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门外文谈》
鲁迅著,最初发表在1934年《申报·自由谈》上,后来作者把本文与其他有关语文改革的四篇文章编为《门外文谈》,于1935年出版。 《门外文谈》主要谈文学的产生,语言的改造和规范化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鲁迅都发表了独到的、精辟的见解。其中,有些地方涉及到了文艺问题,例如文艺的产生,文艺与劳动的关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民间文学家与上层社会文人的优劣,民间文学的历史作用等。鲁迅的论述是十分精彩深刻的,并解决了一些重大的文艺美学问题。
关于中国文字的产生,鲁迅指出: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 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例子的”。在鲁迅看来,人民群众是文字的真正创造者,文字在人民间萌芽,后来却一定为特权者所收揽。鲁迅的这一观点,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鲁迅认为, “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文艺的产生同原始人的劳动有密切关系。他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在文学起源于劳动的问题上,鲁迅为我国学术界输进了新的血液。在人民群众与文艺的关系上,鲁迅认为,人民群众“是有文学,要文学的”,他们要求文学能够为他们自己服务,“但决不该为文学做牺牲”。
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谈及了民间文学的历史作用和地位等问题。首先他高度评价了民间文学的价值。在他看来,不识字的作家虽然不及文人的细腻,但却刚健,清新,而刚健、清新的文学,有着无限的生命力。他还说: “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鲁迅关于民间文学、文艺的产生的见解是充满着历史唯物主义精神的,从此出发,鲁迅也对当时“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以西班牙的亚勒泰米拉山洞中原始人留下的壁画为例,指出那并不是什么“为艺术的艺术”。他说:“原始人没有十九世纪的文学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因此在鲁迅看来,那种否认艺术具有功利目的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是不正确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