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原文
馈 岁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别 岁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守 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苏轼诗集【鉴赏】

这是苏轼嘉祐七年冬末写的三首有名的风俗诗。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制科入三等,以“将仕郎大理寺评事签书节度判官厅公事”,十一月至凤翔(治所在今陕西凤翔)。知府宋选对苏轼十分关心爱护。苏轼公事之暇,可以纵观附近的名胜古迹,留下了有名的《凤翔八观》诗。这年苏辙授商州(治所在今河南商县)军事推官。官告未下,苏辙要求留在京师侍奉父亲,第二年获准。苏轼一人在凤翔,遇到年终,想回汴京和父亲弟弟团聚而不可得,回想故乡岁暮的淳朴风俗,就写这三首诗寄给弟弟(子由),以抒发思念之情。

《馈岁》全诗十六句,可以分为三节。前四句为第一节,交代馈岁风俗的依据。一年农事,互相帮助,现在大功已成,终年劳苦,岁暮余暇,稍纵即逝,所以不计货贝,以物相馈,免生“为欢无及”之悔。这几句交代背景,点明题目。“为欢恐无及”五字,直贯三首。“假物不论货”紧起下文八句。二节八句举出馈岁之礼,各随方物财力。两句总领下六句,下六句分说。“置盘”二句顶山川说。“富人”四句就贫富说。盘鲤、笼兔,富家的彩绣耀眼,贫家的微挚(同贽,礼品)舂磨(指粮食加工之粉糕之类),使人仿佛置身于络绎往来的岁暮馈送队伍中,这是一幅精彩的风俗画。作者未着议论,自有赞美故乡风俗醇厚的意味。最后四句为一节引到当前。乡风(对照“官居”)二字总束前文,又贯下面两首。独唱句又应官居二句。不言思家,而在佳节期间,歌颂故乡习俗,叹无人共举乡风,一种无法遏止的思乡里念亲戚之情自然流于言外。

这首诗着重对比以见意抒情。前面十二句乡风之淳美,和后四句官居之冷落是一大对比,中间山川、鲤兔、彩绣、舂磨是贫富的对比。语句既形象又凝炼,除结尾两句外,全为对偶句,在苏轼早期五古中,这是极精心刻画之作。

《别岁》从别字着眼,十六句,四句一节。第一节用故人之别引出别岁来。故人离别,即使远去千里,还有再见的机会,但临别时总还有迟迟不忍别的情意。而“岁”却一去不可复追,临别更应郑重对待,这就说明“别岁”的风俗非常必要。既已点明别岁,本来可以接写风俗,但那样就太平直了,作者却就“岁行那可追”一句逼出下面四句,章法上作一顿挫,把惜别之情写得淋漓尽致。这第二节多化用古诗乐府的成句,如《古诗十九首》:“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古乐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叹息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所以要爱惜时光,自强不息。后世的诗人,也有很多类似的感慨。如李白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白居易诗:“去复去兮如长河,东流赴海无回波。”苏轼也无疑是受到这些诗句的影响,而他却用极平易的语言,表达得恰如其分。这第二节既是承上节末句,把与岁月之别写得如此感慨深沉,又为下节正面写“别岁”的欢饮蓄势。

第三节正面写别岁会饮的场面。东邻、西舍、酒熟、豕肥是互文见义,遥应首篇“农功各已收”句。而写欢饮一点即收,和前首“为欢恐无及”呼应。三句写热闹欢饮,末句却一落千丈,拍回上两节的无可奈何心情。如果是凡手,这一节大概要着力铺写,而作者却只用两组对句带过。别岁之意交代完毕之后,好像题意已尽,忽然又从今岁感念明岁,和一、二两节呼应,使感慨更加深沉。犹之图画,层峦迭嶂,使人有丘壑无尽之感。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忽出新意,意虽酸辛,语却略带幽默,这是苏诗后来的一大特色。纪昀批苏诗称赞“此首气息特古”,又评这最后一节说:“逼入一步,更沉着。”赵克宜《苏诗评注汇钞》卷一说:“沉痛语以警快之笔出之,遂成绝调。”这些评论都较中肯。这首诗一方面反映出苏轼青年时代学习汉魏古诗的语言气息;另一方面立意遣辞也有他本身的风格,不像在七言古诗里那样笔锋犀利,才气逼人,常常一泻无余,说得太透太尽,而是才情内敛,耐人咀嚼回味。

最后一首《守岁》也是十六句,可以分为三节。前六句联系上首《别岁》,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守岁无益,从反面入题,与前二首又别。这个比喻不但形象生动,而且辰龙巳蛇,以蛇比岁,不是泛泛设喻。六句的前四句写岁已将尽,和上首紧密呼应,后二句写虽欲尽力挽回,但徒劳无益。“系其尾”字面虽然用《晋书·贾后传》“系狗当系颈,今反系其尾”的话,但在行文中完全以“赴壑蛇”为喻,到了除夕,已经是末梢了,倒拔蛇已不大可能,何况只抓尾巴梢,哪里能系得住呢?以这样六句开头,好像这个风俗无道理。要写守岁,先写守不住,不必守,这是欲擒先纵,使文字多波澜的手法。中间六句写守岁的情景。一个“强”字写出儿童过除夕的特点。明明瞌睡,却还要勉强欢闹。这两句仍然回味故乡风俗,不是东坡在凤翔时的情景。这年东坡虚龄才二十七岁,膝下只有一子苏迈,虚龄五岁,不可能有这两句所写的场景。“晨鸡”二句写守岁时心理状态入细,“坐久”两句写守岁的情景逼真。这两句主要是指大人守岁说的。纪昀很欣赏这十个字,说是“真景”。实际上这是人人守岁都有过的感受,他能不费力地写出来,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格外亲切。最后四句为一节,与篇首第一节对照,表明守岁有理,应该爱惜将逝的时光,正面交代应该守岁到除夕尽头。结尾十字,字面上虽然用白居易“犹有夸张少年处”,但意在勉励子由。子由在京师侍奉父亲,苏轼希望两地守岁,共惜年华,言外有互勉之意。赵克宜评此十字说:“一结‘守’字,精神迸出,非徒作无聊自慰语也。”意思就是说,这个结尾,有积极奋发的意味在内,使全诗精神斗然振起,不是无可奈何聊以自慰。这个评语是有见地的。

三首诗如题前之序所说是一组,每首也都是十六句。古人讲究章法,写组诗既要注意各首间的有机联系,又要注意几首的写法不可雷同,要各有不同的入题、展开、收束的方式。杜甫的《羌村三首》就是范例。这三首诗虽然都是八韵,都写岁暮乡俗,但虚实开合,变化各异。第一首全用赋体,对比见意。语句凝炼,多用偶句,实写多,虚写少。第二首先用故人之别衬出别岁之情,一变《馈岁》之对偶,而多化用成句,散行见意。从题前写到题后,由今岁(旧岁)引到来岁(新岁),正面占的比例少,可以说虚多实少。第三首先用六句以比喻反面入题,和前两首都不相同。中段用六句正面实写守岁情景。虚实相间。末四句大起大落,收束全诗。

东坡七古才气横溢,早年五古却法度谨严,语言洗炼,不枝不蔓。这三首诗可以作为早年短古的代表。

字数:2992

作者:周本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