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及近代散文·明代散文·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接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尝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长书以为贽, 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 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
这是作者写给同乡马君则的一篇赠序。也是一篇言情并茂的劝学文章。宋濂现身说法,以自己刻苦学习的切身经历,告诫与勉励青年学子珍视优越的学习条件,专心致志,勤奋求学,为将来成就事业,作好充分准备。它表现了宋濂对青年人求学的关怀和对社会人才的器重。
****
这篇文章四节文字,可分三段——
第一段(1-2节):写自己往昔勤苦求学经历;
第一层(1节):说自己幼年家贫而读书刻苦;
第二层(2节):记自己从师求学之艰难。
第二段(3节):写当今太学生对求学应抱态度;
第三段(4节):写为马生作赠序之由来与意旨。
以下分段略讲——
第一段:写自己往昔勤苦求学经历
第一层:说自己幼年家贫而读书刻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接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一、诠词释句:
计日以还——按照约定时期归还。
弗之怠与加冠——前者,即“弗怠之”。怠,偷懒,懈怠。后者,是指二十岁。古代男子至二十岁,举行加冠礼,称为成人。
硕师与先达——硕师,指学识渊博的大师或名师。先达,指有声望有学问的先辈。此指吴莱,浦江人。当宋濂游学诸暨时,吴莱在白门方氏义塾当塾师。
稍降辞色与叱咄——前者是说言辞和面容都很严肃,并未稍微和气一些。后者,是呵斥。咄(duō多),呵斥声。
二、略述大意:
我年幼时就很喜欢学习。那时,家穷没有钱买书,经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阅。并亲手抄录,计算着借读时间,准时归还。天气十分寒冷,砚台的墨水冻成了硬冰,手指僵直不能伸屈了,我仍然不懈怠。抄写完了,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略略超过约定时限。因此,许多人都愿意借书给我,因而得以博览群书。到了成年,我更加钦慕先圣先贤的学说,但又担忧无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同我交往。对此,我曾经赶往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德望的前辈请教。先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一堂,说话声气和脸色都不甚和悦。我站在他旁边陪侍着,提出疑难、询问义理,低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斥责,我反而更加恭敬,礼节更周到,不敢说一句顶撞的话;等他高兴时,乘机再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还是得到了那些应当知晓的学问。
第二层:记自己从师求学之艰难
当余之从师也,尝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一、诠词释句:
负箧曳屣——背着箱子,拖着鞋子。箧(qiè切),小箱子。曳(yè夜),拖。屣(xǐ洗)鞋。
媵人持汤沃灌——侍从拿热水给我浇洗。媵(yìng映)人,原指随嫁的人。此指陪送自己上学的侍从。汤,此指热水。沃灌,浇洗。
逆旅与日再食——逆旅,即旅店。日再食,一天吃两顿饭。
绮绣、朱缨、容臭、缊袍——绮绣,以丝绸绣花做成的衣服。朱缨,红色帽带。容臭(xiù嗅),香囊。缊(yùn运)袍,以乱麻作絮之粗劣衣袍。
慕艳、中、口体之奉——慕艳,即羡慕。中,指内心。口体之奉,指吃穿方面的供奉。
幸预、君子、宠光、耄老——幸预,侥幸参与。君子,此指有学问有德望之人。宠光,荣宠。耄老,年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缀、日侍坐、氏名——缀,连缀。此指追随。日侍坐,天天在皇帝旁边奉侍。氏名,即姓名。
二、略述大意:
当我寻找从业老师时,肩背书箱,脚拖鞋子,行走在丛山深谷之中。严冬时节,寒风猛刮,大雪盈野,雪深数尺,脚掌和皮肤开裂了还不知晓;当赶到客店,四肢冻得僵硬不得动弹,幸好侍从取来热水冲洗,又用被子覆盖我身,过了好久才缓和过来。寓居在旅店主人处,一天只吃两顿饭,别提吃什么新鲜美味的食物了。在同住旅店的同学中,身上穿的是绸缎绣花的衣服,头上戴的是红缨装饰着宝石的帽子,腰里还挂佩着白色的玉环;而我呢,却穿着一身粗劣破旧的服装,同他们一道生活着,但我却没有生出羡慕的心思。因为,我心中藏着足使我欣慰快乐的东西,那就不会去考虑什么吃穿不如人的问题了。我所经历的刻苦勤勉求学的情况,就是如此。
第二段:写当今太学生对求学应抱的态度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一、诠词释句:
太学与县官与廪稍——太学,设在京都的全国最高学府。明初,称国子学,后改为国子监。县官,此指朝廷、公家。廪稍,公家供给的粮食。廪(lǐn凛),米仓。亦指贮藏的粮食。廪,同“廩”
裘葛与司业、博士——裘,毛裘之衣。葛,麻葛之衣。司业与博士,这里均指国子学的学官与老师。司业,为太学的副长官。
天质与假、诸与卑——天质,即天资。假,借也。诸,“之于”之合音。卑,低也。
二、略述大意:
当今众多学生都在太学里学习,朝廷天天供给粮米,父母年年送来夏衣冬服,决无受冻挨饿之愁;坐在大厦里念诵《诗》、《书》,没有了东奔西走的劳累;还有学官的悉心管理和博学的老师的认真教诲,没有问而不答的时候,也无寻求不到的知识;凡是应有的书籍都已集聚此处,不必再如我那样借别人的书籍来抄录,然后才能看到我要看的书。在这种优越条件下,如果他们学业还不精通,高尚品德还未养成,那就不是天资之低下,而是他们治学的心志不坚,没有像我那样专一罢了! 这难道是别人的过错吗?
第三段:写为马生作赠序之由来与意旨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长书以为贽, 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 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一、诠词释句:
流辈与朝京师——流辈,同辈,此指同学。朝京师,是说宋濂于洪武十一年(1378)入京朝见皇帝朱元璋。
乡人子与谒余——乡人子,即同乡晚辈。当时东阳与浦江同属金华府。谒,拜、见。谒余,拜见我。
长书以为贽——,同“撰”,写作。长书,此指长信,贽,见面礼。
夷与诋——夷,平和。诋,诋毁。
二、略述大意:
东阳太学生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们都特别赞赏他品学兼胜。当我去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身分来拜见我。他特地写了一封长信,作为向我表敬意的礼物,其文辞十分畅达。同他讨论一些问题,即使争辩之时,也是言语谦恭,而脸色平和。他说自己少年时就很用心学习,而且甚为勤苦。这真可算是善于治学的人了。他将要归里看望父母,于是,我特意向他说说自己求学的艰难情况,勉励同乡人更好地学习,这就是我的志向与愿望。有人或许会因此诋毁我是夸耀自己好的际遇故意傲视乡人,这难道算是了解我吗?
****
借写赠序,达劝学目的,正是此文的题旨所在,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文末缀上“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一句,却未曾引起读者足够的重视。其实,它将人们引到另一个有趣的探索领域,即劝学之法。
历来,求学之途径万千条,劝学之法也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上的一些有关文章,就可罗列一大串。这里,不欲远搜,只就读过的文章中录其著名的几篇:
一、说理晓义之法
在先秦诸子中,荀子的《劝学篇》最为显要。它的劝学法,着重在说理晓义上。试看文本,从“人性恶”的哲理高度,以长篇专论形式,系统地论述了人类治学的重大课题。文中立足“劝”字,紧扣“学”字,强调了人之后天学习与改造的重大意义,然后才论及学习途径与方法。这就从最根本的要义上作了劝学,其影响巨大。
二、古贤引路之法
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曾巩的《墨池记》,就曾经借记写“墨池古迹”,从而论及治学问题。文中以王羲之超人书艺“非天成也”入题,带出王羲之勤学苦练的经历,并上溯至东汉“草圣”张芝的“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轶事,借以劝人仿效古贤的治学精神。
三、借事(物)喻学之法
对此,宋人王安石的劝学手法,最引人注目。他在《游褒禅山记》中,不惜改变散文的传统体制,通过纪述游山见闻,借物言志,抒发议论,阐明治学之道,其中重要的劝学手法就是借记游山见闻,暗喻治学;当重点深入论述时,又处处以游山作喻,使游山与治学成为一个统一体,这样就可让人们由游旅山景中很自然地省悟到治学之道,从而提高治学的自觉性。
四、现身示范之法
这是明人宋濂在本篇中所采取的劝学之法。它不同于上述那些或说理、或借物、或托古之法,而是以自己治学为“典型”,以亲身经历为参照,进行了生动而深切的“劝学”活动,收到良好效果。这种劝学法,其优越性显著:切实有效,启迪性强,榜样力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