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锦
张楚相从大泽乡, 为忧时局刳肝肠。
凤麟在野终罹网, 燕雀何心尚处堂。
未报秦庭人下殿, 愁闻梁苑狱飞霜。
何时北伐陈师旅? 拨尽阴霾见太阳。
柳亚子
这首诗作于1908年。刘道一,字炳生,湖南衡山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1906年回国,在湖南联络会党,酝酿起义。12月初,江西萍乡、湖南浏阳和醴陵,同时爆发起义,各路义军,声势浩大。清政府调集数万军队予以镇压,萍、浏、醴起义终于失败。刘道一在长沙被捕,湖南巡抚岑春奠对他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于长沙浏阳门外英勇就义。柳亚子有《闻萍醴义师失败有作》,悲叹“胡运百年永,楚风三户雕。招魂何处是?江汉水迢迢。”而后又作此诗,为刘炳生烈士招魂。诗共八首,此为其五。
“张楚相从大泽乡,为忧时局刳肝肠。”诗人以秦末陈涉率戍卒发难于大泽乡喻萍浏醴起义。因为它们都是为了反抗专制统治的压迫。陈涉揭竿而起,“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萍、浏之役有安源矿工数千人为主力,各地会党纷纷响应,义军遍布附近各县,声势可与之比美。陈涉自立为王,国号“张楚”;萍、浏起义推会党首领龚春台为起义都督,以同盟会政纲为号召,发布了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两者也有近似处。诗人运用类比,突出了起义的正义性,烘托了如火如荼的声威。为了拯救危亡的祖国,革命志士策动了这次起义,刳肝剖肠,呕心沥血,竭尽全力。然而,“凤麟在野终罹网,燕雀何心尚处堂”,犹如凤凰、麒麟那样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终于遭到逮捕,“安知鸿鹄之志”的燕雀,依然苟且偷安,无动于衷。“凤麟”指革命者,“燕雀”指无视国家民族利益,安然而乐的庸人。“凤麟”与“燕雀”是对比,体现了对革命志士的赞美。诗句寓有起义的震荡、烈士的鲜血仍然未能惊醒世人的意思。
轰轰烈烈的起义失败了,起义的策动者刘道一未能脱离虎口而归来,传来的信息又是一次骇人听闻的冤狱。“未报秦庭人下殿,愁闻梁苑狱飞霜。”“秦庭人下殿”用士会离秦归晋故事。晋人士会跑到秦国,晋国担心秦国任用他,就派魏寿余伪装叛晋至秦,然后设法与士会一道回到了晋国。事见《左传·文公13年》。诗句表示刘道一未能归来。“梁苑狱飞霜”是用邹阳故事。汉代邹阳事梁孝王,遭到羊胜等人的谗毁,下狱。邹阳于狱中上书梁孝王,获释,且待为上客。梁苑,即兔园,梁孝王所建。飞霜,指战国时邹衍蒙冤下狱,仰天而痛,六月天为之下霜。诗人糅合邹阳、邹衍故事,意为刘道一等被清庭逮捕,又是“六月飞霜”的一大冤狱。诗人与革命同志休戚与共,热切盼望他们平安归来;对他们身陷囹圄十分痛心。因此,多么渴望推翻清朝政府,拨开乌云见太阳。“何时北伐陈师旅?拨尽阴霾见太阳。”“何时”,急切之情可见。陈师北伐,意识到只有革命的武装力量才能实现民族民主革命的目标。拨尽阴霾,阳光普照,用平常的言语,形象地表现了革命胜利的喜庆与激动。这二句诗告诉人们,志士的鲜血不会白流,革命终将成功。
全诗系念革命同志安危,切盼革命胜利的到来,耿耿丹心,眷眷深情,十分感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