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陈亮·贺新郎》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鉴赏《两宋词·陈亮·贺新郎》陈 亮

陈 亮



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馀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唤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注释 ①神奇臭腐:出自《庄子·知北游》:“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②夏裘冬葛:出自《淮南子·精神训》:“学御者不为辔也,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于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裘,皮衣。葛,用葛做的衣服。③二十五弦:指瑟。《史记·封禅书》:“或曰:‘太常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于是……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④树犹如此:感叹岁月流逝。《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⑤妍皮痴骨:外表俊美而内心愚笨。《晋书·慕容超载记》:“超自以诸父在东,恐为姚氏所录,乃阳狂行乞,秦人贱之。惟姚绍见而异焉,劝(姚)兴拘以爵位,召见与语,超深自晦匿,兴大鄙之,谓绍曰:‘谚云“妍皮不裹痴骨”,妄语耳!’由是得去来无禁……超身长八尺,腰带九围,精彩秀发,容止可观。”⑥伯牙弦绝:指知音零落。《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⑦九转丹砂:道家称炼制九次的仙丹为九转丹,再经加工,可成九转还丹,据说可以点铁成金。⑧应声:随着声音,形容快速。



友松图 【明】杜琼 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同为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人,陈亮和辛弃疾(字幼安)志同道合,情意甚笃,但因为机缘不巧,他们见面的次数并不多。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辛弃疾和朱熹三人相约在紫溪会面,当时陈亮在浙江东阳,而辛弃疾罢官闲居江西上饶,于是陈亮便赴上饶拜访辛弃疾,二人共游鹅湖,然后一起到紫溪等候朱熹,然而二人徘徊数日,却一直没有等到朱熹,只好就此作别。别后,辛弃疾惆怅怀思,因作《贺新郎》一首赠寄陈亮,陈亮亦以同韵回赠,自此二人以同调同韵互相唱和,又各得词二首。这首“老去凭谁说”即陈亮回赠辛弃疾的第一首词。

词的上片纵论国家大事,首句“老去凭谁说”抒发了年华已老知音难觅的感慨,这就使辛弃疾这样的知己显得更可贵。“看几番”两句,道出了世事颠倒错乱、变幻无常,腐朽与神奇幻化不定,夏日里穿皮衣,而冬天着麻葛,一切都乱了套。这既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又包含了对人世沧桑剧变的无奈之感。接着说沦陷区的父老作了几十年的亡国奴,如今还健在人世的已经寥寥无几了,而活着的人,在亡国的时候,还都是胎发未干的婴儿,他们早已忘记了国恨家仇,失去了报仇雪恨的斗志和勇气。“无仇可雪”不是“无仇”,而是有仇却无心去雪,无法去雪,如果抗金大业再继续耽搁下去,那么后来的人不仅会习惯了安于现状,而且会逐渐忘却丧国的耻辱,这是词人所不愿看到的情况,也是他一直耿耿于怀的情结。这三句话,出语平常,却包含着沉痛的叹息。于是,词人借天帝将五十弦的瑟破为二十五弦的典故,表达了对国家支离破碎现状的担忧,又以被平分成两半的圆月为喻,说明这样的情况必不能长久。“胡妇弄,汉宫瑟”承接上文“二十五弦”来说,是“多少恨”的一个例证,说汉宫瑟为胡妇抚弄,借以指说汴京被攻破后,礼器文物被金人劫掠一空的悲剧。《宋史·钦宗本纪》记载靖康二年四月,金人掳徽、钦二帝及皇后、太子北归,宫中贵重器物图书并捆载以去,其中就有“大乐、教坊乐器”一项,这里影射这一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国都沦亡的悲痛之情。

词的下片旨在表现与辛弃疾的友谊。因为在抗金事业上陈亮和辛弃疾有共同的主张,所以他们互引为知己。“树犹如此”借桓温的典故表达了岁月流逝的感慨。桓温北伐,看到以前种的柳树已经很粗,从树之老想到人之老,于是攀枝流泪,感叹自己已到暮年。光阴不待人,知己相见本来就难,而二人已非少年,便使重逢更加遥遥无期,“堪重别”其实是不堪重别。陈亮在写完这首词六年后便生病去世了,与辛弃疾的这一别竟真的成了永诀,可谓一语成谶。陈亮视辛弃疾为知己,他可以不理会世人对自己的嘲笑和误解,可以任凭别人讥讽自己为“妍皮痴骨”,但只要有辛弃疾的认同和理解,他就会依然坚持自己的抗金主张。高山流水的典故旨在说明,陈、辛二人的友谊绝非俗人那样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友谊,而是有着共同理想、共同精神境界的超凡脱俗的友谊。这种友谊坚定了陈亮精忠报国的信念:即使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凡人,也要点铁成金,为国家尽忠竭力。最后“龙共虎,应声裂”,以磅礴的气势预测了胜利的前景,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抗金大业欣欣向荣的未来。

全词起于沉郁,收于豪放,多用典故,却不显得累赘。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忠诚大大提升了词的格调,铿锵有力的语言使这首词有非同寻常的感染力。(常迎春)



竹炉山房图 【明】沈贞

辽宁省博物馆藏



链接 力主抗金的陈亮。在抗金主张上,陈亮与辛弃疾有着太多的共同语言。据《古今词话》《词林纪事》的记载,陈亮和辛弃疾一直以来都相互仰慕,但苦无缘相见,直到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两位惺惺相惜的英雄才在江西铅山的鹅湖会晤十天。两人一见如故,纵谈天下事,成为日后最美好的追忆。在这次会面中,辛弃疾写了壮词《破阵子》。当陈亮离开的时候,辛弃疾又写了一首《贺新郎》以纪其事。词曰:“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贺新郎



陈 亮



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桩大义(11),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12)、只成痴绝。天地洪炉谁扇鞴(13),算于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14),关东裂。

注释 ①离乱:变乱,常指战乱。②金缯:黄金和丝织品。③藤:蔓生植物白藤、紫藤等的通称。葛:多年生草本植物。④冠盖:特指使者。冠,礼帽。盖,车盖。⑤星星:头发花白的样子。⑥涕出女吴:流着泪将女儿嫁到吴国。《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东汉赵岐注:“齐景公,齐侯……吴,蛮夷也,时为强国,故齐侯畏而耻之,泣涕而与为婚。”后常用此典表示委曲求和。⑦鲁为齐弱:鲁国被齐国削弱。《左传·哀公十四年》:“甲午,齐陈恒弑其君壬于舒州。孔丘三日齐(通“斋”)而请伐齐,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孙。’孔子辞,退而告人曰:‘吾以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⑧丘也幸:意思是自己很幸运,有了错就会有人给指出。《论语·述而》:“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 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⑨由之瑟:《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由,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⑩斩新:即崭新。(11)桩:量词,犹件,宗。(12)话霸:话柄。(13)天地洪炉:出自《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鞴(bài):鼓风吹火的皮囊,俗称风箱。(14)淝水破:晋太元八年八月,前秦苻坚大举南侵,晋相谢安命谢石、谢玄迎战,大溃秦兵于淝水。后常用做御敌战胜的典故。

鉴赏 陈亮、辛弃疾紫溪之会别后,作了多首《贺新郎》相互酬答,二人互诉衷肠,彼此勉励,既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又对抗金前途充满了希冀。这首《贺新郎》比前一首稍微晚一点,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冬或十六年春。

词的上阕议论时事,回顾了丧权辱国的历史,表达了对妥协投降政策的强烈不满。“离乱从头说”以沉重的语调打开了对历史的回忆:自北宋起,宋与辽、金的外交就充满了屈辱不平,为了换取暂时的和平,宋朝每年都要向辽、金进贡大量的金银和丝帛,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扩大了敌人的胃口,进贡的赋税有增无减,北国犯边的事件却屡屡发生。到最后,金国终于侵占了整个中原,宋朝不得不退至江南一隅,然而南宋并没有吸取历史教训,仍然做着以“金缯”换和平的美梦,统治者不仅不以此为耻,反而将其视为爱民的表现。如仁宗宣称的“朕所爱者,土宇生民尔,斯物(指金缯)非所惜也”(魏泰《东轩笔录》)其实是在为投降政策辩护,所以词人用“爱吾民、金缯不爱”对统治者的懦弱无能进行了讽刺。正因为朝廷对抗金事业持一种消极的态度,懒散柔靡的风气将人们的斗志和士气消磨殆尽,所以南宋的外交始终不能振奋强大,南宋的使者到了金国之后,不仅不能有所作为,反而只能像弄臣一样,陪着金主观看北国风光,想到这里,作为有志之士的词人不禁悲从中来,“亏杀我,一星星发”痛惜自己年华已逝,而抗金大业却没有取得丝毫进展,词气从慷慨一变而为沉痛。“涕出女吴”与“鲁为齐弱”都是比喻宋弱金强,宋向金委曲求和的现状,作者以史为鉴,劝说南宋统治者正视历史教训,奋发图强,而非一味妥协退让。“丘也幸,由之瑟”,作者主张北伐引起一些人的非议,但他借孔子语表示尽管别人都以为错,自己仍然坚持北伐的主张。这两句话来得突兀,似乎显得有点生硬,而这恰恰符合陈亮词“硬语盘空”的特点。词人胸怀报国的壮志无处倾诉,然而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并未衰退,发此硬语亦是其精神力量的写照。

词的下阕设想了抗金事业的远景,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辛弃疾早年曾组建过有名的“飞虎军”,令金人闻风丧胆,“斩新换出旗麾别”就是想象如果由辛弃疾肩负抗金重任,定会使抗金事业面貌一新。二人鹅湖相会时,言谈甚欢,他们所议论的,一定包括天下大势。“一桩大义”也许就是关于北伐的种种主张和设想,二人解剖分析,为他们共同描绘的理想图景兴奋不已。“据地”二句将北伐军队排山倒海、纵横捭阖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词的气氛达到高潮。然而接下来“这话霸、只成痴绝”一句使语势陡转急下,词人的情绪一落千丈,这一切想得再好,也如梦幻泡影,只能归于幻灭,其中包含着多少沉痛的血泪和叹息。天地如一个大熔炉,而个人在天地之间,最终会被消解,这种幻灭感催发了词人对人之有限性的认识,但却并未消磨掉词人的斗志,所以词人在结尾仍鼓起勇气,疾呼出“淝水破,关东裂”的希望,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决心。这里再次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例子表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和对胜利的憧憬,反映了他和辛弃疾的共同心声。(常迎春)

集评 冯煦:“龙川痛心北虏,亦屡见于辞,如《水调歌头》云……又:‘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忠愤之气,随笔涌出,并足唤醒当时聋聩,正不必论词之工拙也。”(《蒿庵论词》)

链接 陈亮对人才的论述和重视。陈亮在其著作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务实”的口号,他不同意朱熹所说的“醇儒”标准,主张判断人才的标准就应该看其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人才的理想人格应当是“有救时之志,除乱之功”。至于人才的培养,陈亮认为,只有在实事、实功中经过反复锻炼方能成长;同时人才也要在使用中鉴别,既所谓“东西驰骋而人才出矣”。这些进步的观点,直到今天还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重事功的学说与陈亮、叶适的文学观念。陈亮和叶适是南宋时期事功之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反对理学家空言“性命”与“心性”,而主张注重事功。这样的学术观点在他们的文学理论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陈亮论文要求讲求天下之实,理百事,他在《书作论法后》一文中说:“大凡论不必作好语言,意与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叶适在《法度总论》中曾这样论述道:“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方者为良医,尽观而后自为之,故无泥古之失,而有合道之功。”在这一观念指引下,叶适的散文也以切实明通而显。

贺新郎



陈 亮



怀辛幼安用前韵



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尊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楼斗绝。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注释 ①齐民:平民。②伊:指伊尹。葛:指诸葛亮。③尊:同“樽”。④“百世”句:古人认为圣人很难得,百世一遇,就好像随踵而至。《战国策·齐策》:“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王曰:‘子来,寡人闻之,千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⑤三人月: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⑥瑟:这里名词作动词,意为弹奏。⑦风从云合:比喻同类相从。《易·乾·九五》:“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⑧次骨:至骨。⑨卧百尺高楼:《三国志·魏书·吕布传》附《陈登传》记载:汉末陈登(字元龙)有大志,许汜与刘备议天下人物,对陈登“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不满。刘备反驳他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斗绝:即陡绝,高下悬殊之意。⑩买犁卖剑:指百姓安居乐业。典出《汉书·龚遂传》:“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如带牛佩犊?’”

鉴赏 这首词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即陈亮与辛弃疾鹅湖相会的第二年。词中表达了对辛弃疾的思念之情、“岁月不待人”的怅恨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上阕回忆与辛弃疾相会的情景,唱出知音难觅的主旋律。鹅湖一会,陈亮与辛弃疾“长歌互答,极论世事”(辛弃疾《祭陈同父文》),对天下大势做了透彻淋漓的分析,对抗金前景也做了充满希望的估计。但这并没有使陈亮沉浸在胜利的幻想中,他更多地看到了抗金事业的前方依然是风雨如晦,所以“话杀浑闲说”起得萧瑟,将两人对时局的论议化作“闲说”二字,悲愤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其时,陈亮仍为一介布衣,而辛弃疾则久被罢黜,二人仕途黯淡。辛弃疾在寄给陈亮的词中曾盛赞他“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贺新郎》),陈亮在这首词中作了回应,说伊尹、诸葛亮那样的事业,是平民可望而不可即的,所以对于国家大事的分析只能是说说罢了,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这里也包含了空怀报国之心却无路请缨的愤慨。鹅湖相会,正值大风雪,陈亮冒着严寒,从浙江永康赶到江西上饶与辛弃疾见面,所以陈亮忆及去年的风雪,颇多感慨。英雄失途,相见时只能叹息已为老人,而由于怀着对好友的思念,别后头上又新添了几根白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将辛弃疾比作百世难得一遇的圣贤,同时也是陈亮一生中不多的知己之一,道出了二人友情的珍贵。“三人月”极言相思之苦,二人肝胆相照却聚少离多,不能不说是命运的捉弄,所以词人不无怅惘地叹息:这新愁旧恨向谁倾诉呢? 词气至此低沉到极点。

下阕开头即将词气一转而为昂扬之态。男儿哪里用的着为离别而黯然伤神呢? 词人与辛弃疾的相会称得上是英雄的聚合,词人勉励好友和自己以国家大局为念,不必作儿女情长之态。“风从云合”充满激昂慷慨的豪气,从中可窥词人的万丈豪情。“千里”两句引辛弃疾为知己,说只要二人情义相投,即使远隔千里,也如每天相对见面,而自己的心意,只有辛弃疾可以体察,深至骨髓。这是针对辛弃疾寄词中的“佳人重约还轻别”至“此地行人销骨”诸句而发的感慨,既是在安慰朋友,又是在安慰自己。接着词人用陈登的典故比喻辛弃疾德高才大而不见用于世,表达了对朝廷消极抗金政策的不满,以及对那些把持朝政却不图进取的小人的鄙薄。“天下”两句表面是在歌颂升平,实则反用龚遂的典故,表达了对持有解甲归田、苟且偷安之论者的讽刺。“天下适安”其实是“天下苟安”,陈亮曾在上奏孝宗皇帝的书中极言“以和误国”的危害,对于朝廷安于现状的策略深切不满,所以这里正话反说,其忠愤忧国之情可窥一斑。卒章“壮士泪,肺肝裂”,声情激越,慷慨淋漓,满腔悲愤,喷薄而出。

陈亮与辛弃疾交好,人品相似,词亦相近。二者同为悲壮之辞,辛辞深婉沉郁,陈辞磊落使才。这首词意兴勃发处情辞慷慨,典故牵连处点铁成金,与辛词相比毫不逊色。(常迎春)



烟江远眺图 【明】 朱端 故宫博物院藏



链接 陈亮“古今并宜”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历来就有“厚古薄今”的传统观念,但是陈亮却并未受其影响,他明确地反对朱熹所谓的“三代以下,天地人心日益退化”的观点,而是积极主张“古今并宜”,甚至明确地提出:“圣贤之事不可尽以为法。”

陈亮与朱熹的学术论争。陈亮、朱熹一直保持着非常的友谊,但他们二人 在学术思想上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陈亮在返乡专意讲学著述时,一直和朱熹保持着十分密切的书信往来,他们在书信中互相研讨学术问题。陈亮在《与朱晦庵秘书》中反复申明自己所坚持的历史进化观,肯定功利为道德的准则。陈亮肯定道德、事功不可分割,反对朱熹把理与欲、义与利对立起来,所以他认为“天理人欲可以并行”,并批评朱熹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并指出空说道德性命结果只能“尽废天下之实”,造成一批于国家民族“风痹不知痛痒之人”。

朱熹坚决支持抗金。朱熹坚持主张抗金,在宋孝宗即位后,朱熹上呈给皇帝的《壬午应诏封事》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抗金主张:“夫金虏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则其不可和也义理明矣。”在抗金遇到挫折和失利时,朱熹则极力上书言事,强烈要求“亟罢讲和之议”,批评议和为“不当为者”。“隆兴和议”以后,在宋、金之间的冲突日趋和缓的情况下,朱熹也不忘复仇之义,但同时又积极倡导“益修政理”,“固内以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