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黄鹤楼》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题解】

选自《全唐诗》。作者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天宝中任尚书司勋员外郎。其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早期多写闺情宫怨,流于浮艳,间有讽刺豪门权贵之作。后期漫游天下,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又从军出塞,诗风一变,内容较前充实,情调也较健康。所作边塞诗,歌颂戍边将士的勇猛,抒发报国的豪情壮志,热情洋溢,风骨凛然。《黄鹤楼》诗为世传名作,成为题黄鹤楼的绝唱,登临吊古,怀土思乡,色彩鲜明,景象如画。其小诗如《长干行》等,淳朴生动,一如口语,深得民歌之妙。《全唐诗》存崔诗四十二首,多乐府歌行,清新自然,富有民歌风味。明人辑有《崔颢集》。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因见崔颢,为之敛手,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为此,诗论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云:“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样一来,《黄鹤楼》诗的名气就更大了。

【解读】

全诗八句,分四联。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古时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一座巍峨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关键词是“已……去”。谁已去?“昔人”已去,“黄鹤”已去。怎样去?“昔人”乘着“黄鹤”而去。从何处起飞?从“此地”。《齐谐志》记:古代仙人王子安曾骑鹤至此小憩。《太平寰宇记》载,三国时“费文祎登仙驾黄鹤返憩于此”。“昔人”,即指古代的仙人王子安或费文祎。去何处?本诗没有直写。当然,仙人是骑黄鹤从此处羽化登仙了。诗从神话传说落笔,援引传说做依据,给诗篇涂上了一层美丽的神话色彩,别具风姿,特有诗味。

“此地空余黄鹤楼”,“此地”指何处?指黄鹤楼的旧址,在今武昌蛇山黄鹄矶上,即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位置。诗中写“此地”,表明诗人此时已登上了黄鹤楼。“空余”,承上句写来,仙人黄鹤已去,“此地”只剩了空楼一座,引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因为仙人黄鹤曾经登临,因以得名“黄鹤楼”。这样,极其自然地交代了“黄鹤楼”命名的由来,紧扣了题目。诗中虽无一字正面写黄鹤楼建筑之雄伟、装潢之富丽,但楼既曾为仙人所登,自然会令人想象到形貌不凡,高耸入云,颇具气势;仙人黄鹤虽去,但给此楼留下了美名,千古相传,给“此地”留下了浓厚的诗意,每当文人雅士登临,诗情激发,挥毫留下瑰丽的诗篇,装点着这仙楼,提高了她的盛名。

首联,援引神话传说,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仙人驾黄鹤飘然而去不再归来,在漫长的岁月里只有白云在天空悠悠飘荡。〕

“黄鹤一去不复返”,是起句“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反复。三句三见“黄鹤”,而二、三句起顶针连锁作用,顺势而下,一气呵成,更突出了“此地空余黄鹤楼”之意。这里,诗人不顾格律之“忌”,依照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进行艺术创作,才写出了七律中这样罕见的诗句。仙人骑黄鹤翩然而至,又驾黄鹤飘然而去,这是多么优美的形象,多么富有诗意的传说。人们代代传诵着它,多么希望这仙子的重游,这黄鹤的再至啊!但年复一年地过去,那黄鹤仙人“一去不复返”了,怎不令人心神向往!这黄鹤楼只留其名,并无其实了。

“白云千载空悠悠”,诗人追寻黄鹤的踪影,见到的只有在天际飘浮的“白云”。“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那“乘黄鹤”而去的仙子,是否回到“云家乡”去了呢?没有。那天上的“白云”,是多想找黄鹤为伴,但不可得,独自悠悠飘荡。“千载”,承“一去不复返”写来,指漫长的岁月。仙人乘黄鹤归去,在“此地”,只留下了“黄鹤楼”一座;黄鹤载仙人去后,在天上,只留下了千载悠然飘浮的“白云”。这“白云”在漫长的岁月里,与“黄鹤楼”相依为伴。此景,空楼浮云写得寂寥,表达出了诗人的惆怅之情,调子是低沉的。

颔联,写诗人追寻黄鹤踪影不可见,抒发吊古伤今的感情。

诗的颔、颈联之间,有一个转折,前两联,写诗人登上黄鹤楼,抒发了吊古伤今的感情;后两联,诗人从怀古的情思中回到现实中来,写身在黄鹤楼上,见到的眼前景色,抒发触景而生的怀土思乡之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凭栏眺望,近者,阳光照耀着汉水、长江;远者,汉阳那边的树木映在日光之中,历历在目。江中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一片葱茏。〕

“晴”,“晴日”,指阳光灿烂。一个“晴”字,照耀着颈联两句诗所描写的一切景物,给这些景物涂上了一层明丽的色彩。诗人身在高楼,凭栏眺望,近者所见,是“川”,是汉水与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碧波滔滔的长江,从高耸于蛇山之上的“黄鹤楼”下,奔腾东去,衬托得这“黄鹤楼”更为雄伟、壮观。远者所见,是“树”,是长江对岸“汉阳”那边可爱的树木。映在和煦的日光之中,密树成林,绿树掩映,“历历”,在目,清晰可辨,充满活力,映衬得黄鹤仙楼更有生气。

诗人把摄影镜头又掉转方向,对准了“黄鹤楼”北,长江之中的“鹦鹉洲”。这江中洲上的典型景物是“芳草”。这“芳草萋萋”,一片葱茏,在明丽的阳光照耀下,充满生机,令人赏心悦目。这对于“黄鹤楼”,自然又是一幅优美的衬景。作者写诗至此,自然会联想到跟这洲名有关的传说。相传东汉祢衡一代才人,曾在此洲作过《鹦鹉赋》,洲名“鹦鹉”即是为了纪念他的。而今作赋的才人也是“一去不复返”了,迹往名留,永生“芳草”。怎不令人思之凄然?所以,此为精彩的景中寓情之笔。

颈联诗,所写的“晴川”,“汉阳”的树木,“鹦鹉洲”上的“芳草”,都对那“黄鹤楼”起了衬托作用。近者高楼、大江,远者树丛、芳草,全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形象是如此鲜明,色调是如此谐和,描绘出了一幅意境优美、气势壮阔的画图,令人大有身临其境之感。

颈联,写诗人凭栏远眺所见眼前景色,衬托“黄鹤楼”在晴日中的雄伟、壮观的风貌。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近傍晚,何处是我可爱的家乡?只见江面上笼罩着一片浩渺的烟波,令人感到淡淡的乡愁。〕

尾联与颈联之间,在时间上有一个跳跃,诗人身居高楼眺望,吊古伤今,思绪绵绵,不觉已是“日暮”,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日暮”,令人想到落日不忍告别大地的依恋之情,往往勾起游子的乡愁;“日暮”,使人想到鸟归巢,人归家,极易引起客子的怀乡情思。此时,独在异乡的诗人,面对眼前暮色,一种离乡之感,油然而生,翘首北望(汴州),不由发出“乡关何处是”的直问。自己的故乡在何处,诗人何尝不知,但知而故问,以此曲折的形式反映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诗人望乡,望见了什么?望见了“江上”的“烟波”。“烟波”笼罩着江面,一片茫茫,故乡为暮霭所隔,望乡不及,又怎不“使人愁”呢?

与颈联对照,尾联的情调是由明朗转入了低沉,但是,这时的“黄鹤楼”却呈现出另一种风貌:高楼、丛树、芳草,全在夕阳晚照之中;山脚楼下,一江“烟波”。这又是多美的一幅《黄鹤楼晚照》。

尾联,写“黄鹤楼”在夕阳晚照中的风姿,抒发触景而生的怀土思乡之情。

【综述】

这首诗写作者登临黄鹤楼时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伤今、怀念家乡之情。

此诗,从内容上说,不过抒写登楼眺望时的一种士大夫留连光景、怀念家乡的愁思,其意不新,并无深意。其实,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是过誉了。诗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主要是艺术上的成功。

诗题《黄鹤楼》,句句扣紧黄鹤楼,或写楼的命名由来,或写楼的背景;描绘了黄鹤楼的两种风姿;又于登楼览胜时触景生情,发出无穷的感慨,抒发了怀乡的思想感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气魄大,境界高。

“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方回语)。向来豪放的诗人不为诗律所拘,所谓“一气浑成”,“天马行空,不拘迹象”,自成绝唱,为一般律诗所不及。

总之,《黄鹤楼》意虽不新而语工,气势贯通,格调新奇,千古传诵,影响深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