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香》付秀宏散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每天晚上,我都会走过一棵又一棵的街树。这些树,已被我走过千万次。夏天的树,一片茂盛,枝干向上伸展。冬天的树,繁华落尽,静静地看着雾霭,领受无边的寂寞。

树的沧桑比人要多很多,但心智比人要淡定,所以每一棵树都是高僧。任周遭世事喧嚣,内心却淡泊宁静……

马德说过,无欲的生命是安静的。一匹马、一头牛都有这样的时刻。晒太阳的老人,绣十字绣的女子,也是这样,他们平和、恬淡、纯真、洁净,呈现了这个世界最美的姿态。

去拜访一位商界的朋友,看到他十分忙碌,电话一个接一个,进来的人络绎不绝,忙得与我打招呼的工夫都没有。约他改日相聚,二十多天之内,日程竟全部排满。他给我回电话,苦笑着说,钱是挣不完的,自己就像一只陀螺被推着走,活得没有一点儿自我,更别说自在;宁静真好,宁静是福啊!

宁静,果真是福吗?在有的人眼里,是这样的。但在不能果腹的人眼里,很多宁静是一片无奈的空白。静,在很多时候是空白的,在某些行进的节点才是领悟。

没有热情的行动,宁静就成为一塘死水。但只会热情的行动,就没有属于自己可作主的灵魂。宁静应是简单物质生活之后的一种境界,恬和、安宁,如一弯细月,照着秋水

庄子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之静,善于固守养静,万物不足于挠其心志,所以能静。”老子也认为:万物生于静而归于静。

真正的安静,对照于纷扰的外物,来自于内心的顿悟。

一个行进中的人,需要经常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安静下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宁静与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不把躁动的心放下,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真正安静下来。

哲学家周国平讲过,一个人细嚼慢咽,习惯了,静静地领受大自然的给予,才能豁然开朗,让心安静下来。这个时候的安静,会让人感到身体慢慢生长一种纯净的力量,这种力量能把心灵无限地打开,把人生的苦乐成败荣辱都包容进去,就像暮色一样把各种颜色统领进去……

永恒宁静中的佛陀,总处在不言中,这份内在就是守住静默。周遭的格局来自内在,外在只是一份又一份的纷扰,这是静默带来的洞见。

通过对纷扰世界的思考和分析,这是一种小宁静,然后你依凭小宁静开始行动,可能获得一个局部聪明,并得到具体的实惠。如果继续下去,愚蠢就隐藏在某个不远处,它在等待适当的机会爆发。只有当头脑处在深深的大宁静中,那个超越聪明的智慧才会显现。

永恒的大宁静,是你智慧的真正栖息之所。诸葛亮聪明吧,但也失去了自己的大宁静,失去了那个大宁静给予他的福祉。

真正的大宁静是什么?只有宁静变成你自然的状态,外在的世界不能扰动你的纯净,你的内在是智慧的,并且充满安详。

成為了那个宁静,你将闻到独特的芬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