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贺铸词选讲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贺 铸


【作者简介】


贺铸(1052 — 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鉴湖遗老,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孝慧皇后族孙,隶籍武选。神宗元丰五年(1082)领徐州宝丰盐钱官。后由苏轼等荐,入文阶,为承事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通判泗州。大观三年(1109)以承议郎致仕。博学强记,尤长度曲,词风雍容妙丽,善融裁前人诗句入词。有《庆湖遗老集》九卷、《贺方回词》二卷。词集又名《东山词》。今人整理本有钟振振校注之《东山词》。


青 玉 案


【题解】


调名一作 “ 横塘路 ” 。《青玉案》,宋人常用的词调。《钦定词谱》卷十五: “ 汉张衡诗: ‘ 何以报之青玉案。 ’ 调名取此。 ” 此词以望美人不来发端,抒写诗人的孤寂生活和幽恨清愁。末三句以三种意象喻愁,融景入情,新奇绝丽,时人皆服其工,谓之 “ 贺梅子 ” 。


凌波不过横塘路 [1] ,但目送、芳尘 [2] 去。锦瑟华年 [3] 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 [4] 冉冉蘅皋 [5] 暮,彩笔 [6] 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 。


(《东山词》)


【注释】


[1] 凌波:走路步态轻盈,形容女子走路的样子。三国魏曹植《洛神赋》: “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 横塘: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南。


[2] 芳尘:指女子的踪迹。


[3] 锦瑟年华:美好的青春时光。唐李商隐《无题》: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4] 飞云:或作 “ 碧云 ” 。南朝江淹《拟休上人怨别》诗: “ 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


[5] 蘅皋:生长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洛神赋》: “ 尔乃税驾乎蘅皋。 ” 蘅:杜蘅。


[6] 彩笔:比喻写作才华横溢。


[7] “ 一川烟草 ” 三句:闲愁就像一片原野上隐现在风烟雾气中的青草,就像满城中随风飘飞的柳絮,就像梅子黄时季节里无休无止的绵雨。梅子黄时雨:江南四五月间梅子黄熟,期间常阴雨连绵,俗称 “ 黄梅雨 ” 或 “ 梅雨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一: “ 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 ”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卷一: “ 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 ‘ 梅子黄时雨 ’ 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 ‘ 贺梅子 ’ 。 ”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锦瑟 ’ 四句,花榭绮窗,只有春风吹到,其寂寥之况与离索之怀,皆寓其中。下阕 ‘ 闲愁 ’ 以下四句用三叠笔写愁,如三叠阳关,令人凄绝。题标《横塘路》,当有伊人宛在,非泛写闲愁也。 ”


鹧 鸪 天


【题解】


《鹧鸪天》,唐五代词中无此调,首见于北宋文人宋祁之作,至晏几道填此调独多。调名取义不详。此词为贺铸在苏州悼念亡妻之作。


重过阊门 [1] 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 [2] 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 晞 [3] ,旧栖新垅两依依 [4]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东山词》)


【注释】


[1] 阊门:苏州西门,这里代指苏州。


[2] 梧桐半死:比喻丧偶。


[3] 露初 晞 :乐府古辞《薤露》: “ 薤上露,何易 晞 !露 晞 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 晞 :干。


[4] “ 旧栖 ” 句:我徘徊在我们昔日的住所和你今日的新坟间难舍难弃。新垅:新坟。


【学生佳作赏析】


闲愁几许贺梅子


——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赏析


轻移莲步不再越过横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是月台,是花榭,是雕饰的窗,还是紧闭的朱户,这或许只有春天才会知道她的居处。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芳草岸旁的日色将暮,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若问闲情愁绪有几许?好像一江的烟草,满城随风飘落的花絮,梅子刚刚黄熟时的霖雨。


这首词的上阕写在横塘邂逅佳人而不得,继而遐想佳人的处境。开头三句开门见山,一下子把事情揭示出来,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而且在平淡的叙述下,情也隐隐流露出来,同时也引出下面的遐想。


“锦瑟年华”引用李商隐的《无题》“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月桥花院”写室外环境幽美,“琐窗朱户”写居室富丽清雅。虽然只八个字,但璀璨绚烂,给人以恬适惬意的感觉。但接以“只有春知处”,就像从高山一下跌入深谷,方才的良辰美景更反衬出人的凄凉寂寞。贺铸用院之幽静,室之华丽,来反衬女子的孤独寂寞,使寂寞之情更真更切,达到了“以乐景写哀情,其情更哀”的效果。


下阕词人由遐想再回归到现实。天空,碧云缓缓流动;地下,临水的岸上香草轻轻地摇曳。伫望既久,望断云天,而“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江淹)。愁情难遣,于是希望像江淹那样能有一枝五色彩笔,写出动人的诗句来 ——  可是即使有,恐怕也只能写出肠断魂销的伤情来,又有什么用?从“目送”到遥想,最后满腔“闲愁”不禁喷涌而出:“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词的上阕,似乎不曾有一字言愁,但是仔细看去,第一句便埋下了愁的种子。下阕愁如山风海雨,滚滚而来,一发不可收拾。这些其实是与词人生平经历有关。贺铸秉性耿直,多得罪权贵,正如《宋史·文苑传》所言“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因此政治上长期悒悒不得志,最后愤而退隐苏州,寄情山水。故而,他多借诗词之中闲情、忧愁来暗指自己政治上的失意与苦闷。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整首词的上片写相恋与怀念,实际上是暗指词人自己对仕途生涯怀念与向往。下片末尾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的繁多、凌乱、缠绵不绝,十分生动。词人化虚为实,他把抽象的“闲愁”化为具体实在的“烟草”“风絮”“梅雨”,这样可以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内心的闲愁与苦闷。


(雷靖 20130727 2013级机械5班)


【简评】


淡淡的抒情,典型的散文化语言。


千古悼亡


——  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赏析


古往今来,悼亡一直是词人笔下经久不衰的主题。古之悼亡词,由《绿衣》开始引而不绝。从潘安的“之于归穷泉,重壤永幽隔”,到元稹的“除却巫山不是云”,再到纳兰的“当时只道是寻常”,绵绵哀思,一脉不绝。读了那么多长情或深挚的悼亡词,终是这一阕贺铸的《鹧鸪天》最有深味。


苏州古运河的水仍在静静流淌,江南水乡的炊烟仍在河畔人家屋顶上柔软地摇曳,驾一叶扁舟由阊门入苏州古城,风景依稀似归年,而伊人早“同来不回归”。只道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罢了,不觉已泪流满面。眼前风景如旧,而旧人、旧时光不复,更觉满目荒凉。


一夜寒风,一场清霜,天气骤冷。伊人走后,一个夏不觉之间已经熬成一个秋。旧书上她的正楷仍眉清目秀,而人已芳踪难觅。庭院里昔日亭亭如盖的梧桐树已在清霜一场后半死,正如丧妻后词人的写照,这人世间最哀痛的事莫过于生死隔断,从此寂寞天涯。忆往昔你侬我侬,似鸳鸯缠绵,而今惟余词人白头失伴。张爱玲《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对白流苏说道,《诗经》里最悲哀的一句莫过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的生老病死,在浩大的天地宇宙之间显得那么渺小而微茫。而我们还在那么苍白无力地许诺自己无法左右的事情,心想着要相伴到白首。


“原上草,露初 晞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岁月涟漪。放眼望去,原上连天衰草,山映寒阳,天接水。念为卿画秀眉那时年少,清宵短,情难舍,月相照,而今却空余一人,只能依依流连于旧时屋舍。还清晰地记得你坐在小轩窗边,含笑梳妆,荷风微摆的衣角。而今新垅上已青草离离,只能折菊寄身旁。


“空床卧听南窗雨”,平淡如水的话读来却有彻骨的哀伤。细雨如织落阶前,撑一把青竹伞冷冷雨落下,寒来袖间却再无人来添衣一件。只能点一盏孤灯,听一夜雨声。灯下仿佛有伊人挑灯补衣的身影,多想共剪西窗烛火,再与伊人话一回巴山夜雨,而今,竟是不能了。


贺铸年少读书,博闻强识,任侠喜武,爱谈当世事。一生刚正不阿,性情狷介,有豪侠倜傥之风。出仕四十年,多任小官闲职。其妻赵氏,本宗室女,嫁与贺铸,因其长期外放任职,两人聚少离多。贺铸仕途坎坷,屡遭不幸,而赵氏不离不弃,贤良淑德,温柔克俭,二人伉俪情深。不料天不遂人愿,赵氏早逝,留贺铸一人,空叹惋。


余尘世官场劳心半生,得失之间,早不复当年锋芒。本以为麻木不觉,在走过半生风霜雨雪后仍会有物是人非、时过境迁的不加节制的彻骨伤痛。式微,式微,胡不归?早知今日天人永隔之苦,倒不如当年怅然慷慨,敛裳宵逝,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苏州古城依旧,吴侬软语犹在耳畔,而伊人不再,风景皆成荒芜。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莫待时过境迁,空余明月梅花一梦。


(王紫萌 20132822 2013级物流工程1班)


【简评】


文章颇为动人,独创性强,引用诗词文章多,像珠子一样串联全文,显示出作者文学功底之深,值得鼓励。


烟川荒草黄梅雨


——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赏析


贺铸,据宋朝人的记载,他相貌奇丑,而且是一个秃子,人称“贺鬼头”,这据说是由于他“面铁色,眉目耸拔”。在他写出这首著名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之后,他又得到了另一个外号 ——  “贺梅子”,据说这也被人用来调侃他的秃头。


虽然在相貌上,贺铸并不是什么貌似潘安的帅哥,但他却确实是个多情种子。《青玉案》的开篇写“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先是实写自己的一段偶遇,这是多么无奈的一次偶遇。他只能看着佳人走过,但是佳人又会记得他吗?而自己连她的名也不知,姓也不知,因为偶然,也许这就是最后一次相见,就这样与她错过,实在是无奈。那位女子“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是如同洛水女神一般的美好。然而自己是那位钟情的曹子建吗?曹植尚且与洛神有一会,洛神深许曹植,“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然而自己却和那位女子只有一面之缘,上天是如此的不公平。在遗憾的相遇后,接下来就展开了他的想象,那充满着热切与惆怅的想象,“锦瑟华年谁与度?”你呀,现在又与谁在分享着自已那青春正好的时光呢?那想必是只有春风才知道的地方了吧,因为你就像是这春天一般,然而我是肯定不会知道的。“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这上阕虚实结合,将词人的惆怅写得恰到好处。


到了下阕,“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天色渐晚,应该再也没有机会和佳人相遇了吧,于是诗人只能将自己的愁绪寄之于词句。试问这到底是怎样的闲愁,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答案:它就像烟雨 濛濛 的一川烟草一样,像是满城飞舞的柳絮一般,又像是梅子黄的时候下的连绵不断的细雨一样,无所不在,无从躲避,正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词的最后几句最为著名,流传千古。这几句词将抽象的情感融入这天地间形象的景物中去,而且不只是融情于一景,选取春暮的柳絮、烟雨、川草,几个恰时恰当的景物叠加,将词人的愁绪不断地放大具体,放大到这天地间仿佛无处不在,具体到仿佛一伸出手就能感受到那冰凉连绵沉重的触感一般。三种景物切合了愁的三种特点。


有人说贺铸此词,实在是用来表达自己政治上仕途上的郁郁不得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是不愿意这样去想的。也许他确实就是偶遇了一位中意的女子吧,也许也就是因为这样,他会在梅雨季节看着那烟川荒草独自感伤吧。这个世界上太多不如意,人与人之间也好,人与物之间也好,有缘无缘,相会不相会,相知不相知,都太难以捉摸,我不愿意去否认这样淳朴而直接的悲伤,也不愿意作过分的解读,我更愿意也在一个下雨天,一个阴沉微寒的雨天,望着何处的荒烟衰草黯然神伤。


(郭卓健 20131658 2013级自动化2班)


【简评】


一眼望之,都知是作者的创念,散文化的语言略带幽怨。


愁似满城风絮


——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赏析


“凌波”不见,“芳尘”远去,画面定格在了只有一个伫立“目送”他人的背影之上。“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诗人哀伤婉转的目光,不禁令人联想,大概是一次偶然的机遇,使他邂逅了这位衣袂飘飘、风姿绰约的女子,从此以后,她的音容宛貌、曼妙身姿便深深地印在了词人的脑海之中。于是作者便朝思暮想,期盼她能来到横塘,但词人并未如愿,只好看她姗姗而去了,“但目送,芳尘去”,暗示出词人内心的情愫与依恋。“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这与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有异曲同工之妙。室外幽美的环境,室内清雅的居室,“锦瑟年华”的你是否在桥上踏月,院落赏花,或者倚栏凭望,透过有着雕花窗子的朱阁,放飞心中的柔情;这良辰美景的背后,是怎样一颗凄凉寂寞的心?这月落庭院之时,是怎样一种忧伤孤独之感?“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曾是杜丽娘的吟唱,如海的春光,鲜艳明媚,可她却“奈何”,有不知此身何寄之感,这种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与作者十分相似。乐景,更深一层地表现出主人公的寂寞情怀。


猛然间回过神来,作者从无限的遐想将思绪拉回到现实。天空,碧云,缓缓流动;地上,临水的岸上香草轻轻地摇曳。伫望良久,望断云天,而“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时光匆匆流逝,愁情依然难遣,作者此时多想能有一枝五色笔,色彩斑斓,写出动人的诗句来,而此时的心海,早已泛滥愁苦的思绪,所以,哪怕是有那五彩笔,写出的,也只怕是肠断魂销的伤情,不禁喷涌而出的“闲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看那“一川烟草”,密密层层,匝地都是;看那“满城风絮”,漫天飞扬,穿帘入户;看那“梅子黄时雨”,连绵不断无休无止,恰似作者之愁,如山风海雨,滚滚而来,一发不可收。三个比喻的连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同时也准确地展现了暮春的烟雨迷蒙的情景,在如此辽阔的空间,如此长远的时间,把本不可捉摸的东西,写得形象、真切、丰实,将词人的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作者在这里用“试问”句呼起后,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紧接着用舒缓低沉的语气,满怀幽怨地表达自己的愁绪,有张有弛,更能表达出词人情感上的起伏不定、波涛汹涌。此种表述,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赵飞 20131090 2013级测控3班)


【简评】


短小精悍的散文,平淡如水,评论的语言比较精准。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赏析


全词读罢,只嗅到贺方回注入在词句中的淡淡的愁绪,这种愁绪不是离愁,不是穷愁,而是浅淡却拨离不开的情愁,皆因一伊人而起。


伊人可望而不可即,心底的遗憾便只有目送伊人离去的背影,不由黯然惆怅,伊人渐渐离去,双眼愈加迷离。想那伊人独坐院中,手抱锦瑟,黯然神伤,想必她也同我一般孤独吧!月台独立,花榭独倚,一幕幕,一处处,只有春风吹到,掠尽孤寂与凄凉,这一刻,便只有春风相伴,可春风不知我悲,依旧染遍山林。


思绪独自遨游,直到碧云合暮,方才回神,伤神自叹,不能自已,挥笔书题断肠言,一番愁绪却无所寄托,这愁便似一川烟草,满城春絮,梅子黄时雨。


全词,贺方回以清新雅丽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愁情闲绪的画卷,上阕写伊人相见却不可得的忧思并跟随伊人脚步思绪遨游于月桥花榭之中,目睹伊人独处无所依的伤感,下阕写思绪归来后的黯然神伤,一番闲愁无所寄托的惆怅与无助。


全词最夺目之处在于结尾“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之处,写愁,连用三个意象来比喻可谓相当贴切,“烟草”“风絮”“黄梅雨”皆给人一种包围、压抑、无所逃遁之感,烟草漫漫,愁绪漫漫,风絮满城飘荡,愁绪亦似风絮般无所寄托,黄梅雨则是最为形象,这看似浅淡的浓愁犹如置身黄梅雨中压抑、难耐,贺方回也因此神来之笔被谓之“贺梅子”。而同样是闲愁,却不得不与李后主相而较之,李后主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多了一分愁绪的绵延无尽,给人一种长度上的伸展绵延与无穷尽,而贺方回的愁绪却是从空间上把握,给人一种感官上的愁闷与压抑,烟草的蔓延,柳絮的壅塞,黄梅雨的苦闷,让人透不过气。可以说,“一江春水”是后主的君主之愁,“梅子黄时雨”却是贺方回淡漠的文人之愁,是无法断绝,无法放弃的闲愁,闲愁最苦,何以穷尽?!


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评:“题标《横塘路》,当有伊人宛在,非写闲愁也。”即在全词中,伊人不曾脱出,而是化作一丝愁绪,弥漫在词里,缠绕在词人眼中,正是低回要渺,以喻其愁,更是叶嘉莹先生指出的“非风谣里巷男女哀乐,而是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


(覃薪 20135011 2013级汉语1班)


【简评】


采用对比的方法评论词作,增强了评析的深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