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百步洪》
长洪斗落生跳波②,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③,乱石一线争磋磨④。
有如兔走鹰隼落⑤,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⑥,飞电过隙珠翻荷⑦。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⑧。
我生乘化日夜逝⑨,坐觉一念逾新罗⑩。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余何。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
注释
①作于神宗元丰元年(1078),苏轼在徐州任上时,共有两首,第一首赠参寥,第二首寄王定国。此为第一首。百步洪,又名徐州洪,在今江苏铜山,泗水所流经,中有峭石,水势湍急。
②斗:通“陡”。
③水师:船工,水手。绝叫:大声喊叫。
④“乱石”句:航路狭窄如线,两边乱石像是争着来擦磨船板。
⑤隼(sǔn):一种凶猛的飞禽。
⑥柱:琴瑟上用以支弦的小柱。
⑦飞电过隙:电光闪过缝隙。珠翻荷:水珠自荷叶上滚落。以上四句连续运用七种形象来描写水的姿态和湍急的势头,是苏诗中博喻的典范。
⑧水伯夸秋河:即河伯至北海望洋而叹的故事,见《庄子·秋水》。以上二局意谓险中的经历虽然快乐,却不值得夸耀。
⑨乘化:顺应自然而变化。
⑩新罗:古国名,在今韩国境内。此句说一转念已过新罗国。
11、“纷纷”二句:谓世人的一切纷争攘夺如同在醉中和梦里,谁会相信顷刻间繁华竟会埋没于荒草之间。荆棘、铜驼,《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12、劫:梵文“劫波”之省,意为极久远的时节。传说世界千万年毁灭一次,为一劫。
13、委蛇:从容自得的样子。
14、篙眼:篙痕。指篙在撑船时在岸上留下的痕迹。窠:巢穴。
15、“但应”句:只要我的心无所留恋。住,停留,执着。
16、譊譊(náo):争辩的声音。师:佛师,指参寥。呵:呵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由船行洪流中的迅疾惊险而生发感慨,纵谈人生哲理。作品典型地体现了苏轼诗的特色,主要有两点:一是博喻所体现的苏轼的才思横溢。“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句之中,连用七个比喻,有三句都是在一句之中用两个比喻,这是纪昀所称赞的“创格”。且这四句写法变化多端,第一句用 “有如” 总起后面四句,接下来五个字连用两个比喻,下一句又用七个字充分地描写一个比喻,再接下来两句则各用两个比喻,而这两句跟前两句的毫不相对又不一样,在语意上对得相当工整。总之,才思之敏捷、想象之丰富以及取譬手法之多变,真可谓出神入化。而且这并非个例,苏轼在很多诗中都有生动新奇的比喻,如 “蹇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将清澈月光下的花影投地比喻成水中浮动着青苹,富于想象力而又表现得非常优美;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 《有美堂暴雨》),连用多个比喻来形容一场暴雨:以金杯酒满来比喻雨势之大,以羯鼓声声来比喻雨声之急,作者更联想到这场暴雨是老天为了让醉中的李白迅速醒来而以雨洒面, “倒倾” 一句以海中玉石比喻气势如翻江倒海的诗篇,实际上是喻中之喻。这是可与 《百步洪》中的博喻媲美的又一成功之例。
苏轼的博喻所体现的才思横溢令我们很自然地想到李白。事实上,在苏轼本朝就已经有人拿他和李白做对比了。有人跟神宗皇帝说,苏轼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李白。神宗说,不然,轼有白之才,而白无轼之学。这说法难免有对苏轼的偏爱,不过,大体来说,苏轼在才思敏捷与想象丰富上确实都颇似李白,但他少了几分李白谪仙人的飘逸,而学识的丰赡和思想的深刻则远胜之。例如这首 《百步洪》 诗所体现的哲理性,是李白诗所缺乏的,而正是苏轼诗的典型特征之一。这是一首理趣诗。所谓理趣,是 “理” 与 “趣” 的结合,理是哲理性,趣是形象性,理趣诗不是魏晋时期的玄言诗,玄言诗的不成功在于理过乎辞,哲理性太强,形象性不够,而宋代有很多成功的理趣诗,如王安石的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北陂杏花》:“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苏轼的西湖诗和庐山诗都是。这首 《百步洪》 亦如此。它的形象性是毋庸置疑的,精彩的博喻正是其形象性的体现;至于哲理性,作者的哲理思考并不是生硬地讲道理,而是从激流行船的感受中自然生发出来的。
作者的哲理思考,既有从庄子相对论获得的启发,也有从佛禅得到的顿悟。老庄哲学、佛道思想,都是苏轼丰富的思想体系所形成的重要源头,结合在他的以儒为本的思想当中,从而以三教合一的特色对其人生产生重要影响。三教合一也正是宋代文人士大夫典型的思想特色。苏轼少年时就对 《庄子》 有特殊的兴趣,一生又结交了多位僧人,常常跟他们谈禅论道。但苏轼对佛、道的濡染,并没有使他走向玄妙虚无之境,而是往往为他所用,成为化解现实中的困顿的良方,从而能够坦然、旷达地面对人生。如这首诗中,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既用了儒家的 《论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用了佛家 《景德传灯录》 关于 “新罗在海外,一念已逾” 的公案,而这又与《庄子》 “俯仰而拊四海” 意思相同。作者融汇儒释道三家思想,从老庄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禅宗的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获得启悟,从纷纷扰扰争权夺利的世俗社会中摆脱出来,获得心的坚定和精神的自由。这些哲理思考又是时时联系着形象性的,如 “我生乘化日夜逝”、“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都是作者思考和议论的形象基础,从而将 “理” 与“趣” 结合了起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