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亭记
喜雨亭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繄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说明
本文是苏轼在凤翔府签判任上写的,时间是仁宗嘉祐七年(1062)。当时,苏轼在修治官舍时,建造了一座小亭。小亭落成时,正逢大雨连降三天,绵延弥月的旱象因之解除。于是,苏轼便以“喜雨”命亭,并欣然提笔作文。
本文撇开一般山水亭台游记多以形制、景色描写为主的写法,而是交错采用叙述、议论、抒情、写景多种手法,显示出独特的风格。
文章采用倒叙开篇,以几个历史事故引出“亭”“雨”“喜”三个字,再层层深入、扩展,最后点出主题:因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而喜。
本文篇幅虽短,却自然流畅,波澜迭出。采用问答形式,似谈家常,尤显活泼欢乐,风趣轻松。
集评
姜宝曰:此篇题小而语大,议论干涉国政民生大体,无一点尘俗气,自非具眼者未易知也。
——明·郑之惠《苏长公合作》卷一引
王世贞曰:看东坡此篇文字,胸次洒落,真是半点尘埃不到。
——明·郑之惠《苏长公合作》卷一
金圣叹曰:亭与雨何与,而得以为名?然太守、天子、造物既俱不与,则即以名亭固宜,此是特特算出以雨名亭妙理,非姑涉笔为戏论也。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八
吴楚材曰:只就“喜雨亭”三字,分写、合写、倒写、顺写、虚写、实写,即小见大,以无化有,意思愈出而不穷,笔态轻举而荡漾,可谓极才人之雅致矣。
——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十一
余诚曰:以三“忘”为经,以八“名”字为纬,以三“民”字为骨,就一座私亭,写出绝大关系,俾忧乐同民之意,隐然言外,而又毫不着迹。立言最为有体,然非出笔潇洒,亦安能藏庄重于流丽如此也,的是风流太守之文。彼于篇末以滑稽为讥者,殆未思民归功太守,太守推美于君,天子让善于天,天普美无言。层层正自有至理。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八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