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李清照·渔家傲》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鉴赏《两宋词·李清照·渔家傲》李清照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 ①云涛:指海涛。②星河:银河。③帝所:天帝所居之处。④“学诗”句:语出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谩有,空有。⑤“九万里”句:语出《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又云:“鹏之徒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⑥“蓬舟”句:蓬舟,状如飞蓬的小舟。三山,《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

水图(之三) 【宋】 马远 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本词作于建炎四年(1130)春。建炎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金人犯越州,四年正月二日犯明州,高宗南逃入海。此时李清照携铜器等物,“欲赴外庭投进”,一路追随御舟,其《金石录后序》云:“上江既不可往,又敌势叵测,有弟迒任敕局删定官,遂往依之。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睦。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在。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又之越。”可见李清照于建炎四年正月三日以后至章安行在,十八日随御舟沿海路至温州,本词所写,即是其中的航程生活,而采用梦境来描绘,则显得内涵丰厚、意味悠长。

这首词以风格的瑰奇豪放而为人称道,近代梁启超评价:“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艺蘅馆词选》)的确,本篇与《漱玉词》的清倩、柔美格调相去甚远,而绝肖豪放派的风格,或可看作是易安词的别调。其实这与李清照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南渡以前,李清照生活较为安逸,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她“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也变得开阔宏大。

上阕,从记梦中之景开始,为下阕述志设下由梦进入天宫之境。开篇便展现了一幅雄阔、壮美的海天一色画卷。“接”“连”二字把深邃的天宇、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而“转”“舞”两字,则形象地再现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所谓“星河欲转”,是写随着黎明的到来,天上的银河似乎也在旋转一般;“千帆舞”,写海上千帆竞发的状态,好似神帆的飞驰、升降。船摇帆舞,星河斗转,既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也富有梦境的虚幻性,虚实相映,充满了神秘和灵动。此时作者的内心也随着荡漾、涌动,恍似渡过了银河,飞升到了九天云外中。“仿佛”三句便是作者剪辑的天际生活片段,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她回到了天宫,听到了天帝关切地询问她将去何方,这俨然是一个态度慈蔼、关心民瘼的天帝形象。“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仅是一句简短的问候,却饱含着浓浓的温情,也许这正是作者心灵深处的企盼吧,此时她颠沛流离,最渴望的就是有人关心,生活平静,不再飘摇无根,身似浮萍。但这不过是一个美丽的梦罢了,她的希望只能借助梦境才可以实现。

下阕开篇五句是作者对天帝的答话,“我报”二字使上下两片一气呵成,衔接无缝。“路长嗟日暮”句是倾诉现实生活的坎坷。作者把“路长”与“日暮”提出来,刻意要说明二者的尖锐矛盾,“路”既是现实之路,又是人生之路,词人借日暮,感叹自己已值暮年,而希望不得实现,她的希望是什么?无非是国家安定,生活幸福,婚姻美满,诗词妙绝。此句化用了屈原《离骚》的“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镕裁得纯熟、自然,寄意悠远不尽。

“学诗谩有惊人句”又是作者吐露的苦衷,原来她与杜甫一样都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豪情壮志,的确“巾帼不让须眉”,但是一“谩”字便将她内心的愁怨表达殆尽,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身逢乱世,欲诉无门,也只有通过幻想的方式,面对理想的天帝才能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愤懑,这句直指惨淡的现实社会,带给人心灵的震撼。

李清照是一位个性鲜明的女词人,她高洁傲岸,目无下尘,自然不愿屈服于凄凉、残酷而又冷瑟的现实中,遂发出强烈的呼声:“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去追寻她心中的精神乐园,她希望大风不要停住,将自己送到理想的“三山”,从而宕开尘世的一切羁绊,驾着篷帆轻舟,驰骋在海上仙境中,真是气势豪迈,风神摇曳。但她真的能做到吗? 只不过是一梦耳,梦醒了,依旧是凄怆满眼。

这首词作者将屈原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以及上天求索、叩问陈词的隐喻手法引入词间,飞驰想象,巧妙地借用典故和梦幻,构造了奇谲的意象和缥缈的意境,形成了瑰丽奇特的独特风格,气度恢弘、格调雄奇,开南宋辛派浪漫主义词风的先河。(张雅莉)

集评 清·黄苏:“此似不甚经意之作,却浑成大雅,无一豪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蓼园词选》)

清·陈廷焯:“有出世之想,笔意矫变。此一无改适事一证也。”(《词则·别调集》卷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