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类·情致浓深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秦少游 “东风吹碧草”,此必少游被谪后,念京中旧友而作。托于怀所欢之辞也。情致浓深,声调清远。回环洛诵,真能奕奕动人者矣。(黄苏《蓼园词选》)
【词例】
风 流 子
秦 观
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洲。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东逐水悠悠。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一叶扁舟。青门同携手,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人愁。
【解析】 秦观在北宋词坛堪称是一个善写情词的行家里手。他的爱情词写得情意缠绵、健康高雅。如《鹊桥仙》 有辞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他的伤情词恰似泪水浸泡与心血凝成,颇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感染力。如 《江城子》 有辞曰:“动离忧,沮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风流子》(东风吹碧草)词,乃是秦观于绍圣元年(1094) 由汴京贬往杭州 (道贬处州) 之际,为念京中旧友而作。该词情调较为伤感、沉郁而又浓深,就艺术而言,有三大技巧特色可道。
其一,善于托景抒浓情。借景抒情历来为古代诗词作家所常用,秦观自然也不例外。在此词中,秦观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多方地进行创新尝试,在景与情的表达形式上极富跳跃变化,显得非常自如和成熟。《诗经·小雅·采薇》 有名句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历来被人们视作以乐景写哀和以哀景写乐的典范。博学多才的秦观自然精通于斯,《风流子》一词当是他以乐景写哀的成功实践佳品。起首“东风吹碧草”六句,写出了春色的美好,写尽了春意的盎然。春风吹拂,芳草青青。“梅吐旧英,柳摇新绿”。然而,春景再好,遭贬的“行客”也无心欣赏;春意愈浓,反增添被逐“行客”的烦恼。秦观不仅能用乐景写哀,而且还能融己情于景。如 “寸心乱,北随云黯黯,东逐水悠悠。”作者写自己乘船离京之时,北望都城,乌云笼罩,东逐汴水,前程迷茫,逐客情怀愁绪,不禁油然而生。除此之外,作者还以白描写实手法景中寓情。“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一叶扁舟。”此种描写看似无情却有情,词人贬谪以后的苦闷、孤独、伤心、怨愤之情一一深寄景中。不难看出,此类景语,实皆情语。
其二,巧用回忆寄浓意。词人秦观遭贬之始,对统治阶级还寄予一定的希望,对京城旧都还怀有眷恋惜别之情,尤其不能忘怀昔日相处甚密的亲朋好友。于是,作者在下片开首自然插入回忆。“青门 (汉时长安城门之一,此处借指汴京城门) 同携手,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怀旧是一种幸福和安慰,但对作者来说却是一种痛苦和折磨。“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今昔对比,往事不堪回首。作者明知追忆的结果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但还不得不通过追忆往事来求得瞬间的心理平衡与宽慰。词人如此构思,既符合逐客所思所想的实际,又为全词感伤的情调掀起了一个不小的波澜,或者说是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其三,工炼字句写浓愁。先说用字,作者善于精选动词,写出新意。如“柳摇新绿”的“摇”字,极有动感地描绘了柳枝在春风吹拂摇动中吐出新芽嫩绿的景状。然而,这种令人可喜心醉的春色乐景对心境不佳的词人来说,反倍增悲苦与愁恼。所以,下文有“恼人春色,还上枝头。”一个“上”字,一语双关。春色喜上枝头,而词人的浓愁却上了心头。在秦观之后 “别是一家”的女词人李清照也有词云:“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我们虽不能绝对肯定李清照词句创作源于秦观,但至少可以说两者在艺术上有一种相通之妙。再说炼句。秦观之词的语言清新自然,充满深情。前人蔡伯世曾说:“子瞻辞胜手情,耆卿情胜手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已”。(清·朱彝尊 《词综》 卷六引)具体而言,秦观在此词中融化古人诗句,直接为我所用。如 “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便是化用杜牧 《遣怀诗》 中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借指作者在汴京的一段生活。再如 “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长恨歌》 诗有:“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此种化用,天衣无缝,与作者的心境、与词中的情调完全吻合无间,这是作者在借鉴之后的成功创造。
总而言之,《风流子》一词不用典故,不发空论,只是 “专主情致”,充分发挥了词的抒情性特点,这在宋词史上是不可多得的上品。清代冯煦把秦观与晏几道并论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蒿庵论词》)再以结句为例,“拟待倩 (请)人说与,生怕人愁。”词人愁苦伤悲,多想与人诉说衷肠,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知晓,但好心知趣的词人又怕给人增添烦恼与愁苦,思来想去,还是欲说还休,不说为好。读罢全词压轴之句,不禁同有 “咀嚼无滓,久而知味”(张炎 《词源》 卷下) 之感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