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类·句句绮丽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风格类·句句绮丽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 贺方回 《浣溪沙》 云:“鹜外红销一缕霞 (下略)。”此词句句绮丽,字字清新, 当时赏之, 以为《花间》、 《兰畹》不及, 信然。近见《玉林词选》,首句二字作“楼角”,非也。“楼角”与“鹜外”,相去何啻天壤。(杨慎 《词品》 卷四)

【词例】

减字浣溪沙

贺 铸

鹜外红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笑撚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解析】 清新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风格。司空图在 《诗品》 中所称颂的“清奇”,即指清新。清新艺术风格的特点是: 色彩淡雅,境界幽丽、气氛爽肃,格调清峻。这种艺术风格要求诗人运笔清淡雅致、朴素净洁,着意描摹出能令人悠然神往的深邃而美丽的境界,使人能从中领略大自然的恩赐,谛听大自然的音响。清新极易和其他风格相处。清新中带点秀逸之气,就变成了清新俊逸; 清新中含有秀丽之美,就变成了清新绮丽。而绮丽艺术风格的重要特征应是姿容秀丽,出于天然。它既注重形式美,亦追求其内在的美。司空图 《诗品》 中以“露余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句子,形象地描绘了绮丽之美。绮丽的类型较多,清丽、秾丽、明丽、幽丽、淡丽等,均属其类。

贺铸 《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句句绮丽,字字清新”(杨慎 《词品》),是首抒写少女怀春之作。“楼角初销一缕霞”,起笔写一角红楼映着一缕正在消逝的晚霞,点明由黄昏入晚的时序。霞光以“一缕”形容,使其无形成了有形之物象,且以“初销”二字显示出了其渐渐消逝的动态。“淡黄杨柳暗栖鸦”,淡黄细柳在春风中飘荡,有乌鸦深藏其中间。此句继写眼前景,并以“杨柳藏鸦”典故,暗示全词与男女幽情有关。古乐府中有一首 《杨叛曲》: “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后来李白写了一首 《杨叛儿》: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 乌啼白门柳。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水,劝烟一气凌紫霞。”此处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暗”字,既赋予景物清幽之感,又隐喻了词中少女的心思。“玉人和月摘梅花”句,写出了令人称绝的美的意境。玉人本是美的形象,月下玉人更美。月下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以境衬人,月美,花美,人更美。上片写室外之景,无句不美; 词人以清新文字,描绘了幽丽的诗的意境令人陶醉。下片由写景转入言室内之情。“笑撚粉香归洞户”,写少女微笑撚梅归来的神态。少女含笑,可能是梅花幽香使其高兴,亦可能是心有所思,喜上心头。“更垂帘幕护窗纱”,夜色浓了,少女已感觉到寒意,归户后放下帘幕遮住窗纱。结句“东风寒似夜来些”,点明春夜生寒意,还似有少女形单影只伤感之意。此句既绾住上两句的归户与垂帘的人物活动,又回应了上片从霞消至月上的一段时间历程,堪称妙笔。 此词全篇写景, 以景寓情、 笔法奇妙, 意境清幽, 确是一首“《花间》、 《兰畹》 不及”(杨慎 《词品》)的佳篇。

范成大有首 《秦楼月》(楼阴缺),写闺中女子春夜含思怀远,文字清新,意境幽丽,亦属清新绮丽之作。词的上片句句写景。起首“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两句,写幽静月夜,高楼为树阴所遮,只露出一角,阑干疏影横卧东厢之下。清幽之环境,映衬怀人念远女子孤寂之心境。“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东厢月”三字重迭,在词的结构上起着过渡作用,同时也强调了月光的皎洁。风清露浓,杏花满枝,皎如白雪。一派幽美静谧之景,隐寓空虚落寞之感。上片写楼外之景,以清新文字,构成清雅淡丽的意境,微露闺中女子秀美的风韵和心念远人之情怀。下片转为写室内之景,歇拍二句又转入梦境。“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换头两句写闺中女子的愁思。她念人心切,久卧罗帏之中难以入眠。灯芯结花,光线渐渐昏暗。透过烟雾,惟闻饰有铜龙的漏壶一声声的滴水声。在不眠之人听来,似有呜咽之感。微弱的灯光和呜咽的声响构成的一种幽怨的意境十分真切地表现了愁思不眠之人黯然神伤之情。此处着一个“催”字,写出念远而难以入眠之人夜漫难熬,盼着天明的心态。在这种感情支配下,似乎铜龙也在催着本是极有规律的漏壶加快滴水速度,及早结束漫漫长夜。这种“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的人的主观感情作用,使无情之物感情化,将怀远女子的惆怅之情表现得更为深切婉曲。“灯结花”三字重迭,既是结构上的过渡,也突出了灯光的暗淡。旧时将“灯结花”当作吉祥的预兆; 而灯昏人倦,入梦片时,江南又水长天阔,何处去寻觅游子的踪迹?歇拍“片时春梦,江南天阔”化用岑参《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诗句,以清丽开阔的境界,含蓄地表现闺中女子的缱绻情思和幽怨。

贺铸 《浣溪沙》 和范成大 《秦楼月》,文字清新“纯任自然,不假锤炼”(《蕙风词话》),含有绮丽之美,其情景和谐地融会在一起,给人以美的感受和教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