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词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题解】

此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六十六岁,尚在镇江知府任上。当时,南宋朝廷正在准备北伐。主持其事的宰相韩侂胄急于建立功勋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不待条件成熟,就要命令出师。辛弃疾得知这一消息后,感慨良多。这首词就是通过怀古,来表达他既积极支持抗金北伐,又坚决反对轻率冒进的态度。

写下此词后不久,辛弃疾便又遭诬陷罢职,于同年初秋返回铅山瓢泉,结束了他一生的仕宦生涯。

句解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在北固亭上,可以看见长江滚滚、大地苍茫。如此壮丽的山河,令辛弃疾心情激荡。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曾经据守这片土地的三国英雄孙权。孙权是三国吴国国主,他十九岁继承父兄基业,奋发有为,北拒曹操,称霸江东。在他的经营下,吴国国势日强,终与魏、蜀鼎足而立。孙权曾建都京口(今江苏镇江),后迁都建康,仍以京口为重镇。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千年之下,这位一代风流人物依然令辛弃疾感怀不已。然而,这样的英雄已经无处寻觅。他曾经驻留的歌舞亭台,他的雄才大略,他一手创立的丰功伟绩,都被风雨吹洗得无影无踪。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对于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孙仲谋,辛弃疾找不到他的一丝痕迹,又转而寻找起另一位英雄人物。

普普通通的小巷,斜阳下草生树长,人们说这是“寄奴”曾经住过的地方。“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字。刘裕先祖随晋室南渡,世居京口。后来刘裕于京口起事,率兵北伐,一度收复中原大片土地,又削平内战,取晋而称帝,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成就一代霸业。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东晋安帝义熙五年(410)、十二年(417),刘裕两次率晋军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几乎克复整个中原。这几句描绘的,正是他北伐的情形。

在辛弃疾笔下,千年历史人物虎虎生威。透过纸背,我们似乎能看到刘裕正率领精兵强将,以锐不可挡之势,驰骋于万里之地,直取中原。

辛弃疾颂扬孙权、刘裕,并不仅仅是羡慕他们的勇猛,欣赏他们的才略,更对他们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伟业敬佩不已。他将孙权、刘裕放在一起,视为英雄,正是要表达自己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然而,好大喜功的当权者毫不理会他的意见,准备仓促北伐。这令辛弃疾忧心忡忡,因为深谙历史的他知道后果的严重。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南朝宋文帝的年号,宋文帝刘义隆系刘裕之子。“草草”,草率从事。“封狼居胥”,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霍去病率五万骑兵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人,在狼居胥山(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西北)筑台祭天,后来便用“封狼居胥”代指北伐立功。

元嘉年间,王玄谟屡次向宋文帝陈说征伐北魏之策,宋文帝心有所动,言“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元嘉二十七年(450),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由于准备不足,又冒险贪功,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乘胜追到长江北岸,声称要渡江。宋文帝登烽火楼北望,张皇失色,对轻率北伐深悔不已。

辛弃疾借宋文帝“草草”北伐终于惨败的历史事实,深切告诫韩侂胄等人,抗金北伐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否则只会重蹈元嘉覆辙。然而,韩侂胄并没有听取他的忠告,于开禧二年(1206)仓促出兵,战败后于次年被诛,正中了辛弃疾“赢得仓皇北顾”的预言。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路”,宋朝行政区域以“路”划分,扬州属淮南东路,为此路首府。

对这几句的含义,存在两种不同解释。一种认为词人至此笔锋一转,从历史人物转向自己,从怀古转而伤今。“四十三年”,指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率众南归至开禧元年(1205)写下此词。“烽火扬州路”,指他当年从北归南,经扬州而到建康,一路浴血奋战,战火弥漫的情形。

另一种理解认为,“四十三年”是指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仓促北伐失败至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作此词之时。“烽火扬州路”指隆兴北伐失败后,金兵乘机渡过淮河,攻陷濠州、滁州而至扬州之事。

联系上下文意来看,后一种解释似更为可取。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字佛狸)击败王玄谟北伐军队后,率追兵直达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今江苏六合县境内),在山上建立行宫,后来改建为祠,称佛狸祠。

对岸佛狸祠下,竟响起一片祭祀鼓声,乌鸦闻声而来,争抢祭食。佛狸祠本是外族入侵的标志,人们却忘记了那场几百年前的侵略,将它变成了祭神的场所。

时间抹去了人们对国家、民族耻辱的记忆,多么可悲!这也正是辛弃疾痛心疾首、深深担忧之事。他担心北方沦陷区的百姓也会渐渐地忘记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安于异族统治。所以,失地必须早日收复,国家必须尽快统一!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晚年遭人谗害而出奔魏国。后赵王欲起用他,先遣使者询问其健壮与否。廉颇当着使者的面,一顿吃下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甲上马,表示自己尚有余勇。

辛弃疾在词末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和胆力,仍希望参加抗金战斗,为国家效力。

评解

当代学者叶嘉莹曾言:“如果说要想在唐宋词人中,也寻找出一位可以与诗人中之屈、陶、杜相拟比,既具有真诚深挚之感情,更具有坚强明确之志意,而且能以全部心力投注于其作品,更且以全部生活来实践其作品的,则我们自当推崇南宋之词人辛弃疾为惟一可以入选之人物。”的确,稼轩词乃是辛弃疾生命最真实的体现。现实中他心系家国的情怀、抗敌救国的壮志、报国无门的悲愤,成为其词作中多次重复的主题,这首词也不例外。全词风格沉雄豪放而又悲慨苍凉。明人杨慎《词品》认为,辛词当以此篇为第一。

词中通篇用典,以至于当词人拿它出来让岳飞的孙子岳珂评点时,岳珂也委婉地说“新作微觉用事多耳”。此篇既为怀古之作,必会牵涉一些历史人物、事迹,用典不可避免。这些典故都经过词人精心选择,均为京口当地风光人物,切情切景,切时切事,绝无生拉硬拽、杂凑成篇之弊。加之有词人一股爱国激情在其中融会贯通,故用典虽多,却并不散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