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2,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4,水中藻荇交横5,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6。
【注释】 1本文题目一作“记承天夜游”。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城南。 2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时作者谪居黄州已有四年。3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今属河北)人。元丰六年贬谪黄州,寓居承天寺。 4积水空明:形容月色布满庭院,如同积水一般清澈透明。5藻:水藻,一种水生植物。荇(xing姓),荇菜,水草名。 6闲人:当时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张怀民也贬居黄州,两人同为赋闲,故称“闲人”。
【今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忽然看到月光照进窗户,便欣喜地起身出行,一时想到没有可以同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俩便一道在中堂漫步。
庭院里象积满了水那样清澈明亮,似见水中水藻、荇菜交杂在一起,原来那是竹子、柏树在月光下的阴影。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象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集评】 清·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集录》卷九:“仙笔也。读之觉玉宇琼楼,高寒澄澈。”
【总案】 这篇散文小品记述作者月夜无眠、邀友散步及其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在谪居生活中那种恬淡旷达而又抑郁愤懑的复杂心理。全文三段,首段叙事,写见月色而生游兴,遂至承天寺邀友伤月。仅两个长句,就把这次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交代得清清楚楚,令人读之一目了然;同时,在记事中也自然流露出作者与友人夜游赏月的喜悦心情。次段写景,寥寥三句,以水为喻,十分精彩地描绘了一幅明净澄澈的月夜图,实现了充溢整个庭院的融融月色所特有的空间感和动态美,着实令人神往。末段抒情,以“闲人”自嘲,貌似达观闲适,却深含怅惘、悲凉之意。作者与友人当时均遭贬谪,“同是天涯沦落人”,胸中郁闷难遣,只有忘情月色,聊以自慰。
本文以清新淡雅的笔调,将叙事、摹景,抒情融为一体。写来颇具诗情画意;同时,语言精炼,结构谨严,行文畅达,也自成特色。明人王圣俞在《苏长公小品》中云:“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随事记录便是文。”实可谓知人之言,中的之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