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施受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
[定义]在同一句话中,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和动作行为的受事者所指是同一类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
史尘封认为“施受就是:同一句话中,行为动作的行施者将行为动作作用于自身。换言之,就是句子的主语自己描绘自己。”这个定义有不妥之处,因为,虽然句子的主语(施事)和宾语(受事)是同一个词语,但指称的并不是同一个人或物,而是同一类的人或物,所以句子的施事并不是“将行为动作作用于自身”或者“主语自己描绘自己”。
[例释]根据施受的指称对象,可以将其分为两类:
(1)事物名称的施受。
例1:唉,全东山坞的饭碗砸了!鸡不啼了,狗不叫了,孩子不哭了,女人不笑了,人人都像坍了架,丢了魂,一声长叹连着一声长叹。(浩然《艳阳天》)
例2: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呀,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呀!(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例1中主语是“一声长叹”,宾语是另“一声长叹”,全句表示了人们的声声长叹,而不只是两声长叹;例2主语的“浪”和宾语的“浪”一起代表了所有的洪湖水浪。
(2)人物名称的施受。
例3:俗话说:自古英雄惜英雄,好汉爱好汉。(单田芳评书《瓦岗英雄》)
例4: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例3中主语“英雄”和宾语“英雄”、主语“好汉”和宾语“好汉”分别代表了英雄、好汉一类的人物,而不是指某一两个英雄人物或一两个好汉。例4以主语“老乡”和宾语“老乡”代表“老乡”所指称的群体,并不是指某一两个人。
从形式上看,施受的主语和宾语是同一个词语,但从语义上看,它们指称的并不是同一个人或物,而是代表同一类人或物,或者说是代表同一个群体,全句表示的是同类或同一个群体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语用功能看,运用这种手法使文字简洁凝练,话语意义明白易懂,把同类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自然清晰地展露给接受者。
[辨析]施受与同语。句法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即句子的主语(或主语中心语)和宾语(或宾语中心语)表面上词形相同。区别是:
(1)二者表示的概念意义不同:同语的主语和宾语是指同一个人或物,它们代表的是个体,宾语是对主语的强调;而施受的主语和宾语则不是同一个人或物,它们代表的是一个群体,全句表示的是群体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二者的语义关系不同:前者的主语和宾语是施受关系,句中的动词是行为动词;而后者主语和宾语是当事关系,句中的动词一般是判断动词“是”。
(3)二者的语用功能不同:前者的修辞作用主要是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同类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后者的修辞作用主要是强调主语所指称的人或物特有的品质、个性或作用。如:“看人家家里,冰箱是冰箱,彩电是彩电,电脑是电脑,轿车是轿车。”句中宾语中的“冰箱”、“彩电”、“电脑”、“轿车”强调了主语的指称与一般概念的指称不同,比一般概念的指称或漂亮或高级或贵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