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注释|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②,山色空蒙雨亦奇③。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④。
注释
①作于熙宁六年(1073)。
②潋滟(liàny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③空蒙:细雨迷蒙的样子。
④“欲把”二句: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这是说西湖风光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很迷人,如同西施一样,无论淡妆还是浓饰都很美丽。西湖又有“西子湖”的别称,就来源于苏轼这首诗的比喻。
赏析
山水花草等自然景物常常是苏轼观照的对象,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加以表现,往往涉笔成趣而又蕴含哲思。这首写西湖的诗中,作者用晴时的水光潋滟和雨时的山色空蒙来概括西湖无时而不美,又由于在诗人作家“眉若春山,眼如秋水”一类的比喻中,美女的秀眉与俊眼总是被比喻成山和水,苏轼此处则顺理成章地反其道而用之,以人比物,巧妙地将传说中捧心蹙眉、淡妆浓抹皆不失其美的西施比喻成西湖,使现实中的西湖山水获得一种纯净、雅致的境界,楚楚动人而又超凡脱俗。这首诗的妙处不仅在于以短短四句写尽西湖之美,还因其中蕴含着深刻哲理,作者用“淡妆浓抹”的比喻、用“亦”与“总”的言外之意,暗示着读者要善于发现、善于认识和善于欣赏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的美。
此题原有两首。其一曰:“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朝曦”写的是晴天的西湖,“晚雨”写雨中的西湖,“此意自佳君不会”,意思是不管是晴天雨天,西湖都有它领略不尽的无穷风采,可惜一般人却领会不到这一点,只知道欣赏晴中的西湖,不知道欣赏雨中的西湖,“一杯当属水仙王”,不如敬一杯酒给水仙王吧,只有这长年累月呆在湖畔庙里的水仙王尽情领略了西湖富于变化、多姿多彩的全部风光,只有它才称得上是作者的知己。所以在第一首西湖诗里,作者写“朝曦”、“晚雨”,写“此意自佳”,就为第二首西湖诗打下了很好的铺垫,第二首西湖诗就进一步描写了无论在什么状态下都极为迷人的西湖之美,以及作者所领悟到的蕴含在客观事物当中的深刻哲理。苏轼一向强调美的多样性,欣赏风景是这样,对于书法、绘画以及文学创作,也一向强调多样的审美风格。就像他在一首评书法风格的诗里所说的:“短长肥瘠各有态,玉环飞燕谁能憎。”(《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他用杨玉环和赵飞燕来比喻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杨玉环是胖的,赵飞燕是瘦的,但她们各有各的美,和“淡妆浓抹总相宜”一样,都是让人赏心悦目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