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①浑,丰年留客足鸡豚②。
山重水复③疑无路,柳暗花明④又⑤一村。
箫鼓⑥追随春社⑦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⑧。
从今若许⑨闲乘月⑩,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
①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这里指猪肉。足:足够,丰盛。
③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
④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⑤又:还有。
⑥箫鼓:吹箫敲鼓。
⑦春社:即根据“干支纪日法”推算,从立春之日找起,第五个“戊”日就是该年的春社,此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⑧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⑨许:允许,不介意。
⑩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赏析
陆游(公元1125年—公元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二十岁时与唐婉成亲,为其母拆散。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今杭州,南宋京城)应试进士中第一,因居秦桧孙之上,被黜。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主簿。孝宗立(公元1163年),赐进士。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因议论权臣龙大渊和曾觌,出为建康,隆兴二府通判。再因极力支持张浚北伐,被投降派以“鼓唱是非”之罪名罢归乡里。后起为夔州通判。王炎宣抚川、陕时,辟为干办公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至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到福州、江西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秋,到抚州任职,次年大旱,未及御批,开仓赈灾,被罢还乡。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历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梅城镇),其间被罢还乡,后又起任临安任军器少监。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他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之罪再度罢官,居山阴乡间而终,享年八十五岁。陆游一生坚持抗金,虽多次遭贬,爱国之志不渝。他勤于创作,留诗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此诗写于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诗人罢归乡里之时,诗人于春社来临之际到山西村一游。于是全诗便围绕这个“游”字层层展开。诗人也许是第一次去这个山村,也许是想抄山中近道,经过了重重峻岭,领略着山光水色,总之他走了很远,竟然稀里糊涂地迷了路。正在他迷茫之际,前面一处柳绿花红的美景吸引了诗人,仔细看去,一个村落也隐隐出现在那里,山西村到了。这里诗人用了“疑”、“又”二字,将自己在山中绕来绕去找不到方向,以及因美景导引找到目的地的情节描绘得格外传神。到了山西村,只听一片箫鼓之声,村里到处敲敲打打,好不热闹。百姓依然是衣冠简朴,民风淳厚。这里诗人化用陶渊明的诗句“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桃花源诗》),让人联想到眼前的山西村不就是那宁静和谐的桃花源吗?联系诗人当时的处境,我们会觉得这与其说是南宋初年江南农村的风俗画,不如说是诗人心中的乌托邦。而这美好的一切又都是建立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之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货殖列传》)难怪诗人在开篇先提丰年,继而以农家美酒和鸡肉菜肴来渲染主人的盛情。而此处的“留客”和“足”更具很强的表现力,它将诗人路途遥远,主人热情好客,山村粮食丰收的内容涵盖其中,令人心驰神往。最后当诗人离开山西村时,皓月当空,愉快的一天令他产生了他日重游的愿望。禁不住跟主人说:如果你不介意,我以后会月夜扶杖,不时来访,轻叩柴门。这首诗形似游记,脉络清晰,语言质朴,对人物心理刻画生动细腻,读来颇感亲切。尤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更是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已经越出了自然景物描写的范围,道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哲理。千百年来当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引用此句来作为鞭策和鼓励。在逆境时,给人以希望和动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