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精卫①
万事有不平,尔②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③。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④。
【注释】
①精卫:古代神话《山海经》中所记载的一种鸟。相传是炎帝之女,由于在东海中溺水而死,所以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常常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
②尔:指精卫。
③终古:永远。
④窠(kē):鸟巢。
赏析
顾炎武(公元1613年—公元1682年),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出身江东望族。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屡试不中,从二十七岁起开始编纂两部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因家中累遭劫难,又逢战乱,长年在外奔波,积极组织抗清。清顺治年间,其家奴与当地土豪勾结,为吞其家产,企图谋害于他。他只得乔装改名,四处奔波。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他返回家乡除掉了忘恩负义的家奴,自己也遭受牢狱之灾,险些送命。后多亏友人多方周旋,次年得救。出狱后,他变卖家产,开始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流浪生涯。炎武性情刚烈,不畏强权。康熙年间,朝廷招贤纳士,他以死坚拒推荐。一生虽历尽艰辛,仍心系国家。充分展示了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情操。作品有《日知录》《音学五书》《军制论》《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这首诗是诗人于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根据精卫鸟的传说所作。诗中先是对精卫说:世上万事本来就是高低不平的,你又何必自寻烦恼,凭你这小小身躯,即使长生不老,也无法将大海填平。然后是精卫的答复:我发誓要填平东海,即使沉入东海,也决不动摇。大海一日不平,我心一日不宁。听了精卫的话,想到眼下前朝遗民只为一己私利而谋,诗人不胜感慨地说道:你难道没看见,那西山之上,那么多衔木的鸟鹊,有谁不是在各自奔忙,为自己营造安乐窝呢。这里诗人以精卫自喻,决心以精卫填海的精神,锲而不舍,奋斗不止,反清复明,完成巨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诗人为了探索经国济民之道,跋山涉水,孜孜以求,终于在三十年后,完成巨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