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忠·鹧鸪天·南乡子》诗词选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刘秉忠

鹧鸪天

残月低檐挂玉钩‍‌‍‍‌‍‌‍‍‍‌‍‍‌‍‍‍‌‍‍‌‍‍‍‌‍‍‍‍‌‍‌‍‌‍‌‍‍‌‍‍‍‍‍‍‍‍‍‌‍‍‌‍‍‌‍‌‍‌‍。东风帘幕思如秋‍‌‍‍‌‍‌‍‍‍‌‍‍‌‍‍‍‌‍‍‌‍‍‍‌‍‍‍‍‌‍‌‍‌‍‌‍‍‌‍‍‍‍‍‍‍‍‍‌‍‍‌‍‍‌‍‌‍‌‍。梦魂不被杨花搅,池面还添翠压稠‍‌‍‍‌‍‌‍‍‍‌‍‍‌‍‍‍‌‍‍‌‍‍‍‌‍‍‍‍‌‍‌‍‌‍‌‍‍‌‍‍‍‍‍‍‍‍‍‌‍‍‌‍‍‌‍‌‍‌‍。

红叱拨,翠骅骝。青山隐隐水悠悠。行人更在青山外,不许朝朝不上楼。

作品从残月如钩的夜晚写起,首先推出一个静谧幽深的春夜之景,镜头随着和煦的“东风”,从斜挂屋檐的“残月”逐渐拉向帘幕低垂的闺阁,进而聚焦在愁苦中的少妇身上。作者没有去写少妇的容貌服饰,而是径直写她的思绪。宋秦观《浣溪沙》词云:“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可以看出,刘词的首二句由少游词翻新而来,但也确实写出了自己的意境。作品将少妇之“思”比之以“秋”,与词中“春”景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差,以突出其情思的悲凉。三、四句写少妇由“思”入“梦”,词意化用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意境,苏词喻杨花为思妇,写其“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还写到杨花一夜后化成了“一池萍碎”。

杨花化萍暗示天色已亮,这就在结构上很自然过渡到了下片,写少妇登楼望远,期盼人归。“红叱拨,翠骅骝”皆为马名。骅骝为周穆王八骏之一,叱拨为唐天宝中大宛进六匹汗血马之一,在古诗文中一般作骏马的代称。此处是以马代人,暗示亲人已乘马离去。“青山隐隐水悠悠”为思妇登楼所见,以“隐隐”和“悠悠”二叠词加强语气,言山水的朦胧和遥远,表明离人已远走他方。

南乡子

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

本词起首“短长亭”,短亭、长亭,为古时设在大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古诗词中“长短亭”的意象历来是与羁旅漂泊之意连在一起的,本词中作者进而在前面加了“南北”二字,使这长长的“行路”更显得漫漫不尽令人生愁了,因此作者谓之“无情”。路程本身距离的长与短,实为人的感觉,谓其“无情”更是人的情感的投射,所以这“行路无情”实在是“人有情”的表现,以“无情”衬“有情”更显出其“情”的强烈与深刻。接下来作品又从时间长久的角度来进一步写这“年去年来”的羁旅之苦。令作者不堪的还不仅是这没有休止的漂泊之苦,更有一种老大无成而生命虚耗的憾恨,一语“何成”,已见词人憾恨之深;几许“雪茎”,更衬出其悲愁之重。长路漫漫,归期遥遥,匆匆行旅间,鬓丝已染霜雪而事业却无所成--游子漂泊的愁苦、憾恨与困惑就这样一层层地被推向了极致,弥漫于词中。

下片着重描写游子漂泊中孤清之怀。首二句述其寒夜读书的情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句似为词人所本,不过词中所写当为作者生活实情的描述。其中“灯”的意象是耐人寻味的。它照明的不仅是羁旅中的孤舍,实际上更有主人公那颗孤寂的心。在漫漫旅途上,也只有“书”能给他以慰藉,让他得以超脱那难忍的孤独和愁苦。有了这“一檠灯”,整个凄寒的词境也顿然增添了几分暖意。同时,这灯下夜读的情节也向人们展示了主人公清高雅逸的襟怀,下句中的“窗外几竿君子竹”即是这种襟怀的象征。“凄清”一词很准确地道出了竹子那身处孤寒之境却不失清雅风韵的品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