西。”谁曾想到,她还未来得及兑现她的诺言,未来得及感恩,未来得及尽孝,在1941年冬天的日寇大扫荡中,已经怀身孕8个多月的她依然决定跟随部队转移,可后来卻不幸落入了敌人的手里。面对凶残的敌人,她就像刘胡兰、江姐那样勇敢坚强、视死如归,最终被敌人残酷杀害。连尸体都被敌人残忍地剁成数块。几经周转,陈若克连同她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的遗体被运送了回来。那时,她才22岁。

王换于强忍悲痛,卖了自己的3亩半地为陈若克和她的孩子做了棺材,娘俩的遗体一起被隐蔽地埋葬在村东王换于家的地里。

抗战期间,王换于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救护《大众日报》社干部白铁华的事迹广为流传。当白铁华被抬到她家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王换于听说獾油拌头发灰能救治他的份。于是,寒冬腊月天,她就挨家挨户地寻找獾。把找到的獾熬成油,再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烧成灰搅拌在一起,敷在白铁华的身上。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白铁华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康复归队了。

白铁华归队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竟然和王换于失去了联系。老人家十分挂念他,逢人就打听他的消息。从1941年到1983年,在历经了42年之后,当白铁华辗转得到王换于老人一直在寻找他的消息后,就带着夫人专程从广州来到沂南去看望了王换于。一进王换于的家门,白铁华就跪在她的面前磕头,并歉疚地说:“娘,孩儿对不住您……”王换于一眼就认出了白铁华。当时,她心里又气又恨,又爱又痛,走向前扶起白铁华,并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老妈已是95岁的人了,念着你的一颗心悬了42年哪!”

在日寇对沂蒙山发起大扫荡的紧急关头,山东省参议会副参议长马保三同志把一本《山东省联合会会刊》交给王换于,并郑重其事地对她说:“现在把这本书交给你保藏,这要比掩护一个战士或干部要重要得多。您要千方百计把这本书保存好,等战争胜利了我们再来取。”

《山东省联合会会刊》上刊登了山东省的行政机关和群众团体所有领导成员的名单,是唯一的一份绝密文件。如若落入敌人之手,山东省政府机构人员就会被一网打尽,后果不堪设想。王换于从此便把那本书视为生命里最最珍贵的东西,想方设法地保存着,珍藏着。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又发起了内战,为了能给那本书找个安全之地,王换于不得不将它频繁转移,有时甚至还要把它带在身上。甚至把那本书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她想即使自己牺牲了,也要保全那本书,不能落到敌人之手。

王换于历尽艰险,终于保护好了那本书,但她始终没有等来取书的人。

1978年,王换于在她90岁高龄的时候,把那本书完好无损地交给了沂南县有关部门。那时,那本书已在她手里完好地保存了38年。正是那本书,填补了山东省第一次各界代表联合会档案资料的空白。

(四)

图片中,妇女们抬着的门板拽着我的思绪飞旋,那看似粗糙老旧的门板就像记忆中我家祖屋的房门。那熟悉的门板,穿过时光的隧道,与一位14岁就当选为妇救会长、当过识字班班长、参军干过军工厂、当过军队医院护理员、又担任过妇女干部的被誉为“沂蒙大姐”的另一位沂蒙红嫂李桂芳以及她带领的32名沂蒙红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它与她们在中国的史册上写下了用身体架起火线桥的神话。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役打响,李桂芳突然接到联络员的命令:“天黑之前,部队要从这个地方经过,为了节约时间,让你们在5个小时之内架起一座桥。”这个命令,可难住了李桂芳——一二十米宽的河面,齐腰深的河水,当时,既没什么建筑材料,又有没有足够的时间,男人们又都上了前线,当地只有一些小脚妇女,要在5小时之内架起一座桥岂不是天方夜谭?她虽然不是军人,可服从组织的命令亦是她的天职。她与妇女们经过反反复复的商议与策划,终于想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计划——用门板当桥板,用人做桥墩,架一座火线桥。随后大家便分头准备,并进行了事先演练实验。大约在晚上9点的时候,华东野战军的一支队伍朝着河边走来。李桂芳转身对妇女们喊道:“架桥!”话音未落,妇女们就按照预先准备好的顺序抬起门板朝冰冷的河水走去。刹那间,一座人桥就神速而奇迹般地出现在战士们的面前。看到突然而现的人桥,战士们惊讶得目瞪口呆,他们知道那座桥是站在冰冷的河水里的小脚姐妹们用身体撑起来的,战士们都不忍心走过。李桂芳就站在冰冷的河水里大声喊道:“同志们,时间就是胜利,快过桥!”部队首长见状,虽然心里有一万个不忍,可他还是眼含热泪朝身后的战士们大声命令:“前边是妇女们用身体为我们架起的桥,一定要轻踩,慢走,走中间!”战士们犹豫片刻,终于眼含泪水走上了那座人桥。夜色中,虽然大家相互看不清彼此的容颜,可战士们心里都明白,桥下是自己的姐妹,自己是踏着亲人们的肩膀走向了战场。当时,虽然经过的是一支部队,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说话。那场面是静静的,仿若空气都停止了流动,只有战士们的呼吸声和着流水声音在弹奏时光的琴弦,为那些站在河水里的红嫂们谱一曲惊天动地的赞歌。战士们默默地、轻轻地、匆匆地从桥上走过……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整整一个多小时;一名战士,两名战士,三名战士……整整一支部队。当战士们的脚步声消失在前方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的时候,那32名架桥的妇女们却被河水冻得周身麻木,牙齿不住地打着颤,累得瘫到在河滩上……在这些妇女当中,有的当时身怀有孕,有的因此而落下了终生残疾,有的因此而终生不能生育……正是这些沂蒙山区的红嫂们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扛起了革命之路,筑起了革命战争胜利的铜墙铁壁。

(五)

《沂蒙六姐妹》中的一位主人翁的原型就是沂蒙红嫂李凤兰。当年,她的丈夫在与她定亲后就参了军。为了照顾公婆,她是根据当地的风俗,在丈夫不在家的情况下,由嫂子抱着一只大公鸡与她拜堂成亲的。之后,她在家里苦苦地等着丈夫。可是,12年的漫长等待,却始终没有等来她的丈夫,等来的只是她丈夫的一张烈士证。她一生都未曾改嫁,在凄苦孤独中度过了余生。

在1944年部队急需补充兵员时,梁怀秀第一个站出来喊:“谁第一个报名参军,我就嫁给他!”后来,她就恪守了诺言,嫁给了第一个参军的人,在那个年代,一个姑娘为了革命的胜利,依然把自己的婚姻幸福交给了党,交给了革命。

在战争年代,沂蒙红搜的事迹举不胜举。一幕幕母送子、妻送郎、妹妹送哥上战场的画面再现了当时拥军支前的场景,撼人心魄,催人泪下。参观中,我不时为那一位又一位的沂蒙红嫂的精神所感动,所震撼,是她们以“最后一把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的伟大情怀,用诚挚纯洁的心靈、勇敢聪慧的胆识、勤劳灵巧的双手,甚至是鲜血与生命,昭示了她们深沉而执着的爱党、爱国、爱军队、爱家乡的“沂蒙红嫂精神”。

据统计,沂蒙红嫂们为部队做军衣122万件,做军鞋315万双,碾米磨面11716万斤,动员参军38万人,救护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有3.1万沂蒙籍战士在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就意味着有3万多沂蒙母亲失去了自己亲爱的儿女……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红嫂们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但她们身上的那种红嫂精神,通过她们的子女以及她们抚养过的革命后代,在延续传承,从沂蒙山区走向全中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奉献、报效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3、孟良崮战役,与我隔着一截目光的距离

最初,我是从初中的历史课本上知道孟良崮战役的。一直以来,它只作为一个历史名词朦胧在我的记忆里。可如今,当我跟随省作协采风团真实地踏上孟良崮战役发生地的那片热土地、拜谒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时候,内心的五味杂陈开始无边泛滥。

孟良崮战役是国共内战期间,陈毅、栗裕将军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那场战役经过两天三夜的激战,歼灭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装备精良部队整编74师及援军一部,共歼灭敌人32680人,其中俘敌19680人,毙敌13000人。击毙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孟良崮由此而名扬海内外。陈毅司令员为此而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的气壮山河的壮丽篇。

远远望去,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大门前,陈毅与栗裕将军肩并肩遥望前方的大型花岗石雕像巍然屹立,威风凛凛,栩栩如生,再现了当年作为孟良崮战役指挥者的光辉形象;两位将军的身后,一匹战马昂首欲奔,那长啸嘶鸣的态势像是正奔向前方杀敌的战场。红色的花岗岩石上镌刻着陈毅元帅的《孟良崮战役》长诗。整座雕像看起来气势恢宏,蔚为壮观,令人震撼。

纪念馆分五个展厅: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漫步于纪念馆展厅内,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亦或是文物,都会拽着你的思维,令你穿越时空的隧道,聚焦历史的镜头,把你带到69年前国共两党进行生死较量的那场硝烟弥漫、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的孟良崮战役之中,耳闻前线隆隆的炮火声,目睹沂蒙人民支前的忙碌身影。凝目那一幅幅沂蒙人民支援子弟兵的老旧黑白照片,无不让人感慨沂蒙人民“最后一把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伟大胸怀。

凝目着一幅推着小推车向战场的图片,一种莫名的思绪涌向心头。是亲切?还是悲悯?我自己都说不清楚。它令我想起朦胧在我记忆中的我小时候曾见过的家里的小推车,那可是老祖父年轻时置办的一个“大件”。在当初那个贫困落后的年代里,正是那辆小推车让老祖父把家推向了富裕,也正是那辆小推车在土改时差点儿把老祖父推成了富农。在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军对垒,共产党部队既没有洋枪大炮,又没有飞机汽车,更没有新式核武器,就靠着小米加步枪,靠着小推车与国民党进行殊死较量,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正如陈毅元帅所说的那样:解放战争是“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可见,图片上的那与我爷爷那辆小推车同样抵挡、同样落后、同样粗粝、同样简陋的小推车,在中国的史册上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页。

进入门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题词和孟良崮战役的大型沙盘。大沙盘呈绿色,一如葱郁葳蕤的绿色植被勃发着无垠的生机。那些标注的地名与从不同地点、不同方向指向孟良崮的作战箭头的示意图就像绿荫里开出的绚丽花朵。那些箭头曲径通幽,直指孟良崮。可以想象,在当初的那场孟良崮战役之前,陈毅、栗裕将军以及其他一些军事将领们为了那场震惊中外的战役,在那作战沙盘或是作战地图前,在制定作战计划的运筹帷幄里,不知道他们曾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不知道他们曾经过了怎样绞尽脑汁的反复商讨,也不知道他们曾把多少黑夜里的黑色以呕心沥血的方式熬成白,才取得了那彪炳史册的孟良崮战役的伟大胜利。

在战役厅和英烈厅里,我惊异地发现,同去的姜成娟老师始终都泪眼汪汪的,她深情地注视每一幅图片,细品每一段、每一行、甚至是每一个文字。她是那么的虔诚,那么的投入,那么的用心,那么的专注,那么的细致,像是要把展厅里所有的内容都疏而不漏地刻进脑海,又像是在寻找什么,亦像是在研究什么。面对我的疑惑不解,后来她深沉地告诉我:她共有六个爷爷,其中有五个爷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四个爷爷参加了共产党的部队。除了当时已经牺牲在日军枪下的大爷爷与跟随罗荣桓元帅去东北战场的四爷爷之外,其余的留在山东的四个爷爷全都以不同的方式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听着她动情而沉痛的讲述,我忽然感觉我眼前的那个漂亮而文弱的女子顿然高大起来,让我对她——烈士的后代肃然起敬,对她的那些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業而做出英勇贡献的爷爷们由衷地钦佩。再望一眼姜成娟老师,我对她与她的祖父们钦佩的同时,又为她的幸运而深感欣慰——她的祖父们虽然经历了残酷的战争,经历了炮火的洗礼,甚至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她作为后人既知情,又有处可寻,而不像我那参军后就一去不复返的曾祖父那样,给后人们留下了谜一般的纠结与惆怅。

孟良崮纪念馆的后面,远远望去是一片葱郁葳蕤的松柏林;走进了你就会发现,在那一棵棵一行行整齐排列着的苍松翠柏的掩映下,一座座烈士的墓碑井然有序地肃然静默,2800余名烈士就长眠在那里。他们为了中国的正义事业,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永远地倒卧在了那片土地上,沉痛地闭上了双眼,献出了自己最最宝贵的生命。每一座墓碑都有一块方形的黑色大理石与其上面所镶嵌的白色五角星组成,仿若明亮的星星闪烁在苍茫的夜空。众多的墓碑成方连片,恰似无数的星星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凝成一种永恒的沂蒙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去努力秉承。

那片烈士墓地的后面,是沂蒙情雕塑园。雕塑园是取“山”、“水”、“胜”的首个字母形态而设计成的“S”形大峡谷。峡谷两边的山崖象征蒙山,中间的河谷象征沂水,诠释“民兵是胜利之本”的主题寓意。

行走在沂蒙情雕塑园内,那一组组做军衣、送军粮、摊煎饼、抬担架、救伤员、架火线桥等惟妙惟肖的雕塑,会令我们的思维穿越时空的隧道,走到战争年代支前的场景里,见证党群血肉联系、军民鱼水深、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

每一个雕塑背后都会牵出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组雕塑,或是每个雕塑的每一部分,都能让我们领略到艺术的真谛。徜徉在雕塑艺术的海洋里,品读着那些用雕塑书写的故事,满腹的思绪,凝成一首题为《一截目光的距离》的小诗:

删去所有的修辞

茅屋、门板、石磨、推车

与光阴对白

和平被一只飞鸟啄伤

向跌落一地光阴叩问

一阕词,一瘦再瘦

嶙峋成一声风中的叹息

与雕塑对望

我与孟良崮战役,隔着

一截目光的距离

孟良崮纪念馆之行,让我的灵魂得到一次震撼与洗礼的同时,也令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些为了和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大业而英勇牺牲的英灵们长眠在孟良崮的那片土地上,化成一种永恒的孟良崮精神,与日月同辉,与天地长存。

青山无语,丰碑永存。昔日沂蒙的金戈铁马地,如今已成为今日红色教育的大课堂,成为沂蒙精神的高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