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话,“拐子”就是大哥,还有首屈一指,或者堪称翘楚之类的意味。
如果说拜读他的文章,也可以算做“认识”的话,我认识他就很早了。那时在乡下,在一个小县城里的机关工作,平素喜欢读小说,读到他的《豹子最后的舞蹈》,佩服得五体投地,叹为观止,未承想过有朝一日能和写出如此鬼魅文章的人见面且共事。
第一次见到真人,是在大院里。他从收发室出来,手里拿着一摞报刊杂志往车篮里装,这时有人喊应松。
其时,我已读过他的《松鸦为什么鸣叫》《狂犬事件》《马嘶岭血案》《火烧云》等作品,知道他获了鲁迅文学奖等数不胜数的奖项。知道他是何许人,正所谓声名鹊起,如雷贯耳。因此,心里很有点儿不相信眼前的这个人就是陈应松。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他骑着一辆破旧的单车,穿得很随意,而且大声地说话,爽朗的笑,反正当时在心里有这么一声感叹:这就是陈应松啊!
可能是因为他身上早已罩着太多的光环,可能是因为他文章的瑰丽奇诡,我想象中他应该是一个端着的人,因为笔下的尖锐和深邃,应该是一个严肃刻板的人,没想到“形象”这么普通。
及至接触多了,才知道,他原本就是一个平实的人,一个低调的人,或者说超脱、大气吧,人到这个份儿上了,哪还理这些“俗务”?感觉他人活得“真”。
陈应松的“文”,论者多了,我是看山是山的人,只知道好,知道喜欢,却说不出所以然。所以不说,只想说的是他为“人”,做“拐子”。
在当下,有人感叹纯粹的写作越来越少,我深以为然。因为见到了太多的为版税写作,为电视剧写作,或者为“敲门”写作……林林总总,这些本来无可厚非,谁也不能六根清净,所以,这已经成为一股洪流,可陈应松的写作,是另一种景象。因为他是一个纯粹的写作者,一个纯粹的人。
他很率真,喜怒形于色,不擅掩藏。有人称之“情绪化”,要么说是性情中人。按他自己的说法:脾气有点儿大,心地有点儿善。可能,三两好友酒茶一聚,说着说着,便拂袖而去,或者拍案而起,你都不知道哪句话错了,哪句话得罪了他。
其实不是针对你,是针对一个道理。道理错了,他不能沉默;其实翻了脸也不打紧,他说过了,脾气发过了,过两天,气消了,照旧有说有笑,照旧把你看作兄弟。
这是对兄弟。最有趣的是对那些不相干的人。一日晚上,他骑着单车回家,至大院旁一路口,围挤一圈人,进去看时,原是一辆警车,车前堵了个送煤气的人。原来警察要查他的身份证和上岗证。他急匆匆出来送气,没带,警察要他回去拿,然后把他的一个煤气坛子硬是从自行车上抢下来丢进了后备厢中。送煤气的人央求警察把煤气坛给他,他要送到人家里去,人家等着烧饭。坐在车里的两个警察无动于衷。这让人很气愤,围观的敢怒不敢言,陈应松上前就问他们是哪个派出所的。一问就把他们镇住了,因为不知道眼前这位不怕警察的中年人的来历。忙说是某某派出所的。陈应松说,你们已经吃饱了,人家送气的还空着肚子送气,送气也不像是坏人,这一带治安这么坏,你们为什么不管点儿正事?你们要善待农民工,我们大家都要善待他们,对他们这种辛苦的劳动给予起码的尊重。那两个警察下了车来解释,说是例行公事。陈应松问,你们所长是谁?叫他来说,看你们抢人家气坛子是不是对的?他这一说,围观的也就开口了,都说警察不对,两个警察只好通融,在接了煤气站负责人的电话之后,把气坛子交给了送气人。
陈应松爱打抱不平是出了名的,一次在自家大路门前,喝醉了酒的几个人倒车,撞着了一个中学生的自行车,中学生说了两句,那几个家伙反倒变本加厉,索性将那学生自行车轮子撞成了麻花。路过的陈应松气愤不已,上前就呵斥这几个人,要他们立马拿三百块钱出来赔人家。那几个人竟乖乖掏了腰包。事后陈应松夫人吓得不得了,说怕喝醉的那些人动手。但陈应松说不怕的,首先你第一句话就要在气势上压倒他,事情就好办了,因为他不知道你是何方神圣,他心是虚的。这是打抱不平的诀窍。陈应松是条汉子,有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向的血性。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他的笔尖总是对着那些“底层”,写的大多是那些没有话语权、对这个时代发不出声音的人。为什么他总爱给我们呈现那些底层的艰难、挣扎、善良和温暖,总是不遗余力地呼唤人间真诚、善良和公正。
写作,还有比这更纯粹的吗?
在这个“娱乐至死”或者说崇尚唯美、浪漫的时代,这种写作不是更有意义吗?
古人说,文如其人,不谬。换一句话说,他为什么能写出那些振聋发聩的作品来,一切都源于为人,源于一种真诚和纯粹,一种对人的感情。
我和陈应松的零距离接触,应该是在拙作《滑坡》发表之后。也是在收发室,他来拿报纸,我正好从里面出来。他说,“这个小说写得不错。”我没有想到他会看,有点儿愣,“可惜后面的地方写得粗糙了些。”
是真没想到他会看我的稿子,无名之辈暂且不说,稿子本身有硬伤,怎可入他的法眼?心中惴惴。“就这样写。再憋住气写几年,弄点儿好东西出来。”
这话叫人感动。当然也有另一种解读:表示表示对后生的关照而已。没想到在这年迎春茶话会上,他发言时竟把我和拙作提出来说,赞美有加。我很惭愧,因为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作品有几成。
我明白,他是想给晚辈鼓劲,打气,挖空心思要让我们“出来”。
“出来”是“冒出来”的意思,就是脱颖而出吧,在圈子里混,知道这词有多惨烈。为了让更多的人出来,他可谓用心良苦,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还是接着说他“抬举”我吧,说实话,评价是有些“过”了,不像私下那样对我说粗糙。因此,有人在背后窃议陈应松的话有点儿离谱,可他不管(或者到现在他都不知道有人这么议论他!一笑),当说照样说。
当然,享受这种“待遇”的不只我一人,是一群人。因为是一群人,他便成了一个说话“没谱”的人。不过作为性情中人,说作品好,是特好;说坏,是特坏,虽过偏激,却是性情流露,比那些貌似折中公允不肯說人半句好话的人来得爽快。发现一个好苗子他总是会大力赞赏的,不会沉默,有时可能说点儿过头话,这是他的性格。正所谓爱之切,恨之深。不过按他的说法,他看人看作品是很准,没有看走眼的时候。
还有向期刊推荐作品。大凡写作者都知道,“出来”和“没出来”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出来者,是愁自己写不了那么多稿子,文债难负;没出来者是写了那么多的稿子,却没人理睬。为了让那些没出来的人早点儿出来,陈应松做的很多的一件事是便是向文学期刊推荐别人的稿子。
省作协常常举办一些作家和作品研讨会。陈应松如果出席,他都不会做即兴发言,他是有发言稿的。因为他参加研讨会,一定是要读作品的,一定是要说一点儿管用的话的。这表示对别人的尊重。
除了是专业作家,他还担任了省作协文学院院长的行政职务。文学院有专业作家,还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签约作家,加在一起几十号人。每年,他都会想一些点子,办一些活动,譬如,把名刊的、出版社的编辑请过来,把评论家请过来办读书班等等,给他们提供与外界交往的机会,总之要创造一切让人出来的机会。因此便有许多人称他“拐子”了。
这样的人很可爱,这样的“拐子”很可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