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王骥德
,字伯良,号方诸生,又号玉阳仙史,别署秦楼外史,浙江会稽人。剧作家、戏剧批评家。著有传奇《题红记》、杂剧《男王后》等, 《曲律》四卷以及其他著述若干。作为剧作家,王骥德没有取得突出的成就,但他的《曲律》却不失为戏曲上一部著名的戏曲理论著作。
他早年从师徐渭,后来又与“吴江派”的首领沈璟过从甚密。万历时期,戏曲界异常活跃,沈璟与汤显祖展开学术争鸣,这对王骥德的戏曲理论的形成影响颇大。王骥德洞察沈、汤两家得失,他的《曲律》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沈、汤之争的理论总结。他写道: “临川之于吴江,故自冰炭。吴江守法,斤斤三尺,不欲令一字乖律,而毫锋殊拙;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几与天孙争巧,而屈曲聱牙,多令歌者舌。”他主张将“趣”(“词”)与“法”结合起来,他认为曲中之“神品”, “必法与词两擅其极”。 “趣” (“词”)是指体现在作品中的作家的才情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法”是指音律。王骥德认为“法”通过学习便可以获取,而“趣”却是难以通过临摹而掌握的。他说: “词隐(指沈璟)之持法也,可学而知之;临川之修辞也,不可勉而能也。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也。其所能者,人也;所不能者,天也。”可见,他在“法”与“趣”(“词”)这一范畴中,是以“词”为主导方面的。
王骥德把“风神”、“标韵”、“动吾天机”作为艺术的最高追求。他写道: “意新语俊,字响调圆……有规有矩,有色有声,众美俱矣!……又须烟波渺漫,姿态横逸,揽之不得,挹之不尽。摹欢则令人神荡,写怨则令人断肠,不在快人,而在动人。 此所谓 ‘风神’,所谓‘标韵’,所谓‘动吾天机’,不知所以然而然, 方是神品,方是绝技。”使“词”与“法”浑然一体,从而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这种主张对于沈璟“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协”的形式主义无疑是一种反驳,对于汤显祖“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的片面性也是一种纠正。
王骥德的《曲律》计四十段,对戏曲创作的结构、唱词、腔调、宾白、科诨、用事等问题都有较系统的论述。比如他提出“贵剪裁”、“贵锻炼”、 “勿太蔓”、 “勿太促”、 “勿落套”、 “勿不经”、“毋令一人无着落,毋令一折不相照应”, “须以自己之肾肠,代他人之口吻”等等,这对于清初戏剧批评家李渔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
本色论是王骥德戏剧批评的一个重要论题。王骥德继承了徐渭的本色论,本色即自然,本色即“真性”,即“出于已之所自得”,这是王骥德本色论的核心。所以,王骥德论本色,并不一概排斥象《西厢记》、 《牡丹亭》这样的典雅、藻艳之作,认为王实甫、汤显祖是本色家。当然,他以为戏剧语言的通俗也是本色的一个方面。他说:“作剧戏,亦须令老妪解得,方入众耳,此即本色之说也。”但他又认为“本色之弊易流俚腐”,俚腐是不能称做本色的。可见,王骥德关于本色的见解富于辩证色彩。
王骥德的戏曲理论也反映出他的封建落后思想。他要求戏曲成为“世教”、 “风化”的工具,攻击具有叛逆精神的《拜月亭》为“渲淫”,蔑视民间文艺,斥责李卓吾的思想观点为“颠倒天理”、 “异端之尤”。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