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注释、翻译、赏析

作者:苏轼 栏目:苏轼诗集 2020-09-30 15:53:45

苏轼

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导读】

元丰五年(1082)七月,即在苏轼被贬居黄州(现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两年后,他乘舟游黄州赤壁矶,借地发挥,将赤壁矶说成是孙刘联军与曹操大战的赤壁,写成著名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历来也被视为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作。

“念奴娇”为词牌名,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歌妓念奴,又名“大江东去”、“千秋岁”等。赤壁,地名,在湖北境内,三国时的古战场。

【原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2

【注释】

①大江:长江。②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作者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③“人道”句: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中郎将时年仅二十四岁,吴中称他为“周郎”。④雪:这里比喻浪花。⑤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嫁给周瑜。吴国乔玄有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⑥英发:勃发。形容周瑜英俊勃发。⑦羽扇纶(ɡuān)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时儒将的装束,形容周瑜从容闲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⑧谈笑间:谈笑之间,形容指挥若定。⑨樯橹:这里指曹操的水军。樯:船上的桅杆。橹:一种划水的工具。一作“强虏”。⑩故国神游:神游于故国。指词人想象当年周瑜大破曹军的情景。故国:这里指旧地。○1“多情”句:应笑自己多愁善感,头发早斑白了。华发:花白的头发。○12尊:通“樽”,古代盛洒的器皿。酹(lèi):古人祭奠时把酒洒在地上。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译诗】

浩荡的长江水滚滚不息向东流去,

波浪已将千古英雄人物冲洗净尽。

在从前曾经用来作战的营垒西边,

有人说那是三国周瑜破曹的赤壁。

岩石陡峭刺破天空怒涛拍击岸壁,

那卷起的浪花就如同千万堆白雪。

放眼眺望这雄伟的江山壮如画卷,

一时之间涌现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想当年周公瑾刚迎娶了小乔美女,

何等雄姿勃勃风流倜傥英武刚烈!

手里轻摇着羽扇头上披戴着丝巾,

说笑间八十万曹军就如灰飞烟灭。

神游于故国战场人笑我多愁善感,

以至人未老而白发已爬上了双鬓。

人的一生苦于太短就如一场梦幻,

举起酒杯洒向江中这永存的明月。

【赏析】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咏史怀古词,是宋词中一首千古传诵的咏史佳作。

这首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主要描写赤壁的景色,同时兼怀古人,仿佛是由远景、近景、特写等一组不同的镜头组成的画面组合。首三句,仿佛是远景扫描,长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亘古不变的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一代代风流人物。次三句,铺陈其事,是近景的定格,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人道是”三字,表明作者只是借“赤壁”之名咏写古事,抒发感叹。上片最后两句,是整个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引起了下片对周瑜的追怀。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这个主要的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想当年,年轻的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是那样的英俊潇洒、倜傥风流;又是那样的富有谋略,谈笑之间,曹军便被打得落花流水,建立了世人瞩目的赫赫功绩。而自己现在已鬓染霜花,却一事无成,一腔报国之志无处施展,这是让诗人无限感伤的原因所在。华发早生,功业无成,失望之余,作者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因而结尾二句归结为作者深沉而又颇多消极的慨叹。人生如梦,世事沧桑,面对滔滔东流的江水,作者只有举杯对月,自浇心中的愁绪。

全词运用联想、衬托、对照等手法进行艺术概括,将写景、抒情、咏史、议论高度融合,达到了和谐统一。写景绘声绘色,抒情气势磅礴,境界壮阔,英雄人物形象突出。加之作者善于驾驭语言,以富于个性特征的笔触点染山水,说古道今地抒发性情,从而构成了雄浑豪放的词风。总体看来,这首词写得豪迈奔放,大开大阖,气象恢弘,堪称历代咏史怀古诗词之绝唱,也开了后世豪放一派之先河,对后世词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致“大江东去”成了中国古代优秀诗词的代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