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①发咸阳,暮及陇山②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③,自道新封侯。前月发安西④,路上无停留。
都护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⑥。十日过沙碛⑦,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⑧。别家赖归梦⑨,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注释】
①平明:天大亮时。
②陇山:又名“大陇山”、“六盘山”等。地处陕甘宁交界处。
③西来谁家子:从西而来的是谁家的儿子。
④安西:今新疆吐鲁番一带。
⑤都护:官名。汉宣帝时置“西域都护”,为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都”:全部。“护”:监护。
⑥西州:唐朝在今新疆境内所置三所之一。今新疆哈密附近。
⑦沙碛(qì):沙滩,沙洲,沙漠。
⑧飕飗(sōuliú):象声词。风雨声。
⑨别家赖归梦:离开家乡,只有在梦中才能与家人团聚。
赏析
岑参(cén shēn)(约公元715年—公元770年),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两任州刺史,但却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公元744年(天宝三年)三十岁时中进士,授兵曹参军。公元749年(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公元751年回长安。公元754年又做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之乱”后,公元757年(至德二年)才回朝。先后任右补阙、起居舍人等职。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
以后罢官,客死成都。作品有《岑嘉州诗集》。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擅长七言歌行。与比他大十五岁的高适齐名,并与高适并称“高岑”。两人诗歌都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所不同的是岑参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的同情。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出身和早年经历与高适不同吧。
公元749年(天宝八年),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入朝,表授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岑入高幕掌书记,赴安西(今新疆吐鲁番一带)。这首诗便是诗人初赴边塞途中所作。诗人通过行军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向往和浓浓的报国情怀。诗人从京诚出发仅仅一日,就已到达四百里外的陇山。民谣唱道:“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急迫如此,正见诗人报国之心。而一日之间,风土遽变,陇水入耳,秦川不见,所以生愁。正在此时,美俊的宇文判官西驰而来,这后面八句,诗人借用宇文判官之口生动地描绘了边塞路途的遥远和自然环境的恶劣。宇文之经历,正是岑参所向往。诗人听罢,心潮澎湃。于是自然道出了自己的慷慨答辞。舍小家,为国家,军人的豪情跃然纸上。
夜幕降临,山月欲出,万籁俱寂,唯听流水潺潺,松涛震震。一日驱驰,人困马乏,离愁淡淡,乡梦甘甜。来日英雄携手,纵使路途修远,又有何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