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李纲·感愤有作》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爱国诗词鉴赏《李纲·感愤有作》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伏读三月六日内禅诏书及传将士榜檄,慨王室之艰危,悯生灵之涂炭,悼前策之不从,恨奸回之误国,感愤有作,聊以述怀。

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

关河自昔称天府,淮海于今作战场。

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殊方?

中原夷狄相衰盛,圣哲从来只自强。

【注释】 ①伏读:跪伏在地上看,对皇帝敬重的表示。《内禅诏书》:古代帝王活着的时候让位给太子的诏书。榜檄: 檄文,古代的声讨宣言。前策: 指作者自己任宰相时给高宗的奏章 《议国是》,其中提出了抗金的建议与措施。奸回: 奸邪小人。这里指投降派右相黄潜善、知枢密院事汪伯彦和发动三月兵变的苗傅、刘正彦等。②汉疆: 指宋朝的国土。庙堂:代指朝廷。③关河: 函谷关和黄河。天府: 物产富饶、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之地谓为天府。④威灵: 威慑服人的神奇力量。殊方: 异域。⑤夷狄: 古代汉族人对少数民族的统称,一般东为夷,北为狄。

【鉴赏】 李纲是北宋末南宋初著名的爱国政治家,“负天下之望,以一身用舍为社稷生民安危”,“忠诚义气,凛然动乎远迩”(《宋史·李纲列传》),“慨然以修政事,攘夷狄为己任”(《梁溪全集·朱熹序》)。由于他力主抗金,反对媾和,曾亲自率兵收复失地,因此为投降派所忌恨排挤,几经贬谪。然而,不论是在朝为相,还是在远离朝廷的 “放逐之乡”。他依然关心着国家安危,社稷存亡。历尽坎坷终不改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这首诗就是他被贬到海南岛时,读了《内禅诏书》后,百感交集,感愤而作。

高宗建炎三年 (1129) 二月,金兵围攻扬州,高宗仓皇逃往杭州,朝野激愤,高宗被迫罢免了主和派右相黄潜善和知枢密院事汪伯彦的官职。三月,将官苗傅、刘正彦打着 “为民除害” 的旗号,发动兵变,逼高宗于三月六日发下《内禅诏书》,让帝位给三岁的儿子。这引起吕颐浩、张浚、韩世忠等地方将领的愤怒,发出檄文,起兵勤王,使高宗恢复了帝位。

首联 “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开篇直点金人的骑兵长驱直入侵扰我宋朝的疆土,这是朝廷当权者高枕无忧、丧失警惕、缺乏防御能力的恶果。北宋末年,歌舞升平的表象,掩盖着宋朝政权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统治集团昏庸腐朽,醉生梦死,沉湎酒色之中,边防失修,更无防范北方女真族的南侵野心。作者以激愤之情,突兀之笔,指明了造成国难的原因。“长驱” 二字,有突兀之势,触目惊心。

次联紧承首联,进一步申说宋朝疆土沦为战场。自古以来,函谷关、黄河流域一带被视为天府,形势险固,物产富饶,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本可以有效地防御外来的侵略,而如今连淮海一带也沦为战场! 异族铁蹄的肆意践踏,国家破碎,生灵涂炭。作者沉痛义愤,传于言外,这一联对偶甚工,上下两句形成转折关系,这样就把作者对奸佞误国者的谴责和愤慨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殊方?”第三联针对朝中颇盛行的退让、媾和、投降的主张予以责难和反驳。用反诘句式,显得义正辞严,义愤填膺,语气上也一反前两联的委婉含蓄,而转为气势张扬,情感强烈。

尾联笔锋又收藏起来,站到更高境界,总结历史的经验: 自古以来,凡有作为的明君圣主都得走自强的路,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盛衰强弱是相互转化的,力量对比在发生变化,彼此消长,眼前的敌人虽然强大,但只要坚定自强,形势也会逆转,宋朝仍有希望。结尾语气平和,但情感更为深沉,作者面对山河沦陷的现实保持了清醒的头脑,用历史规律来鼓舞人心,指明自强立国是惟一的道路。从作者平和而压抑的语气里,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那赤忱的爱国之心,的确是 “凛然动乎远迩”。

此诗为感愤之作,其怒怨责难于字里行间可见,但结尾转平,表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亦可见 “温柔敦厚”传统诗教对他的影响。

文章作者:曹继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