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名句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名句的诞生

年年社日1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无名氏·青玉案

完全读懂名句

1﹒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秋二社。立春后五戊日为春社,立秋后五戊日为秋社。

年年春社的日子,妇女们停下针线,孤单的她怎忍看见双飞双栖的春燕?今日江城春色已过大半,我独自羁身于乱山深处,寂寞地伫立在小溪畔。

春天的衣衫已穿破,谁来帮我缝补?衣衫上尽是斑斑泪痕。傍晚时在河畔芳草边下马休息,芬芳的花没人来佩带,也没人来相劝酒,喝醉更是没人会关心。

名句的故事

《青玉案》写的是游子在外春日感怀,又逢遇节日触景伤情,于是以白描方式写下这首流寓他乡、游子思家的作品。贺裳于《皱水轩词筌》评“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这几句,“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诚如贺裳所言,整篇《青玉案》都是以叙述的口吻,描述生活周遭事物,不见特别,却在轻淡中又带着深刻的意涵,将游子羁旅异乡的悲凄透过简单字词蕴含其中。

《青玉案》写作的时间在社日,亦即春社,是古代重要节气之一,它源于古代祭社神(土地神)的日子,时节大约在每年春分前后,每到春社这个时候,各地都有迎神赛会,十分热闹。唐人张籍于《吴楚歌词》就曾说:“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即每到社日,就应该停止针线活动,到户外闲游赏花。因此,春社又称为“忌作”,因为在这天是禁止做任何针线活计,于是妇女们这天多结社出外郊游踏青。

《青玉案》以社日为契机,联想到布满“点点行行泪痕满”的春衫破旧无人缝补,吐露出在外游子的悲苦心声。元代陈基也写有一首《裁衣曲》,以完全不同的角度,描述独留在家的妻子如何为在外游子缝制衣裳,其言:“殷勤织纨绮,寸寸成文理。裁作远人衣,缝缝不敢迟。裁衣不怕剪刀寒,寄远惟恐行路难。临裁更忆身长短,只恐边城衣带缓。银灯照壁忽垂花,万一衣成人到家。”这位妻子殷勤、不敢迟缓地为在边城戍守的丈夫裁制衣裳,不畏夜里剪刀寒,只怕天冷耽误送达时间,裁缝时仔细思量对方身材,唯恐丈夫在边城辛劳消瘦了。燃烧的灯芯突然爆成花影照在壁上,这个好预兆说不定代表着等我衣服完成时,丈夫就已经安然归来了。陈基与《青玉案》同是写衣,前者在内,后者在外,对象不同描述出来的景象也显现差异,但都点出别离两地的亲人系念着家庭团聚。

历久弥新说名句

词,向来称为余,与诗最大的差别便是在语句的层次感上;所谓的层次感,仿佛像音乐的节奏般,有一个个的加强记号,可以将文意境界越推越深,也可以更让人体会词人所要表现的加强感。《青玉案》最成功之处即在于此,“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这三句叠用三个“无人”,使语气一层层转向激扬、悲昂,内容也逐渐递进,将游子的内心活动有层次地呈现出来。《青玉案》复沓这三个“无人”,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游子悲怆、无人相伴、关心的生活。然而这种游子心绪本因人、因时而异,后世人又如何看待这种“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三不管境界?

北京大学出身的著名学者陈平原,专精于文学理论研究,但也关心社会文化脉动,著述生活札记、随笔。陈平原的朋友周义看了其大作《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后,曾写了一篇《多事不过陈平原》,感慨道:“大抵作学问者,不可不深,不可太深​‍‌‍​‍‌‍‌‍​‍​‍‌‍​‍‌‍​‍​‍‌‍​‍‌​‍​‍​‍‌‍​‍​‍​‍‌‍‌‍‌‍‌‍​‍‌‍​‍​​‍​‍​‍​‍​‍​‍​‍‌‍​‍‌‍​‍‌‍‌‍‌‍​。不深者,所谓肤浅;太深者,不免孤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孤独;春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的孤独;以及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之树灰色的浮士德式的孤独。”周义认为学术研究是很多孤独的集合,其中一种就是没有伴,同于《青玉案》“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的寂寥落寞。

另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来自于冰心一篇《山中杂记——遥寄小朋友》的文章里,提到:“‘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不是什么好滋味;而‘无人管’的情景,有时却真难得。你要以山中踯躅的态度,移在别处,可就不行。在学校中,在城市里,是不容你有行云流水的神意的。只因管你的人太多了!”此时作者正居住在山上,峰峰相连的群山宛若围墙,绵延的草地是其庭院,晨昏游走惬意不已,因此心生“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也是挺不错的优游自得的生活,因为这是都市、尘嚣生活中寻不着的快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