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思宇
西湖怀古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陈德武
这是一首抒写亡国之恨的怀古词。西湖景色秀丽,南宋统治者在这里纵情享乐,当时杭州俗谚就称它为“销金锅”。(见宋周密《武林旧事》)面对着西湖的湖光山色,想到南宋在这里演出的亡国惨剧,作者痛定思痛,写出了这首构思奇特的词。
这首词通篇都从西湖着笔,而且始终是把西湖同南宋之亡联系在一起来写。上片是怀古,写南宋灭亡的惨痛教训。前八句极力描写杭州西湖的繁华景象和秀丽景色。“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是化用宋仁宗赐梅挚出守杭州诗“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诗句,总写杭州西湖的特殊地位和最大特点,揭出本题,领起下文。以下即紧承“佳丽”,从人事、山水两个方面,具体描绘。“临堤”三句用密布堤岸的台榭楼阁,装饰华美的画舫游船,熙熙攘攘的游人,不绝于耳的歌吹之声,把西湖的繁华渲染得淋漓尽致。下面三句借用柳永《望海潮》“重湖迭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词句,写出西湖的迷人景色。单看以上八句,好象完全是在赞美,但下面陡然一转,点出词旨,大大出人意外。原来上面的描写,全是在为这片末尾“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作铺垫。宋室从高宗建炎元年(1127)南渡到临安(今杭州市)陷落(1276),共一百五十年,词中“百年”系举其成数。“使”字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意谓正是西湖的繁华美景,销磨了豪杰的意志。这里的“豪杰”指南宋统治集团,这几句就是对他们苟且偷安,沉湎享乐,不思恢复,酿成亡国之祸的无情谴责,也是对南宋屈辱求和、终遭败亡的历史教训的沉痛总结,字字句句凝结着作者悲悼故国的伤心之泪。
下片是由怀古引起的感慨。换头就是重重的悲叹:“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天旋时异”犹言天翻地覆,喻南宋为元所灭。这同上文所写的轻歌曼舞正好形成强烈对照,令人痛心。“藉何人”写急切盼望有人洗雪国耻、收复故国而又不见其人的郁愤,采用诘问句式,语调更加悲怆。“登临”谓登山临水,“形胜”指地形险固之地,这四个字贯穿全篇,为一篇枢纽。“感伤今古”承接上文,“古”指南宋覆亡,“今”指无人雪耻。故国已亡,回天无计,悲愤激昂郁积在作者胸中,直欲喷薄而出,因此产生了下面两个奇想。据《蜀王本纪》记载,古时蜀有五丁力士,能够移山。“天吴”是海神名。《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有神曰天吴,是为水伯。”作者希望力士、天吴来推山移水,把西湖这个供统治阶级享乐的“销金锅”,改造成造福国家人民的农桑之地。单单如此,还不足排解作者的愤懑,又希望“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抗金名将岳飞,立志恢复故国,屡破金兵,结果却被陷害而死。钱塘潮即浙江潮,又称胥涛。春秋时伍子胥因谏吴王夫差与越国讲和,夫差赐剑令他自杀,传说他死后成为浙江潮神,不久吴国即被越国所灭。事迹同岳飞相似,词中即暗用其事。作者希望汹涌澎湃的钱塘潮汐,洗尽亡国之耻;那昼夜不停的涛声,仿佛至今还在声讨南宋统治集团屈膝求和、迫害爱国志士、断送大好河山的罪责。在自然景物中注入强烈的爱国之感情,使得结尾悲壮激越,震撼人心,馀意不尽。
南宋覆亡后,一些词人常常通过怀恋南宋的繁华,表达故国之思。陈德武正好相反,他却从南宋昔日的繁华中,看到了亡国的祸根。正是思想内容上这个与众不同的突出特点,使得本篇气势雄放,格调悲壮,与同时那些悲悲切切、哀怨凄婉的词作迥然不同。篇中把历史、现实、理想三者结合起来,扩大了作品的境界。下片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事迹的巧妙运用,想象奇伟,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容,还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