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文潜欧阳少鸣
黄河
滥觞星宿,导源积石,滔滔今古长流。势薄秦关,气吞大野,纡回灌遍神州。逝水几时休?看河声入塞,岳色横秋。一气鸿濛,直随大陆共沉浮。 西风一叶扁舟;奈迅如驶箭,难着闲鸥。水激桃花,歌悲瓠子,投鞭此去堪忧。借箸共谁筹?慨澄清有志,挽救无谋。欲上昆仑山顶,遥望海东头。
蒋万里
这首词与《大江东去·扬子江》一样,以雄浑壮阔的笔触,顿挫抑扬的节奏,把黄河浩荡蓬勃、婉转千里的神韵描绘出来,同时也借此抒发自己忧虑时局的心情。
首先从黄河的发源写起:“滥觞星宿,导源积石,滔滔今古长流”。首句谓黄河发源地乃青海境内的星宿海,于星宿海东入扎陵湖,这是黄河源头。“积石”,为积石山,即阿尼马卿山,一称玛积雪山,在青海省东南部,延伸至甘肃南部,黄河发源于此山之南,并穿过此山蜿蜒北去。当年大禹治水,导河自此。滥觞何其渺远,导源何其微小,然而却汇成今古滔滔长流。这粗线条的勾勒,黄河雄伟壮阔的气势已隐约呈现。“势薄”三句,进一步刻划黄河气势的宏伟,这三句,作者以递进的手法,由“秦关”而“大野”,而“神州”——地域不断扩大;由“势薄”而“气吞”进而“纡回灌遍”——气势不断开展。上片至此,语气连贯而下,作者并不拘泥于对黄河局部与细节的描写,而是从宏观把握,紧紧扣住它的“气”与“势”。当这种气势给人以强烈印象时,作者笔势一折,从侧面描绘,进一步烘托黄河的形象,这样又勾勒出一幅深秋河水咆哮赴塞图。黄河浊流曲折奔去,两岸峻岭连亘绵延,秋风萧索、江水呼啸着发出巨响拥入关塞,使人联想起杜甫诗所描绘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的那样气魄与意境。“逝水”句以疑问形式提出,接着以“看”字领起,笔势波折娇捷,顿挫有力,同时,这几句“声”“色”并举,很有魄力。末二句以“一气鸿濛,直随大陆共沉浮”,既是承“逝水几时休”而来,也是对上片的概括。这条今古长流,它已与神州息息相关,互为依存,共同沉浮。这样,黄河就不仅仅徒具不休的逝水,更重要的是,它是哺育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神州大陆的象征。词作以其形象的刻划阐明了这个道理。
下片触景生情,先从黄河水迅捷奔腾的描述写起,并藉此抒发自己的感触。从黄河乘舟顺流而下,有如西风裹卷落叶,倏忽而逝。以呼啸的西风与“一叶”的对比,来形容河水流逝的快速,本已惊人,但作者犹嫌不足,于是又加一笔:“奈迅如驶箭,难着闲鸥”,这两句一个正面形容,一个侧面烘托,使人们对黄河之水的浩荡迅猛、奔腾向前有了更鲜明的印象。一个“奈”字,既反映出作者惊叹的心理,也起了烘托作用。“水激”三句,意谓水势湍急,船歌悲凉,自己心情难免受到影响,对此行前程的渺茫感到十分的担忧。词作至此,作者的主观情感逐渐投入,由写景转入抒情。“瓠子”为黄河沿岸的地名,位于河南濮阳县。汉武帝时黄河在这里决口,汉武帝命人堵塞,作有《瓠子歌》,词里系借用。“借箸”三句,进一步抒情,表达自己空有澄清宇内之志,空有良策在胸,只可惜无“英主”能予以采纳,这便是“投鞭此去堪忧”的真正原因,也暗寓了当时政治腐败黑暗,当政者无道,有志者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借箸”典出《史记·留侯世家》,秦末楚汉相争,郦食其曾劝刘邦立六国后代,共同攻楚。时刘邦方食,张良入见,以为此计不可行,说:“臣请藉(借)前箸为大王筹之”。后多用此典以形容代人策划。末二句:“欲上昆仑山顶,遥望海东头”,以企望登高眺望东方之日出这一动作来表示寄希望于未来。下片从写景到抒情,抒情不足以倾泻胸中之块垒,而还欲见诸行动,词脉贯注而下,词理清晰。在意境上,既保持了上片的雄浑壮阔,又增添了一股沉郁悲凉的气氛,达到了以景生情,情景相生的效果。
全词以景起,以情结,起落有致,层次井然,肆意铺叙,纵横开阖,一气贯注,是难得的一首歌颂祖国河山,抒发爱国之情的好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