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读书》
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注释】
(1)此诗作于淳熙四年(1177)春,作者在成都,时年五十三岁。《读书》绝句共二首,这里只选其中一首。
(2)归老:回家养老。宁:岂。五亩园:指退居回家,维持基本生计的田产。源自《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3)本意:目的。元元:百姓。
(4)课:按计划规定的内容、分量和进度,认真学习。蝇头:指像苍蝇头那么小的字。作者有自注:当时正在读小本《通鉴》(司马光编写的史书)。
【赏析心得】
陆游从抗金前线调回成都以后,又相继在蜀州(今四川崇庆)、嘉州(今四川乐山)、荣州(今四川荣县)等地供职,迁徙频繁,就像他自己所说,“身如林下僧”,成了一个四处游方的和尚,很不得意。直至孝宗淳熙元年(1174),范成大主持蜀府、知任成都,聘请他为参议官,才相对稳定。范陆两人均有诗人禀质,故“二人以文字交”很是合得来。但他又因“不拘礼法”“恃酒颓放”,被人诬陷,免了职,于是,他干脆就自号“放翁”。因陆游罢职的真正原因是朝廷认为他始终主战,不能使用,当时主蜀政务的范成大也无能为力,但对其别号,当即写诗答和,对“放翁”表示肯定。“陆放翁”的别号即由此而来。他虽然被朝廷罢了官职,但在范成大的照顾下,仍然可住于他的官居。在这样清闲而相对安定的环境下,他就抓紧时间读书,并写了这首《读书》绝句。
“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进蜀至今,作者屈指一算,转眼已近十年了,东奔西走、迁徙不定,不知不觉老之将至。作者自问自答:退居回家养老难道还担心没有五亩园吗?何苦年过五十还来苦苦读书呢?他马上自作回答: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忧国忧民,替百姓办事啊!“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年老眼花,油灯暗淡,目力今非昔比,自然比年轻时差多了,但念及读书本意,天下多事,百姓多难,自己硬性规定,每天每晚必须看完蝇头史书等资料二万余字。这个功课,即使现在有电灯、日光灯,并备有老花镜、放大镜,要按质按量完成,对一个五十多岁的人来说,也是并不轻松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