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颀《古从军行》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从军行

李 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被锋镝和狼烟湮掩的名字,走不进史家的笔端。

作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征夫戍卒用浸满血泪的骨骸铺垫起将相王侯升官晋爵的阶梯,他们所拥有的,只是焦黑的沙场和永远望不尽的乡愁。

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也相应建立了一套严苛的兵役制度。军队与政治息息相关,与皇权息息相关,为了维护统治,炫耀武功,历代皇帝不惜耗费民力,穷兵黩武。唐律中明确规定,征兵范围在二十一岁到六十岁的丁壮男子之间。这样长的年龄跨度意味着两种结局,一是意味着男子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将要交付给朔漠黄沙,他们要远离土地,远离家园,远离亲人,而且生还的可能微乎其微;其二,是田园荒芜,耕织废弛将成为必然,耕作于田垅之上的将是一群老弱妇孺。

为了逃避旷日持久的征战,一些农民被迫自毁手足,用残肢和断臂向不可抗拒的皇权做出微弱的抗争;而已经被征募的戍卒的处境就更为悲惨。唐律规定,兵士逃亡一天,罚徒刑一年,逃亡十五天绞死,对敌作战时逃亡则随时处死;镇守边防的兵士,逃亡一天杖八十;宿卫兵士逃亡一天杖一百,情节严重者则处流刑三千里。高高在上的皇权让征夫戍卒明白,飘白青丝、望断归雁是他们的生命格局,不可逆转。

兵士们无法摆脱工具的地位,忍着冻馁之苦、切肤之痛及因水土不服而生的瘟疫,厮杀在战场上,横陈在战场上,青春和血液被廉价地抛洒,他们一无所得。平步青云晋身富贵对征夫们来说,是一场永远难圆的梦。“一将功成万骨枯。”天子脚下最卑贱的等级决定他们的勇武和骁悍,只能辉煌将相王侯。

骆驼草刺破如血的残阳,作为战争的意象,楼兰和阴山血流如注地走进边塞人的文字。“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征夫的悲剧不在战争,而在于战争的背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