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锦《金秋敦煌访墨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金秋时节,一位来敦煌采风的浙江书法家朋友,在宾馆简单洗漱后,顾不上去逛繁华的敦煌夜市,急着要去寻访久仰的“张芝墨池”,我只好主随客便了。

我们出了宾馆,沿大街步行至党河大桥。一河碧水倒影着两岸琼楼,漫天云霞,在傍晚晴和秋阳的映衬下,犹如一幅斑斓的画图。朋友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了,不禁吟出了李白的诗句:“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我听后略改续咏:“古城如画里,秋晚更迷人。”朋友说改得好,恰合眼前的情景。我们边欣赏党河美景,边穿越党河大桥,向桥南楼群走去。

在党河西岸不远处,我指着一座楼房说,这下面就是“北府张”家的“张芝墨池”所在地。朋友感到愕然!“这就是‘张芝墨池’?”我说“是啊!”朋友久久地望着楼群,感慨地说:“声名远播的‘张芝墨池’原来就在这里,今天终于足踏宝地了!”朋友为“墨池”压在楼下感到非常遗憾,一定要问个所以然,我便给他讲了“张芝墨池”的故事。

据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图经》记载,张芝墨池在县城(现敦煌古城遗址)东北一里处。经李正宇等敦煌学专家实地勘测,此处恰好与历史记载相吻合。这里现在是敦煌古城社区所在地,当地居民都说这里是“张芝墨池”旧址,并且讲出一段亲历的往事:90年代初在这里修楼房清理地基时,挖掘机挖出了一滩黑淤泥,透出淡淡的墨香。有人认为这就是“张芝墨池”,建议暂停修建请文物单位证实。后来,由于诸多因素,竟不了了之,层层高楼拔地而起,“张芝墨池”从此被压楼下。“可惜、可惜,真是太可惜了!”听了我的讲述,朋友显出悔恨莫及得样子。他又问我:“能不能拆去楼房,让墨池重建天日。”我说“好多专家学和当地文化人士都有此意,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随着文博会落户敦煌,我看还是有希望的。”朋友满意地连连点头:“但愿如此、但愿如此!”

我们绕着楼群转悠了好几个来回。朋友走得缓慢也看得仔细。我看他的眼睛总盯着楼下、地面,像是在观察和搜索着深藏的“宝物”,是那样的虔诚和专情。见此情景,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一个外来的书法家,千里迢迢地到敦煌,首选寻访“张芝墨池”,比我们当地人还要倾情。这既是对墨池的一种敬仰,又是对文化的一种敬重,让人感到由衷的倾佩!

朋友在“张芝墨池”楼前流连忘返,表情是那样的庄重严肃。离开“张芝墨池”,我们来到了敦煌古城遗址。面对苍黄的城墩,残破的城墙,我们不由情飞万里,思接千载。遥想当年,这里曾是大汉郡城,她见了证丝路兴衰,演绎了历史辉煌。敦煌作为丝绸之路”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也是文化繁荣的地方。东汉时期,少年张芝随父从瓜州移家敦煌,在古城东北的“北府张”家临池学书,墨染成池,终于成为名动华夏的一代草圣。“敦煌遗书”中的《墨池咏》曾有这样的描述:“昔人精篆素,尽妙数张芝。草圣雄千古,芳名冠一时。舒笔行鸟迹,研墨染鱼缁。长想临池处,兴来聊咏诗。”此刻,朋友也想起了这首诗。他兴致勃勃地说,这首诗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张芝与墨池得往事,真是非常难得。今天寻访了“张芝墨池”和敦煌古城,更加激发了我对敦煌的向往和情感。因为在敦煌古城下的“北府张”家的“墨池”边,曾留下一段中华书坛的千古佳话。令人欣喜的是,张芝的外甥索靖继往开来,墨香古城,使敦煌赢得了“芝索故里”的美誉,不仅是敦煌的骄傲,更是中华的荣耀!我被朋友的一席话所深深地感动,只是连连点头,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朋友说中国南有兰亭北有墨池,文脉相同,墨香相袭,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张芝是中国书坛的巨臂,影响深远。连东晋的书圣王羲之都对他敬慕三分,我们晚辈更是无限崇敬的。这次足踏“张芝墨池”宝地,还了我一个长长的愿!看着他那心满意足,喜形于色的样子,我心里真是感到既高兴又遗憾!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我们告别了晚霞暮烟中的敦煌古城和“张芝墨池”,来到热闹非凡的敦煌夜市。我们在嫦娥奔月雕塑喷泉下找了一个幽静的茶座,要了杏皮水、烤羊肉和臊子面,一边品尝,一边交谈。我们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张芝墨池”和敦煌书法。朋友说刚才在新世界商厦大门两侧,看到由我撰联,敦煌书法家祁铭书写的楹联:“沙州沧桑锦上添花招丽日,琵琶反弹与时俱进拓新天,”感到很不错。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名城,要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打造文化敦煌、艺术敦煌、书法敦煌。要恢复“张芝墨池”,给来敦煌的书法朝圣者一个心灵慰藉的地方。比如浙江绍兴是《兰亭序》的产生地,现在不仅是全国书法家朝拜的圣地,也是旅游文化的胜地。敦煌有“张芝墨池”这样知名的品牌,不能长期淹没在地底下,应该凤凰涅槃,大放光华。朋友的话犹如一团火,让我感到既温暖又灼热。

我欣慰地告诉朋友,今年三月初三,在《兰亭序》纪念日,我们敦煌市文联组织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在鸣沙山下的月牙泉小镇举办了首届“敦煌诗会暨书法笔会”,传千年文脉,续一代诗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从明年开始,这将成为一个文化节会连年办下去,力争打造成全国品牌。朋友举起杏皮水杯感慨地说:“这太好了,来!干一杯,祝贺三月三敦煌诗会旗开得胜,越办越好!”我又给朋友讲了我们恢复“张芝墨池”、建立“芝索纪念馆”、打造敦煌书法名城的初步设想,朋友感到非常好,鼓励要坚持不懈地一步一步地走,一件一件地办,一年一年地实现,他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玉成好事的。此刻我感到,弘扬敦煌文化情系你我他,心中有一股激情和力量在暗暗地滋生……

朋友说“天下草书出敦煌,这是敦煌的荣耀。”他勉励敦煌要立足优势,打响“张芝墨池”、“草圣故里”品牌,形成大敦煌文化圈的共识。张芝出生在瓜州,临池在沙州,成名在敦煌。瓜州汉代属敦煌郡辖,瓜州给了他身,敦煌给了他魂,如果魂不附体,就没有一代草圣。因此,张芝的故乡单纯说瓜州有点偏颇,应为“敦煌.瓜州”为宜。如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虽在瓜州,但属于“敦煌石窟”的范畴,同属敦煌艺术系列。再如铁人王进喜出生在玉门,成名在大庆,玉门、大庆都是他的故乡。一个人生活并对自己有影响的地方,都可以是故乡。这样的故土情节,是不受地域限制的。正如苏轼官场沉浮,飘忽不定,住所多变。他曾有云:“此生安处即吾乡”。朋友的一席话如清风徐来,令人茅塞顿开,荡气回肠。

敦煌作为中国书法的基因库,不仅仅是恢复“张芝墨池”,更重要的是承传张草遗风,让“芝索故里”后继有人,墨香华夏。敦煌举办“朝圣敦煌”全国书法大展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要借船出海,高扬风帆,再展雄风。朋友发自肺腑的敦煌吉言,使我一次次心潮起伏,激情澎湃……

夜很深了,秋月朗照,清风送爽。夜市仍然灯火璀璨,热情洋溢。我和朋友相约,明年三月初三敦煌诗会见!临别,朋友为我赠送了早已准备好的“天下草书出敦煌”的墨宝,我回赠了《花雨神州》诗词集。

回到家中,我的心情格外亢奋,没有一点睡意。我翻阅了孙过庭的《书谱》、曾巩的《墨池记》和秦川的《敦煌书法》,张芝、墨池、敦煌,相映生辉,令人炫目。而张芝作为让王羲之都要让三分的尊师,更让人敬仰和激奋!

那晚,我做了一个美妙的梦:张芝墨池辉映党水,游人络绎,成为敦煌一道诱人的风景……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