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刚《己亥杂诗(其一)》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许志刚

尧天到此日方中, 万国强由法变通。

惊喜天颜微一笑, 百年前亦与华同。

其二

颈血模糊似未干, 中藏耿耿寸心丹。

琅函锦箧深韬袭, 留付松阴后辈看。

黄遵宪

《己亥杂诗》为作者的七绝组诗,共八十九首,作于变法失败而放归之际。前一年还是满怀希望的斗争,此时则沦为罪臣。严重的挫折促使他思考,于是学习龚自珍《己亥杂诗》的体制、精神,以组诗的形式表现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多方感受。这组诗被梁启超誉为诗人“一生历史之小影”(《饮冰室诗话》)。

此诗虽作于变法失败后,却仍然表现出对变法的执著追求,表现出对祖国弃弱图强的坚定信心。“尧天”常用以指理想政治,如杜审言诗云:“长此戴尧天”,古人诗赋中又用为“尧时”、“尧年”。此处借指中国,且流露出明显的赞美口吻。“日方中”用《诗经·简兮》典,言日在中天,正当其时,喻国运发展为时未晚。次句言他国强盛之关键,皆在变法图新。诗人曾在驻日、美、英、新加坡等国使馆、领事馆工作近二十年,研究诸国兴衰之迹,于日本尤详,作《日本杂事诗》一百五十四首,并《日本国志》四十卷;回国后,在湖南推行新政,力倡变法业绩卓著。故诗人言诸国之强皆由变法所致,迥非寻常人之虚言,乃是他多年考察的心得,且融入自己实行新政的体会。这句诗中,既以“万国”与“尧天”即中国对照,为清廷提供一面镜子,同时,也指出“日方中”以后中国弃弱图强的唯一出路,就在变法。三句一转,由自己的认识转而写主宰者的认识。“惊喜”即意外之喜。“天颜”隐指光绪帝。“微一笑”,言光绪帝对变法的认同与支持。据《年谱》载,光绪帝命枢臣进《日本国志》,继再索一部,皆足为“微一笑”作注。末句似为“一笑”后所欲言,亦承前“万国”句。既然百年前万国与中国无异,今为强国,则变法后,中国必如英、日之强。“一笑”表明君臣共识,虽变法已败,然诗人于此寄望甚深,且可见其对国家富强的信心,全无俗辈受挫后的颓废心情。 (许志刚)

据诗人从弟黄遵庚云,此诗为伤悼谭嗣同作(见古直笺注并钱仲联注),考之原诗,必当有所据,今从其说。诗人极力称赞为变法图强不惜流血牺牲的先驱者谭嗣同。首句“颈血模糊”突兀而至,颇有发矇震聩之效。“颈血”用《史记》,蔺相如欲以颈血溅秦王典,“模糊”出自杜甫《戏赠花卿歌》“子璋髑髅血模糊”,与谭嗣同之壮烈牺牲相合。而句中的“模糊”、“未干”,既表现出顽固派的专制、残酷,又与先驱者壮志未酬相契。次句承“颈血”,“中藏”即血中所藏。在他的模糊血迹中可以看到他的耿耿赤心。梁启超《戊戌六君子传》载,变法失败,日本人劝嗣同出逃,他却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种要以颈血唤醒国人,促进变法成功的壮举,真可谓震古铄今。三句承“心丹”。“函”、“箧”皆指书箱,“琅”、“锦”皆修饰词。“韬袭”,言深藏。烈士欲祖国富强的丹心,不仅在甘洒热血,更重要的是他的变法主张,变法理论,应该珍藏于琅函锦箧中,传之后世。末句引日本幕府末期维新志士吉田矩方故事为喻。“松阴”,矩方字。“后辈”,指矩方门生。遵宪《近世爱国志士歌》自注云:“矩方卒被刑。维新以来,长门藩士之以尊王立功者,多其门人。”此处即以松阴喻嗣同,且谓后继嗣同者不乏其人。故其所著书,不足为俗辈言,却必为有志于变法图强者所传习。此诗对先驱之被害,不止于叹息、愤慨,并坚信后人必能继先烈的遗志,完成变法图强大业。只有变法志士才能站在这样的高度、怀如此情愫以歌咏先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