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曹操·观沧海》诗词注释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曹操·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①碣石:山名。碣石山,今河北昌黎县。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②澹澹:水波平静之意。

③竦峙:高高耸立。竦,通“耸”。

④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赏析

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的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

这首诗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后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既描绘了高山大海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