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心之象道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心之象道

先秦哲学家荀子关于辨说的言论。语见《荀子·正名》: “辨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请而喻,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辨者尽故,以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辨说”,即理论说明, “心”指人的主观思想; “象”,即领会、表现、反映。 这里关键是对于“道”的理解。关于荀子所说的“道”看法不一。一说指“圣道”认为荀子对文学的看法,着重在“阐明圣道之旨归”。 《正名》:“故凡言之义期命是非,以圣王为师。”《非相篇》: “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 《儒效》篇: “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书礼乐之归是矣。”“圣王之道”是一切言道的标准。按这种理解,“心之象道”即人的思想意志是对于圣人之道的领悟, 把握。“道”含有“圣道”和“天道”双重意义。就社会内容来说, “道”就是奴隶制统治的政治主张和原则,荀子在《劝学》《儒效》等篇章中对儒家经典极力推崇, 认为一切“道”存乎其中。但同时荀子又强调法制,主张王道与霸道并提,因为“时之为也”,所以,荀子有时又认为儒家的经典不合时用,所谓“《礼》《乐》法而不说, 《诗》《书》故而不切, 《春秋》约而不速”,如果“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飡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道”随时变。 “顺《诗》 《书》而已耳, 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同上)。从自然观方面说,其“道”指客观事物存在的规律性。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荀子关于“道”的思想贯穿在他对“言”(文学)的众多主张中。所以“心之象道”的“道”,也当包括这两方面的含义。所谓“心之象”,即人的思想(包括文学) 既是对“圣道”之体会,又要符合客观规律性。荀子反复提倡的“圣人之辨”,就是“多言而类”即言论多而有逻辑性。 “多言则文而类”既条理清晰又具有文彩。全面看来,敏泽的理解较切合荀子的原意。荀子的局限在于, 他一方面肯定“道”指事物的客观存在, 又把“君子” “圣人”看作客观规律的体现者、总理天地万物的枢纽,(“管”)从而把朴素的唯物论的认识论和美学观与地主阶级的偏见融合起来,暴露了他的唯心主义社会史观。荀子的“心之象道”已暗寓了“宗经” “征圣”的主张,被以后的扬雄、刘勰等所发挥,对后世的文学理论发生了重要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