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记
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原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生于开封。少年时即慷慨有大志,二十岁时,以父荫太庵斋郎、荥阳县尉。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历任蒙城县令、长垣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校理等职。政治上主张改革弊政,抗击外来侵略。因敢于直言,遭到权贵的嫉恨和保守派的诬陷打击,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免官,退居苏州沧浪亭多年,后又被任用为湖州太守。庆历八年(1048)十二月,以疾卒于苏州。工诗文,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诗与梅尧臣齐名,时号“苏梅”。所作指陈时弊,略无隐讳,笔力豪健。有《苏学士文集》。
沧浪亭记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南游,旅于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祐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埼,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自用是以为胜焉。
说明
本文是作者因罢官而退居苏州时为修筑沧浪亭而写。文章描绘了沧浪亭优美的自然环境,抒发了从中得到的乐趣。作者把官场的勾心斗角与大自然的真趣作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污浊社会的鄙视,寄托了他隐退闲居的志向。文章前面写景,后面议论,而摆脱荣辱之场、获得自然真趣的悠闲之情始终流注全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