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涤非 刘乃昌《秋兴八首(其二)》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萧涤非刘乃昌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杜甫

秋兴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在夔州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感时伤怀,因秋发兴,故曰“秋兴”。755年的渔阳鼙鼓,惊破了李唐王朝的太平酣梦,大唐帝国由兴盛转向衰落,由统一走向分裂。与时代共呼吸的杜甫从此也亲历离乱之苦,饱尝家国之痛。经历三年干戈扰攘之后,从公元759年杜甫弃官客居秦州,到写这组诗时,他又已足足过了七个年头的飘泊生涯,然而时局并无转机,外敌侵逼、藩镇割据,又更加剧了艰难的国步。由于严武去世,他在成都失去凭依,这时正流寓夔州孤城。飘泊的生涯,凄苦的身世,壮怀莫酬的心境,值此萧飒的秋光,自然使诗人触目伤怀,忧思倍增。不管境遇如何艰难,诗人最关心的总是时代的兴衰、国家的命运。因而在这组诗中篇篇都融铸着诗人的缅想乡园、思念故国、关怀时事的深挚情思。

本篇是组诗的第二首,写身在夔州而怅望京华,殷殷怀思。首联直写依孤城北望,点题笔墨,提挈全篇。“夔府”,点所在地,“每依”,见出夜夜如此。长安城上值北斗,故依北斗为标准跷望京华。清徐增云:“‘落日斜’,装在孤城二字下,惨淡之极,又如亲见子美一身立于斜阳中也”。(见《而庵说唐诗》)“三声泪”来自渔歌,《水经注·江水注》载渔歌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句。昔闻其语,今日有了亲身体验,故下一“实”字。“八月槎”,化用传说故事,《博物志》记,天河与海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木筏)来去不失期,有人乘之至天河。《荆楚岁时记》则谓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而达天河,后至蜀见严君平。此处以张骞至天河喻指严武还朝廷。代宗广德二年(764)严武曾表荐杜甫为节度幕府参谋,杜甫当时有随严武奉使还朝的打算,故其《立秋雨院中有作》云:“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后严武病死成都,还朝的打算就此落空,故曰“虚随”。这一“实”一“虚”,写尽了诗人素愿难遂、飘流堪悲的重重心事,无限感伤。

第三联写长离京华、远羁夔府。画省,指尚书省,据《汉官仪》,尚书省皆以胡粉涂壁,画古贤人烈女,尚书郎宿直,有侍女执香炉熏香,杜甫原有检校工部员外郎头衔,属尚书省。“山楼”,指夔州白帝城楼。“粉堞”,城上白色短墙。这两句是说:因伏枕卧病违离画省、不得还朝,只有流寓山城聆听白帝城楼隐隐传来的胡笳悲鸣了。说自己因伏枕不能还朝自然是曲笔。第五句回应第四句,第六句拍合第三句,交插承接,进一步宣发出僻处孤城而系念京邑的情愫。

第四联以景结情,写石上藤萝梢头之明月,已移照洲前之芦荻花,山日落到月移,因思国之情切,故不觉伫望之长久。“藤萝月”承接“落日斜”,芦荻花暗合题面,倒煞秋兴。一“每”字见得年来常此不断,一“望”字引发如许忧思,全篇慨往伤今,感怆郁勃,体现了诗人执着的忧时思国的一片忠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